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能计量资产的规范管理李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浅谈电能计量资产的规范管理李彦

李彦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山西朔州036000)

摘要:现阶段,电力建设迅速,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并且还与企业的发展即管理水平直接相关,如果不能妥善做好这一管理工作,将会给企业造成非常巨大的负面影响,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电能计量资产直接与用户相联系,因此,只有优化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率,尽可能的减少用户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提升用户的满意度。电力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提升计量资产管理效率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别为:电力企业计量资产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以及智能化,电力企业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改进计量资产管理,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电力企业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电力建设、资产管理

引言

电能计量业务是营销管理的核心业务之一,实现对包括营销贸易结算计量点和考核计量点在内的所有计量点的计量装置管理及计量数据管理。电能计量资产的规范管理对解决电能计量资产长期线外流转、新装表计录入系统不及时、拆回表计录入止度不准确、表计配备不合理等问题有极大意义。

1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现状

1)计量资产库房管理中,SG186营销系统合格在库单相表、三相表、采集器、集中器、负控终端(供电企业资产)数量与实物数量不一致,线外流转数量较多;2)封印钳、铅封管理中,封印钳档案管理规范,实物与台账相一致,且留有照片,领用铅封有专用领用记录本,签字领用记录齐全,但因计量管理人员对本单位封印钳具体情况掌握不清楚,印模丝杆型号与封印钳丝口型号不对应,导致2个“电费”印模断模;资产管理人员铅封领用后在营销系统中长期未建档,导致无法查询铅封领用情况;3)拆回设备示数抽查,2块表计示数与系统止码不一致。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电能计量资产的规范化管理。现行电能计量资产的实物管理,仍延续着“仓储—物流”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此模式在一定条件下将会长期存在并不断改进。

2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方法

2.1在人员方面

电能计量资产数量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逐年攀升,电能计量资产管理要求日益精益化,特别是智能电能表及多表合一的推广普及,使得计量资产工作量和难度逐渐增大,不仅加大计量资产管理负担,也提高了管理要求。要加强电能计量资产的管理,首先要提高电能计量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目前公司资产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学历、职称普遍不高,对电能计量资产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深,因此为了提高电能计量资产的总体管理水平,需要大力加强对电能计量资产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专业知识及职业道德素养。

2.2充分利用先进的资产管理系统

建立起包括计划管理、核算管理、信息搜索查找和统计分析等功能齐备的信息管理系统,将计量资产的采购、决算、处置、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

2.3在制度方面

公司营销部需结合DL/T448–2016《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进行宣贯,对一、二级表库管理人员进行新规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指导,应用全生命管理周期策略对计量资产进行管理。

督促区县公司严格开展资产管理自查梳理工作,定期对所辖供电营业所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督查,并完成线外流转计量资产的系统流程处理工作,整改库存设备与系统台账不一致问题,并将整改资料报备公司营销部,严禁发生因客户新装无电能表造成的投诉事件;严格执行电能计量资产出入库登记制度,禁止将电能表直接交由施工单位领取或保管,避免电能计量资产长期线外流转和丢失;开展拆回表计录入止度不准确及反向电量异常问题的自查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及人员责任,杜绝因估抄、漏抄、人为修改采集示数等问题造成系统录入电量与表计示数不一致而换表的问题,根据营销部下发的异常问题明细核查整改完毕,并将整改资料报备公司营销部;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办法》开展相关工作,公司营销部不定期进行核查,对执行不力的单位,将提请公司领导纳入各单位年度营销业务管理绩效考核。

2.4供货前质量监督管理

在电能计量中,智能电表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被推广应用。对于智能电表这类新型计量资产,在采购环节,首先需要确定供货常见,然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厂家现场进行质量抽检和监造。要求技术人员对厂家各个器件的组装、调试和包装出库进行重点监督管理。另外,在计量设备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详细了解各个生产环节,找出生产环节中存在的不足,然后与厂家进行沟通交流,以改善生产工艺。

2.5到货后质量监督管理

在每一批计量设备到货后,要求企业根据相关规定,选择一定数量的计量设备进行抽样检测,要求省公司进行专业检定,在检定合格后,还需要做好检定工作验收管理。根据检定规范,对于所有电能计量设备,都应该进行基本误差试验、启动试验、潜动试验以及交流电压试验等等。另外需要注意,在计量设备检验中,对于费控试验没有强制检验的要求,但是,为了保证所有计量设备在投入运行后,计量设备都能够对电费进行正常扣减,应该对所有计量设备进行费控跳合闸试验,保证所有计量设备出库后均检定合格,避免有运行质量问题的计量设备投入实际运行中,如果发现计量设备检验不合格,则应该退回生产企业,重新生产和组装。

2.6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在对计量资产进行安装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前期施工设计。对于各类计量设备,都应该对其施工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等进行严格审查,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创新,保证技术先进、施工便捷,同时还应该保证全寿命周期管理与环保节能要求的协调性。2)施工现场管理。在计量资产安装前,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同时还应该联合应用三级质量检验制度。对于关键施工工序,制定完善的施工流程,明确施工技术标准以及施工质量要求。另外,还应该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气候环境特征、施工工期等,制定施工质量隐患防范对策。3)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构建完善的计量装置安装监理过程控制档案,可采用数码档案,对施工过程中的隐蔽施工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在现场监理中,可联合应用签证管理、旁站监理、巡视监理等方式,对整个施工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施工现场文明规范,提升电能计量资产安装水平。

2.7日常运行维护管理

在智能电表、互感器等计量资产的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应用抽样检测方式,对此,可由客户中心负责落实,综合考虑计量资产的供应商、采购时间等因素进行抽样检测试验,对于所有的试验内容以及试验方法,都必须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客户中心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计量资产定期抽检计划,同时营销部负责审批计划下达,由客户中心合理安排抽检工作。

结语

电力企业对计量资产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实现电能计量资产的精益化管理,电力企业更应注重提高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水平,优化各管理环节中的方案措施,实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以先进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标准化生产为原则,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计量资产管理水平,从而确保电能计量资产管理质量与效率,为电力企业打造一支杰出、高效的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彭楚宁,叶剑斌,沈秋英.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型研究及系统实现[J].电测与仪表,2015,52(13):77-82.

[2]李伟.浅谈如何加强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