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处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处理措施研究

罗金文

东莞市冠升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筑的不断增多,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项目也在不断攀升,但由于混凝土特殊的物理性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大面积裂缝,给相关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运用,加强管理力度,严格控制一切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本文也会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处理措施做进一步的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处理措施;研究

通常,引起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水泥水热化所产生的内应力及外界温度变化所致,其产生的破坏性不仅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的使用性能,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针对各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对策,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工程的强度,使其整体建设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1.1收缩裂缝成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如果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收缩反应,则其裂缝现象就会较为明显,之所以出现裂缝,与混凝土中水泥型号选择、水泥用量、用水量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因为混凝土中水泥用水量越大,其所产生的收缩反应越强烈,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阶段,水泥水热化会自动散热发生收缩,当这种收缩应力高于同期比混凝土抗拉伸能力时,就会在混凝土表面或内部出现大面积裂缝。另外,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水泥的用量是巨大的,即使水灰配比度处在标准范围内,其自身所产生的收缩应力一旦遇到较高或较低的温度,也会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现象。

1.2温差裂缝成因分析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面积较大、厚度较高,所以其构件表面及内部散热速度也会较其它工程略损一筹,当水泥水热化温度和构件内部温度高于混凝土表而温度,且差异较大时,则混凝土就会出现热胀冷缩反应,从而导致自身裂缝的形成。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内部和外部温度差异超过基准范围时,也会产生收缩应力,一旦高于混凝土抗拉伸数值后,就会生成裂缝,即所谓的温差裂缝。

1.3安定性裂缝成因分析

所谓安定性裂缝是指大体积混凝土弧线龟裂现象,这种成因主要是由水泥自身的安定性不合格所致,所以,应重视水泥型号的选择和配比度。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处理措施

2.1设计方面

2.1.1配合比设计

为了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达到规范性和标准性,相关施工单位应从提高混凝土使用性能方面出发,使其能够符合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需求。尽量控制混凝土的用水数量,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出现塌落、收缩反应及粉尘污染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而全面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拉伸能力,更好的实现其良好的设计目标。

2.1.2增加钢筋构造

要想进一步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抗裂性能,应在建设过程中,适当增加钢筋构造,尽量选用直径及间距都较小的布筋方式,科学配置钢筋数量,使其整体构造达到相关标准,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抗裂水平。

2.1.3对混凝土薄弱环节加强管理

通常,混凝土裂缝发生在表面集中和较薄弱的部位,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对这两点部位加强管理,采取集中整治的处理措施,有效抵御裂缝成因。另外,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其边缘部位也是发生裂缝的高发位置,所以,可在该部位增设暗梁或完善配筋方法,以便于增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使其达到预期效果。

2.1.4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

由于混凝土工程大多处在露天环境中,所以在其整体结构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现场温度,合理预留出后浇带位置,将其间距控制在二十到三十米范围内,并预留出浇筑时间,以月为单位,保持两个月的浇筑时间,这样,一旦施工现场气候条件发生变化,也可以随时调整设计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2原材料方面

2.2.1科学选择水泥材料

在选择水泥材料时,应以低热型水泥和中热型水泥为最佳选择基准,如: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等,并将混凝土后期强度作为实现节约水泥用量、控制水热化时间的有效参考。另外,还要看水泥膨胀性和收缩性是否符合最低限制标准,这样在其使用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其水化膨胀所产生的预应力,来减缓水泥的变形应力,从而达到防裂、抗拉伸的使用目的。

2.2.2适量掺加粉煤灰

为了尽快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应在其搅拌过程中,适当加入粉煤灰,这样就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持久性和抗渗性,有效缩减水泥水化热时间,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得到迅速提升,从而达到预防骨料发生碱性反应的目的。

2.2.3合理选择骨料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骨料的用量可约占混凝土总用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其使用性能也可直接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这就要求在骨料选择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尽量选用线膨胀性较小、干净光滑、弹性较高的骨料作为主原料,同时,还可将骨料与中砂、缓凝剂、大块石等物质相互搅拌,使其形成抗裂能力较强的预拌混凝土,从而有效发挥优势,最大化控制大面积裂缝的产生。

2.3施工方面

2.3.1对混凝土工程进行内部降温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相关施工人员可采用预埋降温管的方法,对其内部温度进行物理降温,首先可运用降温管中的冷水或冷气将混凝土进行冷却,待全部热量排空后,再进行后期浇筑。其次,在浇注过程中,要采取分层浇筑方法,边振捣边浇筑,这样才能最大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使其可以有效预防各种裂缝因素的影响。

2.3.2做好大体积混凝土外部养护工作

混凝土抗裂强度的提升,最关键的工作就是要保证其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做好相应的外部防护,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混凝土浇筑的热扩散,缩小其内外温度差异,防止裂缝形成。另外,在外部养护阶段,还要在混凝土表面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并定期进行浇水养护,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的温湿度,又能增强其抗拉伸能力,使其即使在收缩反应时期,也不会产生任何裂缝现象。

2.4温度方面

2.4.1测温工作

为了避免因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内外温差较大而出现的裂缝现象,相关施工单位应重视混凝土构件的测温工作,按照相应的测温要求,由专业测温人员开展实施,以天为单位,尽量控制在每两小时一次测温的标准,连续一周后,再逐次增加测温间距,并详细记录测量结果,为其日后检测和评估提供准确的参考。

2.4.2施工控制

2.4.2.1控制浇筑厚度

混凝土浇筑厚度也会影响到其抗裂能力,所以,在其浇筑阶段,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管理,按照五百毫米厚度基准,合理控制浇筑施工,严格规定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来进行,这样可以促进混凝土散热速率,提升其抗拉强度。

2.4.2.2控制拆模时间

为了最大化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梯度,应做好相应的拆模工作,合理控制拆模时间,当其表面温度低于十五摄氏度左右时,才可进行拆模工作,这样才能符合拆模基准,满足工程施工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大多数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都会存在裂缝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所致,因此,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将一切影响因素控制在萌芽状态中,从而全面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能力,使其整体工程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海萍.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与处理[J]科技信息.2016(07)19-20

[2]张谊.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措施——以金水沟特大桥群桩基础承台工程为例[J]科技信息.2016(05)15-16

[3]魏元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处理措施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6(0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