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研究

张强1王清敏2

张强1王清敏2

大连开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1大连龙圣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大连11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缆下地导致地下电力通道资源日趋紧张。城市中心区本就狭小和复杂的空间给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带来了较多的困难。本文梳理了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中的重要环节。电力通道规划的相关问题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在整个市政系统资源紧缺且要求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相互衔接的情况下,根据电网规划需求合理地进行电力通道规划是供电公司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研究

引言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布局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平三通”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而电力设施的接入需要是其中的首要环节。随着城市建设密集化的增加,加上目前大部分城市要求市区核心地段的架空线全部移入地下,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设计和编制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工作已经通过多年的规范管理形成了一整套的体系和方法,本文将逐一从布局规划的各个环节入手,分析提升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途径和技巧。

一、电力设施布局组织策划

城市的地下管网除了电力通道,还由雨水、污水、通讯、燃气、市政、公安等多种“小三线”构成,因此电力通道在城市地下穿行时空间是有限的。同时为了方便检修,电力通道一般不会布置在道路快车道下,而且按照规划管理规划还必须远离燃气、给水和军用光缆等基础设施,所以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提供充足的地下空间给电力通道。特别是在已有的地下管网中新增布设电力通道线路,很可能会与其他单位的规划发生冲突,甚至可能出现挤占等现象,导致交联电缆与其他设施的安全距离无法保障。此外,随着近年来地铁等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地下空间将更加紧张,为电力通道预留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少。

供电公司想在城市中心布局规划电力通道,一方面对外要协调市政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等诸多单位与部门,除了要考虑协调与其他管线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要考虑电力通道建设的时效性及与市政建设的匹配性等问题。因为电力通道建设往往需要配合政府道路整治、新建等项目同步开展建设工作,从而避免重复开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另一方面,对内还要协调供电公司内部,考虑项目立项、投资模式和资金渠道等诸多问题。由此可见,电力通道规划的编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力的内外协调是保障完成规划工作的前提,也是电力通道组织策划工作是否能获得成功的关键。

二、电力设施布局原则方法

电力通道规划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

1、能够使用既有通道的不新建通道

需要掌握现有通道现状,熟悉既有通道资源的使用情况,对各个通道线缆敷设情况需有清楚详细的认识。新增电缆线路尽可能沿着既有通道线路敷设,在保障生产、运行维护的安全要求前提下。合理布局、改进技术、加强电缆敷设工艺。高既有通道利用率,体现了线路规划最大限度使用现有通道原则。

在电力通道与其他单位存在互相借用地下管道时,必须将法律事务做到实处,防止出现地下管道的使用混乱。同时,应该对相关的规划做出调整和明确标识,防止因为复用管道造成的不必要的事故隐患和规划的混乱。电力通道借用地下轨道系统涵道时,必须做出明确标识,防止出现误入电力通道和电力设施的事件。

2、能够使用专用通道的不共享通道

目前,在不少大城市已经开始规划建设以城市11k0V地下线路为骨干的地下通道,通道的断面往往超过20耐,规划用途为电力专用。这些设施完善的电力通道在为11k0V地下线路提供通道支持的同时,也为其他级别的线路的结构化布线提供了保障。这些通道除部分通道附属的排水设施辅助城市排水外,不兼做他用,甚至不同时作为人防设施规划。这就较为实际地增加了电力通道设施的专用性,减轻了地下骨干通道的规划难度。

3、保持通道的冗余度

电力通道的使用年限往拄达到20年或以上,其间设备可能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升级,电力供需环境可能也会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虽可通过纯数学方法预测某地区在未来多年内的负荷需求变化情况,但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多年内的科技变化情况。所以,保持通道冗余度是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很多时候在一个通道仍有较丰富冗余度的时候,便就开始建设并行通道。在确保并行冗余通道建设周期和电力供应需求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实行具有前瞻性的通道建设。

4、使用最小的建设资金并保障施工质量

原则中第一点“能够使用既有通道的不新建通道”和第三点“保持通道的冗余度”并不矛盾。电力规划人员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在保持通道冗余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通道的利用率,片面地增加通道的建设量和增加通道的占用率都不是科学的规划方法。对于供电企业来说,电力通道保持合理的冗余度和通道运行的健康度,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电力通道的经济效益,有效地节省投资成本。

5、保持规划的前瞻性

电力设施的布局规划应该建立在对电力市场需求的动态分析的基拙上,这种动态分析应该建立在全面准确的数据基础上。电力建设探索阶段,电力规划工作建立在直接需求的基础上,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电力企业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运营经验,使得电力规划的前瞻性不断加强。目前,借助灰色预测和神经元分析法,可以将负荷预测的前瞻力提高到10年以上,使得电力系统规划也更具有前瞻性。

三、难点及重点剖析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核心难点在于其属于市政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与城市建设息息相关又密不可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心城区的电力通道规划问题

随着中心城区负荷密度不断攀高,电网布局往往采取的是高电压等级电源点深入中心城区,相应产生了大量对高电压、大截面电缆的地下通道需求,因此中心城区需合理开发电力隧道。但中心城区布局已成型,用地限制较严,拓宽城市空间十分困难,电力隧道规划和建设的难度很大。

2、重点园区、新城地区的电缆通道规划问题

重点园区、新城地区经过全新规划和设计,规划定位明确,地上地下的开发能够结合统一考虑。另外,新城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障碍较少,可以充分发挥规划设计优势,创造良好的地下空间利用秋序和条件。因此城市的重要工业区、连片开发区应将统一编制的电力规划上升到规划局规委会的审查高度,从而解决重点区域规划没有形成控制性规划的问题。

3、电力通道规划与城市功能设施的适应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各系统将随之联通整合。如果在地下空间开发分步实施的过程中,及时建设电缆通道将有效减少电缆通道建设的难度和管线间的相互干扰,例如地铁修建时,地铁车站一般属于表层地下空间,由于埋深较浅,并且车站附近的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往往较高,电力通道欲与其结合,必须在规划阶段提前考虑,根据地下车站设计方案,合理设置集中管廊,并在车站建设时一并实施。目前,急需解决的是电力隧道与城市功能设施同步规划控制的问题。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后续同步施工项目申报及资全落实的问题。

结束语

电力通道规划作为电力设施规划的重要环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电力通道规划应遵守总量匹配、系统完整、上下协调、保证功能,突出重点、保证供电,远近结合、注重实施等原则。通过电力通道规划工作,能使电力建设更加的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也能更适应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舒平;徐良军;蒋泽庭;朱忠东.福建电力执法新篇[J].国家电网.2009(09):123.

[2]崔凯;李敬如;赵彪;刘海波.城市饱和负荷及其预测方法研究[J].电力技术经济.2008(06):45.

[3]竺乐勇.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思考[J].机电信息.2011(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