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探讨

/ 2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探讨

杨永宏

一、问题提出

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以此培养目标为指导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必然要求培养大量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第一线专门技能型人才。

一线岗位的工作主要体现为技能。先进的技术可以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高精尖人才也可以引进,但大批量的技术工人是不可能引进的,只能靠职业技能教育来培养。

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发挥职业技能教育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探讨技能培养途径,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学有专长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显得日益紧迫和重要。

二、技能的概念、分类和实质

职业教育强调技能,技能需要知识和能力的支持。技能实质上是知识运用的高级形式,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是技能形成的动力。所以,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必需够用”的含义是指理论知识的多少和深度取决于职业技能的要求。职业教育在技能的训练中更注重学生理论应用于实际能力的培养。技能的形成是通过练习,在职业教育中更确切的说法是通过实训达到的。由此决定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应以技能单元为单位开发制订教学计划,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在技能训练中获取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师更重要的是指导技能形成的方法。

三、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技能培养途径

1)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选择和引入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实实在在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职学校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要尽快摆脱学科性体系的束缚,“学科型”的教学内容体系仅适用于“粗胚型”教育,不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成品型”教育。必须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使之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以能力为模块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编写适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的教材,完善职业能力的考核体系,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新体系,为技能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2)技能人才培养:一手抓毕业证书,一手抓职业资格证书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以开发学生自身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满足学生自我发展为基点,为陕西和陕西周边及全国培养具有人文关怀、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三类基本素质,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艺和管理多项技能,可在建筑工程项目八种岗位之一工作,较能全方位从事和应对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技能型人才。

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才培养为主,设立相关专业群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等。人才培养规格为如下八种岗位: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制图员、工程测量员、监理员、材料试验员、测量放线工。专业培养对象为:初中及高中生、在职工人、农民工、其他转岗人员。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在职工人、农民工设短期培训。

制订出培养五大技能的措施:①识读图能力的培养。利用2周的时间,以一个典型的施工工程为例,培养学生的识读图能力。②测绘能力的培养。利用2周时间,对学生进行定位、放线等测绘实操训练。③现场施工管理能力培养。利用8周的时间进行施工员、质安员的各项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实习。④基本工操作技能培养。利用4周的时间,对木工、瓦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抹灰装饰工等岗位基本技能进行训练。⑤计算机操作、专业软件应用能力培养。利用4周的时间,进行CAD绘图、图形算量、施工资料整编等软件上机操作训练。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系,学生通过考核可领取工程测量员、制图员、施工员、资料员、监理员、质检员、材料试验员等岗位证书。

3)注重师生的协调,大力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师与学生是中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体,两者配合的协调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中职教学的效果。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并认真地分析其产生原因,针对各种差异采取不同措施。因为技能形成不仅取决于练习的数量,更取决于学生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有些学生在练习中自觉地按照教师讲的内容和操作方法进行练习,进步较快,而有些学生则相反。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即将不同时期内、不同地点学习理论和进行实训改变为在同一地点(实训基地)、同一时间内既学理论又进行实际操作,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训操作在一次课内交替进行。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大胆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构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非常便于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知识。“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感,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把上课地点设在实验室、实训场所乃至车间,让学生边听边做,若听得不好,就用做来弥补,在做中学、做中思考,最终能在做中培养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能够解决生产企业中实际问题的、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较高操作水平的技术工人。

4)强化工学交替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和仿真模拟实训

顶岗前的综合模拟实训,使学生亲自感受到从接受施工任务到工程竣工的全过程。选定一套标准的施工图,进行识图放样、图纸会审、确定工程造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施工质量验收和技术资料,使学生完整体会到主要岗位的实际情景,真正做到与实际岗位的零距离接触。

到校外实习基地定岗实习,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缩短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将教学延伸到企业,让学生贴近生产一线,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训、实习条件,保证学生真正学到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为毕业生的生产实习或毕业设计提供实践场地,使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课题,真刀真枪地进行顶岗技术培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意识、团队意识、组织纪律性、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通过顶岗实习环节,延长实践教学时间,学生从入校就开始接触职业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将他们从一个新手培养成一个有技能的职业人,符合教学规律。

5)改革技能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在教学管理上,我校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弹性学制及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考核与技能等级鉴定相结合。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工作实践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着重强调职业技能。同时也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将考证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模块学习结束,通过考证形式进行确认评价,使教学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测量放线工等工种的技术证书和施工员、监理员、质检员等岗位知识技能。

综上所述按照这一途径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学生普遍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加强;学生职业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明显增强强,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方法能力等显著提高;平均成绩提高22%,学生动手能力明显提高。五大员考试一次通过率达95.8%,三年来,毕业生的专业岗位证书(施工员、监理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制图员、工程测量员)双证(毕业生必须具备2个技能鉴定证)获取率100%;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了明显提高,85%以上学生凭取得的岗位证书在省会、地市级城市顺利就业,毕业的学生还把他们弟、妹、亲戚家孩子介绍我校就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给招生也起到很好带动作用。我们的毕业生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综合能力强,“下的去,留的住,用的上”,特别适应建筑行业基层管理、操作岗位的工作,受到基层用人单位的欢迎。实践将不断证明它是具有较大可行性,能够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职成发[2008]8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R].2008,(1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R].[EB/OL].http://www.moe.gov.cn.

[3]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高教出版社,2002,(10).

[4]胡大威.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7,(10).

[5]朱荣欣,朱振欣主编.教师岗位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6]周绍池.建构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职高课程体系[J].职教通讯,2002,(9).

[7]仝刚.职业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职业教育,2004(4):5-9.

作者简介:

杨永宏(1974-),男,陕西岐山人,讲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