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紧张社会原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4

医患关系紧张社会原因分析及对策

黄黎明

黄黎明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党办福建三明365000)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226-01

【摘要】: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医疗服务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产生的原因除了医方、患方的因素外,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国家医疗投入比重降低等社会方面的原因是一重要方面。解决这些矛盾应该加大财政对医疗的投入、重视调整医疗资源的合理性配置,更多的体现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及可及性,发挥舆论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和理解,建立医患互信的良好关系,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通过人性化、制度化的有效措施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

【关键词】:医患关系;社会原因;解决对策

医患关系本应成为最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并时有暴力事件发生。医患间的突出矛盾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除了医方、患方的因素外,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国家医疗投入比重降低等社会方面的原因是一重要方面。本文针对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矛盾的对策。

1.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原因分析

是什么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让医务人员变成"受伤的天使"呢?笔者认为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非只是少数医务人员的伤风败德那么简单,也并不是只要医务人员的"眼睛向内"就解决得了的。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成因复杂,不仅有医方、患方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社会方面的原因。

1.1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资料显示,许多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个人不必支付高额的医疗费,很少有医患间的冲突。而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许多群众医疗负担沉重。虽然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但覆盖面太小,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也还未覆盖全体农村人口;非公经济从业人员,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没有参加医保;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也没有医疗保障。低水平医保政策使部分参保人员把对医保制度改革不支持、对政策不理解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医务工作者身上。医患矛盾的焦点在"钱"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与高额的医疗费用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许多人不适应自己花钱看病,希望少花钱看好病,从而导致患者与医院、医务人员之间容易产生纠纷和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医患关系不仅需要道德约束,也需要成熟的法律法规来调节。我国现行的与医疗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但有关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法律存在盲区,由于医疗过程、结果存在复杂性、多样性,又加上多涉及伦理学问题,使得医疗纠纷的许多情况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和合理的解释。这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之一。

1.2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每年卫生事业费的绝对数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但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却逐年下降,1990年为2.79%,1995年下降为2.59%,1997年降为2.45%,到2001年仅为1.66%,远低于"人人享有卫生保健"8%的最低限度标准--中国政府为了配合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全球策略,曾制定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最低标准,规定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不应低于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医疗服务便捷、高质、低价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国家投入不断减少,医护人员风险性高、工作量大,但工资待遇却不高。医患关系紧张正是一系列体制性矛盾和弊端在医患关系上的投射和反映。作为救死扶伤的公益性医院受利益驱动引入市场管理机制,弱化了其公益性,强化了其商业性,从而把医生变为商人。在这种医疗体制引导下,医院出现了"以药养医"、"科室收入包干"、"奖金收入与病人收费直接挂钩"、"过渡医疗"等现象,这种机制带来了医院收入增加,医务人员收入增加,医院基础设施突飞猛进地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医院公益性的弱化,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

1.3药品配售型市场结构不完善,物价政策不到位

药价虚高是配售型市场结构所导致的,也是引起医药领域腐败和加深医患矛盾的又一重要因素。药品流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中间环节,为什么会出现"红包"、"回扣"现象,物价政策是否完善,医疗技术和药品价格的制订是否合理,药品流通与配售市场的不完善,间接地导致了医患矛盾的加深。一个名为"降药价"的网站给出答案:进价为10.9的药品,售价竟然高达109元。该网站明确标出14000余种药物的进价和售价,其中进价多低于10元,而售价都是数十元甚至上百元,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网站的创始人曾为一家医药公司的高管。

