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江阴市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分析

顾春燕刘宁

顾春燕刘宁(江阴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了解江阴市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为制定高效的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江阴市217家学校食堂,按照《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及《江阴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标准》进行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量化分级管理,我市A级学校食堂单位数达23%,B级为77%。结论通过开展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提高了监管效率,学校食堂卫生状况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学校食堂卫生直接关系到全体师生的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市学校集体食物中毒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为了解我市学校食堂卫生现状,加强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2004年,我市就开展了对学校食堂的量化分级试点工作,2007年按照《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及《江阴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标准》全面展开量化分级工作,有效规范和提升了我市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水平和卫生条件,取得了明显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江阴市所有中小学及职校217家学校食堂为对象

1.2方法按照《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及《江阴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标准》,选择卫生管理、建筑与布局、食品储存、采购索证、食品留样及登记等项目作为评价分析指标,对全市217家学校食堂2008年、2011年两年的量化分级管理结果及动态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

2结果

2.12011年全市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结果经过几年的强化管理,目前我市A级食堂50家达到23%,B级167家达77%,C级、D级均无,见表1。

表12011年学校食堂量化分级评定结果

2.2两年学校食堂量化分级评定结果对比经过几年的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有效规范和提升了我市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水平和卫生条件,取得了明显效果。在217家学校食堂中,A级单位数从2005年的16家(7.4%)上升到2011年的50家(23.0%),B级单位从137家(63.1%)上升到167家(77.0%),见表2。

表22005和2011年学校食堂量化分级评定结果对比

2.3两年的量化分级项目合格率对比连续几年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对217家学校食堂在卫生管理、建筑与布局、食品储存、采购索证、食品留样及登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见表3。

表32005年和2011年量化分级各项目合格率(%)

3讨论

通过量化分级,将监督重点放在信誉度低的单位上达到合理配置卫生监督管理资源,科学监督管理,提高卫生监督水平和效能的目的。目前我市学校食堂的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已经进入常态管理,A级食堂单位数已达到23.0%,B级学校食堂达77.0%,但在管理中也发现尚存在一些不完善和问题,主要表现在:(1)部分学校食堂流程布局不合理。首先由于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不到位,产生了学校食堂选址不合理、功能间不全、流程不合理等问题;其次是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区部分中小学现有学生数大大超出学校食堂施工时的预计数,导致食堂面积偏小,运作处于超负荷状态,有的学校食堂没有学生餐厅,学生用餐在教室进行。(2)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差,岗前培训开展率不高。由于从事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制约了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对食品卫生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不够。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学校食堂承包给私人,承包后重经营轻卫生情况普遍。(3)餐具消毒问题。除幼托机构食堂餐具消毒100%用热力消毒外,其他学校还不能全部用热力消毒,从业人员总体文化程度较低,难以保证每餐次都消毒,还有不少学校食堂配备没有压力的热力消毒柜,消毒效果不尽如人意。(4)卫生管理细节不到位。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人员基本上为兼职,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导致卫生管理方面不够细致。水池与操作工具没有标识,有的尽管有了标识也荤素混用、生熟混用,食品生产流程中存在交叉污染,冰箱内食品不及时清理,冰箱积霜严重,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流于形式。

通过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基本掌握我市学校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下一步监管重点,因此建议:(1)努力改善学校食堂设施与条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将食堂建设及其设施条件作为学校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统筹考虑,使学校食堂建设与学校教育条件的改善同步进行。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学校食堂,要抓好预防性卫生监督。(2)加强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及卫生知识培训。使食堂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及从业人员真正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各尽其职,具备相应的膳食营养知识和鉴别各种食品质量的能力,共同为学校食堂卫生工作添彩。(3)强化卫生监督和技术指导工作。卫生执法部门应加强对学校的监管力度,做好监督和技术指导工作,杜绝学校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的发生[1]。(4)推行学校食堂科学管理体系[2]。继续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通过量化分级的实施,可以实现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将政府的监督与风险度和诚信度相结合,并使卫生监督工作增加了透明度,增加消费者知情权,实现全社会参与的目标。继续积极挺行或导入一些适合学校食堂管理的先进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如HACCP、餐饮业五常法。

参考文献

[1]闫纯锴.实施学校食堂卫生规范化监督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2001;8(3):142~144.

[2]张美菊,周爱萍.昆山市校园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对策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10;26(10):95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