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护理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李凤

(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健康管理中的临床地位和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30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体检模式,观察组应用健康管理护理体检模式,比较两组受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4.7%,远不及观察组的97.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健康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显著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让受检者更加满意,值得采纳和大力推广。

【关键词】健康管理;护理干预;临床地位;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188-02

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或者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1],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为健康体检。护理在医疗质量保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健康管理中发挥作用需要深入研究。为了提高探讨健康管理中护理的作用,研究以300例我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300例人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前取得了受检者的同意。遵循随机原则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150例,男性80例,女性70例,年龄为(28~65)岁,平均年龄为(46.7±12.5)岁;观察组150例,男性78例,女性72例,年龄为(30~66)岁,平均年龄为(47.2±11.4)岁。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检验得P>0.05,提示两组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体检模式:指导受检者按照体检单接受每一项的检查,检查结束后术后将体检单收回,并告知取体检报告的时间。

观察组应用健康管理护理体检模式:(1)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一位受检者制定专门的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学历、家庭状况、疾病史、用药史、吸烟、喝酒等。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将受检者的各个单项体检结果和化验单收集起来交给医生,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共同分析体检数据,得到体检报告,并与其他资料装订在一起,存放好,电子档资料也要留存。(2)健康教育:定期在医院举办健康知识教育公益讲座,免费开放,邀请受检者在体检前参加,详细介绍每项体检项目的方法和作用,讲座过程中可自由提问。(3)制定健康指导方案:根据每位受检者的体检报告,针对性制定健康指导方案,包括饮食、运动等,提高受检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如果体检出慢性疾病,要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病因、发展过程、临床表现、控制方法、自我监测等,并根据病情的发展调整指导方案。(4)心理指导:由专门的心理医生为受检者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根据具体的评估结果进行心理指导,对于消极情绪严重的患者,要认真重视,通过疾病分析、心理交流、预后评价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受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健康体检结束后,为受检者发放调查问券,从服务态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3个等级:非常满意:评分达到80分及以上;一般满意:评分在60分及以上;不满意:评分未达到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取%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s表示计量资料,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以χ2和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为P<0.05时,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受检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4.7%,观察组受检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7.3%,观察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更胜一筹,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具体的评价效果。见表。

2.2护理服务评分比较

对照组受检者对护理服务评分为(78.3±5.7)分,观察组受检者对护理服务评分为(90.6±7.2)分,观察组的评分较之对照组大幅增长,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t=-23.200,P<0.05)。

3.讨论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2],最初是医疗保险机构针对客户实施系统的健康管理,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赔付损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健康管理的实际业务亦不断的扩展。

我国的健康管理起步较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贯彻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健康为旨”,服务主体是健康人群,提供各方面的优质服务,对受检者的健康程度进行全面探询和评估,得到健康人患未知疾病的风险概率,从风险管控的角度提供针对性的有效地健康管理计划,从而达到持续性的、计划性的健康管理。

对照组的常规健康管理模式没有调动起受检者的参与性,只是被动参与的结果,没有考虑到受检者的个性需求,因而受检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大,仅为54.7%。

观察组则对受检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通过为每位受检者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能够详细掌握受检者的身体状况,是医生对受检者进行健康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能够及时发现一些隐匿性的疾病;留存受检者的体检报告,在下一次体检时可以调出来进行对比,可得到受检者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通过健康教育,能让受检者充分认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发挥的重大作用,能让受检者主动参与健康管理,而不是被动的为了完成某项指标;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受检者可以提问自己的困惑,消除内心的不安等情绪。根据受检者的体检报告制定的健康指导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从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充分考虑到了每个人的实际状况。通过心理指导,能够及时排解患者的恐惧、苦闷、紧张、焦虑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配合健康指导。从研究结果得到观察组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至97.3%。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健康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显著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让受检者更加满意,值得采纳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肖小玲.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对特色服务体检的效果评价[J].转化医学,2015,31(2):50-53.

[2]张春霞,蒋文,刘良成,等.医疗体检服务中健康教育路径的探讨与实践[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1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