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再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再思考

杨爱萍郭树兵

杨爱萍郭树兵(湖北医药学院图书馆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图书馆新老五定律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要不断创新读者服务手段和方法,加强网络服务力度,拓展服务内容,更快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五定律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357-01

1前言

上世纪30年代,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了图书馆学五定律:①书是为了用的;②每个读者有其书;③每本书有其读者;④节省读者的时间;⑤图书馆是一个发展着的有机体。70年后,戈曼在与克劳福特合著的《未来的图书馆:梦想、狂热与现实》一书中提出了图书馆学新五律。第一定律:图书馆服务于人类文化素质。第二定律:重视各种知识传播。第三定律:明智地采用科学技术提高服务质量。第四定律:确保知识的自由存取。第五定律:尊重过去,开创未来。新老五律简明的语言中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它们的精髓都是以读者服务为中心,即“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2网络环境下创新读者服务的举措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资源不断增加,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资料,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但是,图书馆秉承为读者服务的宗旨没有变。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

2.1全天候开放图书馆

延长开馆时间,每天从上午8:00到晚上22:00不间断向读者开放,节假日也不闭馆,每天服务时间长达14小时,每周开放时间达98小时,方便读者借还图书,使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则可以实现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服务,方便读者随时随地使用。

2.2藏、借、阅、咨一体化

在借阅方式上实行藏、借、阅、咨一体化的全开放管理模式,允许读者自由进入书库直接选书,方便读者快捷地找到所需资料;在排架方法上,科学合理的排架既有利于读者检索,又能节省读者寻找图书的时间。同时,在书库入口处设置大而醒目的书库平面图,标明书架的分布情况和架上图书的类目。并在书架侧面设置适量的书架导标,每本书贴上醒目的书标和色标,帮助读者迅速查找图书;构建使用校园一卡通,借还书时,只需读一下读者的校园卡,把所要借还图书的条形码通过阅读器扫入电脑就完成了借还书手续,方便快捷,大大节省读者的时间。

2.3加强本校数据库建设

首先,要深入了解读者对资源的需求情况,现在的数据库品种繁多,怎样选择适合本校教学科研需要的数据库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些数据库可能是比较权威的,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由于不适合本单位的专业需求,其使用率必然会很低。要根据服务对象及本校教学科研需要,明确收藏范围,建立起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电子资源,避免盲目购买,造成浪费。其次,要加强电子资源的组织管理,对电子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与揭示,改变电子资源的无序状态。如按字母顺序、主题、资源类型、学科分类等进行导航。同时要对电子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统一检索平台,实现数据库的跨库检索。

2.4加强网络服务力度

建立中外文期刊目录读者数据库、流通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开展网上预约借书服务,读者通过网上检索查阅馆藏目录,查询自己所要借的书是否已借出,如果所欲借的图书已经借出,可以查阅还书时间、预约情况、借还历史等。在网上办理预约借书服务,当被预约的图书归还时,通过公告栏或E-mail通知预约者,图书馆可根据馆藏情况确定教师、学生的借阅数量和借阅期限,如果读者所借的图书在超过规定的期限后,可以在网上办理续借手续。有的读者如果忘记了还书日期,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公告栏或电子邮件的形式提醒读者。购书时采购人员把新书目录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递给教师,待他们选定目录后,以同样的方式传给图书馆的采购人员。同时读者也可以在网上推荐科研教学参考书目,供采购人员选购时参考。编目部每加工完一批新书后,将信息传给新书通报部门,使读者都能及时看到最新书目录。

3结语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无论今后社会怎样变化,历史赋予它的使命始终不会改变,图书馆要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使图书馆的事业不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景海燕.图书馆学新老五定律之比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J].1998(4):57-58.

[2]全丽波.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6(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