基于新教师成长阶段的培训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基于新教师成长阶段的培训对策研究

□唐诚江

唐诚江

〔摘要〕新教师的成长一般要经历学习适应期———能力建立期———崭露头角期三个阶段。通过实施“见习期”培训、“123”工程和“苗子”工程,可以有效促进新教师在各个阶段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新教师成长阶段培训对策

新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如何让他们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值得每位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1概念界定

新教师:本文将走上教育工作岗位,从教时间为1~5年的,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称为“新教师”。

教师培训:本文中的“教师培训”为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通过提供完整的、连续的学习经验和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学术和人格上的发展。

2新教师成长的基本阶段

通过对近5年(2007~2011)我县1000多名中小幼新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一名新教师从开始工作到逐渐成熟一般要经历学习适应期———能力建立期———崭露头角期三个基本阶段。

2.1学习适应期。这一时期的教师是指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此时的新教师会出现许多不适应:角色转换准备不足,师德意识不足,教学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实施能力缺乏,专业思想不牢固等。这一时期是新教师充实自我以及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为此,必须充分做好入职培训工作,让新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境,坚定从教信心,顺利实现角色转变。一般要经历1年时间。

2.2能力建立期。经过学习适应期的磨炼,新教师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过渡,全面进入了教师的角色,逐步适应了学校的教育环境,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能根据一般模式顺利组织教学活动。不过,这一时期的新教师还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简笔画、粉笔字和钢笔字的书写能力严重不足,课堂教学管理能力与资深教师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与学生、家长、领导、同事及社区等方面的关系处理上经常遇到困惑,校园偶发事件应对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这一阶段是新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建立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重要阶段。一般要经历1~2年。

2.3崭露头角期。经历了能力建立期后,大部分教师已掌握了教学基本功,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开始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基本做到教书育人结合,教育教学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效果较明显,但还不够稳定,有一定的随意性。这一时期的积极上进、专业能力较强的新教师在这个时候会脱颖而出,也是其有可能成为骨干教师的苗子的初始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新教师仍具可塑性,还需要更高层次的专业培训,使他们成为教师群体中的苗子新秀。一般要经历2~3年。

3新教师成长的实践探索

根据新教师的成长阶段,我们构建了如下导图。

中小幼新教师成长的培训导图

3.1抓好入职指导,帮助新教师顺利度过“见习期”。

3.1.1把握需求,拟定目标。调查发现,新教师的基本需求包含三个基本层次:第一,急需了解一名教师究竟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第二,希望有人及时解答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第三,希望知道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根据新教师的需求,我县中小幼新教师培训目标的为:通过为期一年的试用期培训,使新教师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坚定从教信心,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具备合格的师德修养。熟悉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和中小幼教育教学环境,初步了解掌握所教学科教学大纲、教材和课堂教学常规,通过教学实践活动,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实现师范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方式方法和技能技巧,能初步胜任班主任工作。

3.1.2制定计划,开设课程。新入职教师的见习期培训时间为一年。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师德和班主任工作培训,时间在当年暑假;第二,教学业务学习,时间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第三,实践能力考核,时间为次年6月份。按照计划,我们开设了特色课程来满足新教师的需求。①师德信心辅导课程。让教龄为3~4年的教师和获得“省优秀班主任”称号的老师来现身说法,来鼓励新教师面对新岗位的挑战。②“角色转换”辅导课程:我们安排了“如何与领导、同事相处”和“如何面对不同情况的学生”两个专题讲座。同时,选择《爱满天下———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创新与实践》作为培训教材。③课堂教学辅导课程。聘请杨春丽、刘永宽等不同学科的名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段的新教师分班辅导,使新教师了解各学科的一般流程,从而能踏实地走向讲台。④岗位实践辅导课程。新教师听辅导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指导教师随堂听新教师的课,在课后给予“专职医生式”的诊断,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3.1.3名师引领,灵活培训。培训期间,我们聘请了娄亚文、戴余金、陈方梁、王桂青、葛震宇等县名教师、名校长、教育专家进行讲座,以此来引领新教师的成长。同时,采取各种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一是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主要由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织与实施。通过专题培训、教学观摩、个案分析、说课等教学形式,开展理论讲座等。分散培训由教研室、任职学校组织与实施。主要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导师带教、业务学习等教学实践活动。二是导师带教与自学自练相结合:新教师任职学校__是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的主阵地。任职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和新教师需求,为新教师选聘好导师,同时落实导师带教职责。三是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鼓励新教师模仿借鉴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管理模式和技巧,从教学实践中去锻炼提高。

3.1.4管评结合,确保实效。一是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包括学员听课评课制度、阶段性考核和结业考核制度、组班教师和讲课教师工作情况调查问卷制度,以及新教师指导教师帮带职责等有关规章制度。二是做好评价与考核。开班之初,把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学员个人考核量表下发给每位学员,让学员做到心中有数。加强阶段性考核工作,对学员的学习态度,出勤纪律、培训作业、听课评课、业务学习等成绩,定时检查、及时记录。组班教师经常下乡调研,要求做到“三个一”:听好一堂学员汇报课;汇同新教师的指导教师评好一堂汇报课;开好一个由基层学校领导和指导教师参加的座谈会。培训结束时,由学员、指导教师、基层学校领导对新教师进行自评,再由师训处对学员的各项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产生考核等级。最后,由县教育局审核验收。

