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模式

袁继现

河南虞城第二高级中学袁继现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课堂既然是超市,学生就有绝对的自由。在超市里,顾客就是上帝;在课堂上,学生同样是上帝;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生命的狂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彻底地解放出来,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释放生命光彩的大舞台。那么怎样构筑“高效课堂”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科学适用的唱词———导学案

打造高效课堂必须使用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表现其能力的一个平台,能让学生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有所把握,也是师生交流合作的一个媒介,为高效课堂做了必要的铺垫。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好的感知,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展示。那么导学案的设计一般完成两个任务:

(1)把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设计出来,使学习任务更具备可操作性。

(2)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授学生之“渔”。

二、老师搭台,学生唱戏

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必须重新解构“教与学的关系”,让一切的教都必须服从于学!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因为学习原本是学生的“天赋神权”,不放手让学生去学,他们就永远不可能会学。“会学”不是教出来的,前提是放手和放权。我们老师要当好“仆人”角色,即为了“学”的服务。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为了让学生会学,首先构建小组,并明确了小组长的任务和职责;其次,围绕学的规律进行探讨,找到了课堂教学的三环,既预习、展示、反馈。先让学生根据学案去预习,然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最后围绕问题组织反馈;在其次,重视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即先从独学开始,一个人学不会就向伙伴请教,这叫“对学”,对学学不会最后群学,也可以叫“组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其实也是我校“248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题探究、课堂检测。其实,课堂模式有几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课堂必须是基于学和服务于学的课堂。一旦围绕着学来组织,即便是没有具体的模式,也有资格称为好课。

三、自由选购,自由问答

高效课堂,可当成存有各种知识的超市。超市是自选商场,顾客拥有选择的绝对自由,导购员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如果导购员变为喋喋不休的推销员,往往会令人生厌的。想想我们的老师,在过去的课堂上,不正是扮演了促销员的角色吗?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却没有半点主动学习的意味。新课改理念则告诉我们,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在我的课堂,“主导”体现在“引”和“导”上。引即带入,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任由其去充分体验,任由其去充分生疑,任由其去充分“选购”。导即导方,我们老师要敢于实现变“导入知识”为“导入情感”,就是煽风点火,就是点燃激励。但老师要把握教学流程,什么时候组织自学<自由选购>;什么时候开始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自由问答>;要始终拿捏好“火候”,即问答自由,但不散乱,不脱离主题。

四、尽量展示,尽情狂欢

高效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放大展示。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展示欲、认同感。展示起到了将好奇心和认同感“统领”起来的作用。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在自主学习中,设置星光大道,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舞台上PK,让他们竞争抢答,并按回答的次数和答案的正确,评选出今日之星。

(2)在合作学习中,分A、B、C、D四个小组。首现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再进行小组竞争、评比。累计得出,评出得分最高组、得分最低组。有学生们决定最低得分组表演节目,或唱歌、或跳舞。

这样,课堂的三维目标通过展示来实现。让学生,在展示中暴露问题,在展示中生成能力,在展示中收获情感,在展示中赢得尊重,在展示中体验快乐和成功。

五、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只要是“教师中心”的课堂,不管讲得如何天花乱坠,都会因为远离和轻视了学,而不能称之为好课。学习的敌人是依懒,教师的悲哀是包办。要放开学生,让学生快乐地学。就是让学生敢说、会说、能说、愿说;就是让学生读一读、思一思、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争一争、变一变、议一议。这样的课堂就会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那么就会找不到厌学的学生了。

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亚里士多德也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认为,把这两句名言作为高校课堂的标语,再合适不过。

当然,课堂通过课改搞活了,开放了,老师要转变思想与观念,适应高校课堂的新形势,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挑事儿”,“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思维的动力和活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课堂当成知识的超市,让学习的过程成为生命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