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要素及解决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要素及解决途径

王兴荣

(中电建宁夏工程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7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电力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力安全管理的开展是确保生产安全、用电安全以及使用安全的重要措施。随着国家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其自身对电力安全管理重视力度的增加,为现今电力输送以及运行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不过在现今的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制度与实际的发展情况不符的现象,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效率。本文中我们将结合对执行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改善,以提高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引言

通过合理分析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能够帮助电力安全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职责,减少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伴随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的提升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电力安全管理人员要结合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采取科学的应对方案,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1电力行业安全管理执行力的相关概念阐述

在电力行业的日常工作中,主要是安装、维护各项电力设备,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中涉及了许多危险因素。近几年以来,我国的电力行业中频繁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在2017年时,本市发生了60多起电力人身伤亡事故,同比上年增加13.5%,其中死亡的人数达到8人。出现这些电力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所以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电力安全隐患事件。因此,各大电力企业必须加强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力,这样才能确保电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保证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在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工作中,执行力作为不可缺少的因素,其主要指的是从业人员是否可以发挥当前的资源优势,实现电力安全管理的整体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并且使电气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大大提高。所以,通过对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执行力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执行力能够充分反映出电力行业的整体实力,所以需要不断提高电力行业安全管理执行力,才能推动我国的电力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使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有效提高。

2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2.1电力安全管理意识较差

由于电力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对自身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现阶段,伴随我国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规范不断完善,对电力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安全管理人员对电力安全管理方案存在较多误解,会影响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在某电力企业中,由于电力安全管理人员的执行力较差,会影响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降低企业的总体效益。

2.2安全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我国的许多电力企业大多属于国有企业所有,所以针对企业管理出台了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然而这些安全规章制度没有准确落实下去,相关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这也导致安全规章制度缺少充足的约束力。同时,许多安全规章制度制定的年限比较早,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力行业也在飞速发展,许多安全规章制度无法满足当前的电力行业发展需求,这也就导致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执行力逐渐削弱。

2.3监督力度

监督力度的提升是确保制度有效实施的依据,也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重要措施。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也能够对电力安全管理监督提供保障,有效地保证电力安全管理的高效执行。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是对员工进行自我约束的有效措施,其能够确保各项工作以及制度可以按照标准其规范的流程进行,一旦降低监督力度,就有可能会降低整个工作的实际效率。

3提升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有效措施

3.1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意识

想要保证电力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电力企业负责人员要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让电力安全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保证企业中的电力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更好的执行。电力安全管理人员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沟通平台,定期与其他电力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沟通,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探讨,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另外,在一些发展规模比较大的电力企业当中,由于电力设备的种类与数量比较多,如果各项电力设备得不到有效管理,会缩短各项设备的使用时间,降低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因此,电力安全管理人员还要适当加大对各项电力设备的管理力度,定期检查维修各项电力设备,并为各项电力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有效延长企业中各项电力设备的使用时间。

通过不断提升电力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能够有效提升其执行能力,减小外界环境对电力设备运行的影响,保证电力企业的总体效益得到更好的提升。对于电力企业中的电力安全管理人员来说,要树立合理的安全管理目标,根据电力安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更加完善的解决对策,促进电力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3.2加强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在电力行业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必须构建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依据规章制度的要求来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借鉴和吸收一线操作人员的相关意见与建议,这样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和体系更加具有人性化。同时,对于一线工作需要配置相应的责任机制,落实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分工,使所有的专业操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职责,才能更好地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3.3加强监督工作的优化和防治工作

监督工作的开展是确保电力安全管理功效充分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降低安全问题发生概率的主要措施。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提升员工之间相互监督的力度,从而及时地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减少事故的发生。所以说,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另外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也要结合自身工作的环境、岗位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合理的优化和创新模式,从而提高问题发生时的处理效率,加强电力企业工作的安全性。

3.4提升强电力安全管理中基础夯实工作的落实力度

设备的使用以及技术的管理是提升安全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不断地提高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加强对其组织结构的构建工作,提升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在确定其正常运转后,在对电网以及人身安全进行合理的规划。除此之外,还要对电力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工作,提升其自身的工作效率,同时还需定期的对设备进行相应的维修和养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结语

综上,通过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意识、完善电力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电力安全监督管理,能够保证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得到更好的提升,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电力企业中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说,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安全管理观念,从根本上保证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曹先德.浅谈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9):135~136.

[2]钱旭军,陈斌,李永祥.分析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主要因素及解决途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216.

[3]于浩,郑健,王新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的设备设施管理分析[J].大众用电,2015(S1):123-126.

[4]胡静,杨小军.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及其途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