3.2实施“123”工程,加快新教师专业成长。

3.2.1设计课程,编订教材。根据新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较薄弱的状况,我们开发了新教师综合素质过关“123”工程,简称“123”工程。课程内容为“一画二字三能力”。一画,即教学简笔画;二字即钢笔字和粉笔字;三能力即课堂教学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偶发事件应对能力。然后,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教师编写了新教师培训专用教材《走向明天》。教材内容包含一画(教学简笔画)、二字(钢笔字和粉笔字)、三能力(课堂教学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偶发事件应对能力)三大部分。

3.2.2选定讲师,开展演练。针对不同专题,我们组织了具有专业特长、富有教学经验的授课教师,每个专题至少选用了两位授课教师。授课教师选定好之后,各位授课教师分别做了教学简笔画、钢笔字和粉笔字、课堂教学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偶发事件应对能力五大板块内容的专题试讲和演练,与教材《走向明天》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以拓展知识、提高技能、促进提升为目的。专题讲课教师讲授内容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做到生动形象,贴近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及所面临的困惑。

3.2.3组织培训,注重实践。培训活动分三步走:①县级集中培训。时间为每年7月份,共3天。县级集中培训以片为单位,组织新教师进行专题学习。县级集中培训共分五个培训点,分别以片为单位组织实施。②校本研修。时间在每年9月份。校本培训学校重点培训内容为“三能力”,时间从每年的9月份开始;岗位实践时间为10月份至次年3月份。包括课堂教学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偶发事件应对能力的实践活动。③自修自练。内容为“一画、二字”,时间在7~8月份。其中,教学简笔画,在一学年时间内每人至少完成80张。钢笔字和粉笔字:每人一学年内不少于120张;粉笔字除每天上课认真书写外,每周在办公室展示不少于2小黑板。

3.2.4严格考核,以赛促训。“123”工程的考核也分三步走:①开展校本自主研修,实施分项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校本研修出勤、学习笔记、作业质量等。②组织书面能力测试,规范结业评定。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优秀、良好比例分别控制在15%和30%以内。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合格等级以上者,发给培训合格证书及相应学分,完成结业考核评定。③举行综合素质竞赛,展示教师风采。县教师进修学校把15%的优秀等级者,确定为参加县级新教师综合素质竞赛的人选。5月底组织竞赛,并对竞赛优胜者予以表彰奖励。

3.3启动“苗子工程”,提高新教师竞争实力。

3.3.1导师主导,筛选学员。2011年9月我们推出了新教师培养“苗子工程”,旨在经过三年培训,使学员达到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为名师培养奠定基础。在培训中,我们采用了首席导师负责制培训模式。为此,我们组织了阵容强大的导师团队伍,如特级教师刘永宽、柴冬青、杨春利等,还有本地的名师,如娄爱珍、胡余建、邵开平等。同时,对参加“苗子工程”的学员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参加“苗子工程”的培训对象必须是已经参加过县新教师素质过关“123”工程培训并已取得结业证书,并且年龄未满28周岁的优秀年轻教师。选拔的方式由教师个人、学校根据条件自荐或推荐,然后经过导师面试,测试合格后方能入选。目前,符合条件的第一批“苗子”教师共有52人。

3.3.2明确责任,基地为本。为确保培训取得成功,教育局明确规定导师在培训期间不得外出,全力以赴地投身到“苗子工程”的培训中去,并规定了培训结束后的考核方法与奖励办法。同时,我们以首席导师所在学校为学习基地。基地不仅为学科骨干培训提供了场所,也为学员提供了全面周到的服务。以基地为本可以让这些导师在指导学员实践培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身教”的作用。在基地实践培训的过程中,导师们的言谈举止、工作态度、教学钻研的劲头都是学员学习的榜样。

3.3.3搭建平台,因材施教。“苗子工程”培训面对的是已经通过新教师素质过关“123”工程培训的具有苗子潜力的新教师。在这些学员身上,有需要更新的,也有需要重建的,但更需要的是提高与整合。所以,在培训过程中导师有意识地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争论与交锋,不但有助于保证观点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激发了学员的思维,调动了学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苗子工程”中每个学科学员大都在5~10人上下,而导师人数也达到4~6人,这就保证了每个导师只负责2~4个学员,每个学员都有专门的导师来做指导。导师可以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学员也获得了足够的请教时间和机会,并且可以和导师面对面、全方位的交流。

3.3.4注重实效,抓实过程。在培训中,我们采用“理论引领———观摩学习———实践反思———教学展示”的流程进行培训。每次培训,学员都先听导师的讲座,了解各种课型的教学步骤,接着观看教学录像剖析教学案例,然后选择内容分组上诊断课。在自行实践时,导师要求学员按学习小组集体备课,独立制作课件,抓阄上课。课后进行诊断分析,继续上提高课,最后集体讨论,分析小结。在培训的同时,考核也贯穿其中。学员完成全部培训内容和规定学时的学习后,才有资格参加考核。考核采用档案过程管理的方__式进行,成绩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发给相应学时的学分。按照考核办法,每位学员必须完成发展规划、课堂反思、教学设计、教研论文、读书报告等八项规定学习任务。通过实施新教师入职培训、“123”工程和“苗子工程”培训,我县中小幼新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许多“苗子”教师正成为其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上的一颗颗新星。今后我们将不断改进这种培训模式,以进一步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郑彩国.知识转型与新教师培训的范式选择[J].教师发展论坛袁2010(4)

2徐建龙.新形势下新教师培训的思考[J].教学月刊袁2009(10)

3娄亚文.爱满天下要要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创新与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袁2009渊6冤

4严文禄.培养教师专业能力规律特点的探讨与实践.师资管理袁2006(8)

5成明.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图书出版社袁2003

作者单位:浙江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