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急性呼吸衰竭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评价

刘亚琼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843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衰竭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87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盲选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者,对照组43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面罩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经过治疗79.55%(35/44)的患者治愈,而对照组经过治疗27.91%(12/43)的患者治愈,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效果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正常机体受到突发状况或疾病的影响后出现呼吸抑制的状况,患者的病死率极高,具临床资料[1]显示该病的治愈率仅为50%左右。因此研究出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我院过去一年收治的87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87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4例和4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分布在22-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分布在2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8.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入院后立即采用面罩正压给氧并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使用trigger型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采用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的模式对患者进行通气,采用A/C模式呼吸机,将潮气量控制在6-8ml/kg,呼吸频率控制在16-18次/分,吸气压力16-18cmH2O,PEEP3-5cmH2O,呼吸比为1∶2.0,氧浓度保持在50%上下,通气保持30min,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各参数及通气模式。

1.2.2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面罩通气机械法进行治疗,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运用留置胃管的方式对昏迷及呕吐患者进行处理;如果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痰液则对患者采取摘下患者面罩自主吸痰的方式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气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单位和计量单位分别使用(%)和(±s)表示,对两组的数据比较结果采用X2、t进行检验,最终得出P<0.05,本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据统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O2、PaO2、PH动脉血气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患者改善不明显,两组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

2.2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中有35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79.55%,而对照组经过治疗有12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27.91%,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对比差异显著(X2=10.11,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呼吸衰竭具有发病时间快、治疗时间有限、病死率高的特点[2]。对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发病第一时间选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治疗,争取时间,以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目前多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能够及时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以往的机械通气治疗多采用面罩通气机械法进行治疗[3],这种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和依从性,很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操作方法也相对简单,但是极易引起脑血管疾病,患者已发生昏迷、意识障碍等并发症。因此急需探究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采用该治疗方案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的改善了心力衰竭的状况,缓解了肺淤血状况从而使患者的PH、PaO2及SaO2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另外观察组采用切开气管的方式进行治疗,有效的提高了传统的无创疗法中气管的通畅程度,通过建立人工通道的方式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9.55%,这一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与以往的治愈率相比也高很多,有研究表明传统的急性呼吸衰竭治愈率为30%[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方法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稀云.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抢救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52(6):94-95.

[2]华文良,汤超,汤文夏.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抢救严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2):158-160.

[3]张新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89-90.

[3]林宇,李阳,林泽喜,蒋运良.经鼻、口引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重症COPD并呼吸衰竭的比较.中国临床研究,2014,27(6):65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