1.4媒体的不恰当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患矛盾

新闻传媒对社会事件的"曝光"与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净化了社会氛围。然而,新闻传媒因出于新闻的轰动效应,对医患关系或多或少有不符实际的报道,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医患纠纷一旦发生,被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患者首先博得新闻媒体的同情。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刻意炒作,明显倾向于患者这个弱势群体,言语中带着严重的感情倾向,注重扩大患者的索赔问题而忽视医疗纠纷和事故其本身的客观问题所在。媒体对医患矛盾过分渲染炒作,缺乏对医疗工作高风险和局限性的理解,片面地将医患关系理解成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为关系,媒体试图扮演锄强扶弱的角色以唤起群众的兴趣和共鸣,往往对医患矛盾的加深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负面报道的失实,严重伤害了大多数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积极性,也疏远了医患双方的关系。媒体频频报道医疗事故问题,让大多数人都认为医生属于强势群体,患者属于弱势群体,也使社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了很大的偏见。由此而来,医务人员成了"全民公敌",网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声讨医务人员的帖子,医务人员成了患者假想中的"敌人"与法庭上的"被告",医患关系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局面。2011年8月发生在深圳儿童医院的"八毛钱"与"十万元"大PK事件就是媒体不当介入的实例。按照记者描述,新生儿肚子有点鼓,深圳儿童医院诊断需要做肠造瘘手术,总费用超过10万,另一家医院却只用8毛钱开塞露就治好了,之后家属回深圳儿童医院要求索赔。一时间,深圳儿童医院医生的医德遭受来自社会各界铺天盖地的批判,而最后的结果证实,深圳儿童医院的诊断并没有错,患儿最终去了北京接受手术治疗。

2.医患关系紧张的解决对策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疗纠纷的暴力化倾向是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的一种表现,既影响了我们的公共安全,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要缓解医患矛盾,使医患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更和谐,不是某个部门、某些单位、某些人就能够解决的。笔者认为,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权利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尤其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政府职能所在,政府更应该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积极稳妥推进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医务人员的待遇,化解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2.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要建立、健全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工作需求相适应的卫生法制体系,既要对现行的涉卫法律法规进行及时、必要的补充、修订与完善,更应着手制定卫生行业的"基本法"--《卫生法》或者《国家卫生基本政策法》,加强对医疗服务市场和医药器械供销市场的监管和监督。利用正确的政策、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医疗服务秩序,创造依法办医、依法行医、依法就医的社会医疗服务环境。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不规范、临床用药不合理等行为;建立快速接纳处理医疗争议或纠纷的机构,从畅通百姓诉求渠道的角度,有效化解医患矛盾,遏制医疗纠纷的暴力化倾向,对少数欺诈医院、恶意索赔的患者须严厉制裁,依法维护公共秩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2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改善医患关系,就必须有物质基础保障,这就要求应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对公共卫生设施、预防设备、防治工具等方面的投资要加大力度,确保公共卫生工作经费和人头费足额发放到位;要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避免资源的不合理分布,要大力扶持乡镇、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在人、财、物及政策上予以倾斜,夯实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要加大财政对医疗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的投入,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全民且付费分担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强对医药生产、流通、销售领域的监管,核定真实生产成本,遏制药价及医疗器材耗材价格虚高现象,要保证价廉质优的基本药品以及降价药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同时对药品生产企业以涨价为目的变剂型、换包装、改名称申报新药的行为进行查处;要理顺医疗收费价格,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切断医疗机构与药品营销机构之间的经济利益联系,逐步做到医药分开,在医疗费用总体控制的前提下,对医疗检查费实施最高限价,提高医疗技术劳务收费,使医院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诊断、救治、护理、服务等环节,转型为"以医养医";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政府公共管理角度对公共卫生事业、医疗机构实行有效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遏制医疗腐败,净化医疗市场及医疗药品广告市场,实现医疗卫生公平和效率的统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安全。

2.3发挥市场作用,弥补医疗卫生资源不足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改革机制,完善管理,不断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和水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建设、完善、均衡公共卫生医疗机构,使其充分发挥服务于政府,做好基本医疗和应急医疗保障,维护医疗公平性以及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作用的同时,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向医疗卫生领域投资,加大社区医院及乡镇医院发展力度,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民营医院的设立和使用,使之能够和公立医院形成竞争格局,互相激励,共同发展。改变政府投入不足的局面,解决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的现状,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差别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同时打破垄断局面,在政府规范管理中形成良性竞争,促使公立医院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实现"小病在社区治,大病再到上级医院"的良性就医模式,发挥社区医院的积极作用,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2.4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

