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心理护理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

李蓉

李蓉

龙泉驿区中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采用自拟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服务态度、疼痛控制、操作水平、责任心等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其中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服务态度、疼痛控制、操作水平、责任心等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结论: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满意度;负性情绪

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侵入式操作,能够导致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引起较大的心理波动,影响手术过程及疗效[1]。因此,围术期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手术治疗尤为重要。本课题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70例,探讨心理护理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4-78岁,平均(61.34±3.96)岁;疾病类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头坏死6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6例,其他类型4例。观察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3-79岁,平均(61.57±4.03)岁;疾病类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头坏死8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5例,其他类型3例。入选患者均采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排除手术禁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者及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1)术前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的具体流程、作用和安全性,强调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使患者接受现实,同时可向患者展示以往进行该手术的患者康复效果,减少患者的顾虑,使其能够积极、乐观地接受手术[2]。(2)术中心理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难免出现紧张、害怕等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鼓励、安慰,可采用聊天、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等方式来转移其注意力,以缓解不良情绪[3]。(3)术后心理护理:手术成功后应第一时间告知患者,避免其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在康复效果不佳时鼓励患者不要放弃,应坚持进行康复锻炼,当患者有不满情绪时应予以理解并积极进行开导,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详细解答,对患者合理的诉求尽量满足。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其中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服务态度、疼痛控制、操作水平、责任心等满意度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82.86%(29/35)(P<0.05)。

3.讨论

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股骨颈骨折、关节强直、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其自理能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4]。因此,围术期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手术治疗尤为重要。但是,患者在围手术期难免产生紧张、担心、害怕等心理问题,影响治疗及预后。而且,患者受到不良情绪影响时,容易对护理人员产生不满,导致其治疗信心下降[5]。我院在围术期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中,观察组对服务态度、疼痛控制、操作水平、责任心等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术前的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术中的心理护理能够消除紧张情绪对机体造成的影响,而术后的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积极进行康复锻炼,从而促进其康复。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其中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两组方法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其中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服务态度、疼痛控制、操作水平、责任心等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所得结论,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樊珊,李瑞.心理护理对骨肉瘤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和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186-187.

[2]包良笑,李涛,李秋红,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6,31(16):45-46.

[3]周珠莺,钱燕.阶段性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恢复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169-170.

[4]罗亚秀.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79-82.

[5]王琴敏.健康教育流程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7):648-651.

简介:李蓉,1986-07,民族:汉,籍贯:四川省成都市,单位:龙泉驿区中医院,学历:本科,职称:护师,研究方向:骨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