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的电力营销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的电力营销模式探究

白艳玲

白艳玲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新会供电局广东省江门市052900)

摘要:电力营销可以实现电力供求关系的协调,改变电力用户的消费行为和用电方式,提高用电效率。但是当前我国电力交易市场上存在市场营销观念落后、电力产品单一、市场主体不明确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电力营销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电力交易市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我国电力营销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市场现状、营销模式、市场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系已初步建设完成。电力市场的形成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电力营销是电力市场的基础发展环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各种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国有垄断的电力行业也进行了改革,电力行业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下生存对电力的营销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目前,想要在电力市场立足,必须改变电力营销模式,才能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1],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电力需求,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目前电力交易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目前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也逐步向建设市场化发展,在这过程中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电力行业逐步完善。但在具体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其市场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员进行改进,进而解决问题。具体存在的问题如:

(一)市场营销观念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人们的电力需求日益多元化。但是电力市场的营销方式落后,不重视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用户体验,没有形成以用户为导向的营销观念,从而无法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电力营销服务,无法面对当前供给侧改革的变化,影响到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

(二)电力交易产品单一

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电力市场尚未成熟,电力市场交易机构不健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只有北京、广州、深圳、新疆、河北、广西等省份成立了电力市场交易中心平台。由于缺乏统一的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导致我国的电力市场活跃度不够,无法激发整个电力交易市场的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电力用户的需求不断变化,电力用户对电力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但是目前市场没有形成完整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影响到电力市场的正常发展,无法满足居民用电需求,供用户选择的产品比较少。

(三)市场主体不明确

电力市场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载体、市场价格、市场规则等构成。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受到政府的干预比较多,电力价格主要由政府设定,并不是有销售方决定。国家对居民、农业生产等实行保护性政策,各区域的电力市场独立运行,没有形成统一的竞价市场。民用电、工业用电、农业用电、商业用电无法主动选择电力供应者,这不仅仅是受到当前用电审批制度和技术因素,而且夹杂着人为因素。

二、营销模式的发展趋势

电力营销一直是社会影响的工作,关系到了国计民生的问题,电力营销的发展主要影响着电力公司的发展。在新形势下,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调整公司的营销理念,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改善措施,这样才能提高电力营销的市场竞争力。

(一)双方协商营销模式

我国目前阶段的市场与以前发生了改变,随着我国的电力市场慢慢的开放,注入了很多资本进入到电力市场,国家也逐步的退出了电力市场,所以电力市场的公司逐渐变多,市场竞争力也逐步增强,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公平公正的交易模式肯定更受欢迎,中长协销售模式又称双边协商,是指市场主体之间自主协商交易电量电价,形成双边交易初步意向之后经过安全校核和相关人员确认以后形成的交易结果。电力交易不同于一般商品,交易的执行受到输配电价、电量规模、电力调度等影响,在交易方式上目前以双边协商交易、集中竞价交易为主,挂牌交易为辅。目前,我省电力市场交易方式以年度长协为主、月度双边和月度竞价为辅,跨省区和省内交易衔接有序的电力中长期市场机制基本形成。

(二)现货交易营销模式

由于很多用电项目未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或处于国家限制中,电力发展的公司必须遵守供电的相关规章制度,电力市场运营规则体系包括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及中长期交易、现货电能量市场交易、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市场结算等8个实施细则。

1、编制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建设方案。根据我省电力行业基本情况和运行特点,学习借鉴国外和先行省份做法,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我省现货市场建设方案,确定市场模式、工作目标、实施路径和推进步骤。

2、制定现货市场试点运营规则及其配套政策。制定运营规则及其配套政策是现货试点的核心工作,是试点成功与否的关键。力争尽快编制完成试点运营规则及相关配套政策。

3、建设技术支持系统和市场模拟仿真系统。搭建功能完备、衔接顺畅的技术支持系统,是现货交易试点实施的保证。要开展市场模拟运行,及时修改发现的问题或缺陷。将结果进行专业分析适时启动试运行。

(三)创新电力营销模式

电力公司应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营销服务模式,打造一个开放、全面、功能齐全的互联网服务平台,能够实现公司线上全天候办理的一站式服务,为用户提供用电的整体方案。要以“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和供电服务指挥平台为重点,探索城区低压网格化综合服务模式,推进营配调业务协调融合;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用户消费行为,细化客户分类,满足用户多元化的用电需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实现公司与客户互利共赢。广州供电公司整合供公司服务资源,优化客户服务渠道,增加24小时自助营业厅,打造全年无休的供电服务体验大厅。并深化政企合作,将服务窗口延伸到广州市各个政务服务中心,将供电营业厅从业务办理窗口转变为服务体验窗口;同时构建以电子化渠道为核心的e电通,开通网上营业厅、微信服务平台、自助终端服务大厅,实现供电服务“一键通”和业务办理“足不出户”,如今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子渠道业务办理量超过了500万件。

1.提高管理能力

在具体增强电力公司管理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建设水平的管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对所有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定期开展素质教育,其中要包括管理内容,还要明确和了解营销模式。要保障在以后开展电力工作能更好的完成,满足大众的需求。在公司需要发展时才能给予岗位和工作,从而保障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3]。

2.扩大电力市场

推动市场不断扩大市场,是为了保障公司能在以后不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要建立一个完善和健康的服务体系,制定相关的制度为实施工作做基础,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网上缴费等方式。并大力宣传,为人们提供便捷服务,从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吸引更多的用户,让市场不断的发展扩大。

三、结语

以往的电力营销模式和市场化下的营销模式是大不相同的,公司制定方案时,必须把握市场的变化规律。同时在实行该模式时,要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不断的改进该模式。但是,这种改进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必须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要想公司长久生存,就要对公司自身的目标明确,将以后的发展任务、目标进行定位,保障电力质量保证信誉,为人们提供满意的服务,保障公司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勋高.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营销模式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06):389.

[2]刘彦宏.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营销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5(11):176.

[3]郭强.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营销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5(0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