通过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进一步扩大从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多渠道筹资资金,努力将困难企业和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疗保险;探索进城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办法和措施,重点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大病医疗保障问题。1998年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7年在有条件的省份选择2至3个城市启动试点,2008年扩大试点,争取2009年试点城市达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考虑城镇医疗保险体制完善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广大农村地区,完善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稳定因素,才能把社会主义医患关系向和谐的方向推进。同时,不断强化医疗保险管理与服务,切实维护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权益。完善医疗保险自身的管理标准,并充分利用相关医疗技术标准,加强定点协议管理,促进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积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用,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基层卫生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方便参保人员就医购药。积极探索能够反映医疗技术劳务、鼓励医疗服务机构主动降低成本的费用结算办法,促进合理的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建立,使医药服务价格与社会购买能力相适应。强化医疗保险对医疗费用增长的控制机制,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对不规范的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作用。

2.5建立有效的医疗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减少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

在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和监管力度,改变医院不合理的补偿机制以及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医疗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使医务工作者专注于救死扶伤,而不是考虑患者有没有钱,好不好惹,值不值得冒风险,自己的创收指标能不能完成,出现纠纷自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能否有保障,经济赔偿能否支付的起等等问题,消除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医疗机构应主动购买医疗责任保险,由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共同缴纳保险费。该项保险负责赔偿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中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而应承担的一切赔偿责任,除医疗事故外,如在服务态度、医院管理或医疗质量方面产生纠纷,患者也可以要求赔偿。同时,针对目前绝大多数医疗纠纷最终被鉴定不是医务人员本身和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所能预见和避免的医疗意外且医方还要向患方予以经济补偿的状况,应设计推出医疗意外险。一旦发生意外,患方就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随着这些险种的推行,当发生医疗纠纷后,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委托的医疗纠纷鉴定调解处理机构就会出面,协商理赔,从而把医务人员从医疗纠纷困扰中解脱出来。

2.6发挥医疗机构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主导作用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要学习保护患者权利的法律规章,提高自身医疗技术水平,使诊疗护理行为严格遵循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降低误诊、误治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遏制医疗腐败现象的发展,维护医务工作者的荣誉。对医学院校的学生要加强医德以及医疗法学知识的教育与培训,转变服务模式,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制定完善各种知情同意书,实施收费等事项的公示制度,加强病历管理;建立完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的制度规范,制定医患沟通手册,对沟通技巧进行培训。

2.7发挥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

绝大多数医护人员都是敬业的,他们兢兢业业地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全心全意地为每一个患者去除疾患。新闻媒体要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对卫生系统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的宣传报道,树立卫生队伍的良好形象,增强群众对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让医患双方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从而共同努力,战胜疾病。

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容乐观,政府必须加大对医疗服务领域的投入、重视调整医疗资源的合理性配置,发挥舆论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和理解才能建立医患互信的良好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桂芝,董兆举,王景艳.医患矛盾社会根源透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8.

[2]杨仁祥,易博.浅谈以人为本促进医院和谐发展.[J]海南医学.,2008.19.7.

[3]马媛.新时期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首都医药.201

2.10.

[4]仇雨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完善.[J]社会保障制度.200

5.3.

[5]周建娥,陈捷.医患关系现状及对策.[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8.9.

[6]杨志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之我见.[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9.

[7]陈文丽,李明.当前医患关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

1.25.

[8]陈亚军.医患矛盾关系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1

2.12.

[9]缪秀多.医患纠纷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

[10]贾波,陈剑伟.论医患纠纷综合调解格局的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