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导联ST段抬高伴其他导联ST段压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7例

/ 2

aVR导联ST段抬高伴其他导联ST段压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7例

李竹红

李竹红(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昭通657000)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7-0229-02

近年来,aVR导联被人们重新认识,无论在心血管病诊断、窦性心律的判定、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预激的旁道定位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aVR导联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无论aVR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其幅度均与病变的血管支数和梗死的面积大小有关[1]。

aVR导联ST段抬高伴广泛导联ST段压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药物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要明确此类患者的病变类型,及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血管重建治疗对患者至关重要。此文是分析aVR导联ST段抬高伴广泛导联ST段压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改变及预后情况。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45~78岁,平均61.5岁。17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心电图诊断:静息或胸痛时12导联心电图出现aVRST段抬高≥0.05mV,Ⅰ、Ⅱ、Ⅲ、avL、avF、V1~V6ST段压低≥0.1mV。ST段测量以TP段为基线。②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诊断标准为左主干血管直径狭窄≥50%,前降支、旋支、右冠血管直径狭窄≥70%。

1.2方法采用上海光电ECG-6511型12导联心电图机,对所有患者心电图特征改变、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

2结果

17例患者中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例;ST段压低总和>1.2mV者8例(47%)。行冠状动脉造影者7例(41%),均诊断为冠状动脉3支病变。预后:死亡2例(11.8%);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CI)者5例(29.4%),药物治疗者10例(58.8%)均短期内病情稳定。

3讨论

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中,伴aVR导联ST段抬高是一个强烈的预警信号,预示患者心肌梗塞面积广泛,甚至是入院30天内死亡或再梗塞的独立危险信号。许玉韵等[2]研究42例aVRST段抬高的患者中,左主干病变3例(7.1%),前降支近端病变18例(42.9%),3支病变16例(38.1%),认为胸前导联伴下壁、侧壁导联ST段普遍压低,在R波高的V4~V5ST段压低更明显,常提示左前降支次全闭塞引起左心室心内膜下缺血,aVRST段抬高有对应性成分,但也提示有多支病变。

有研究指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提示左主干及3支病变[3]:①胸痛发作时aVRST段抬高而其他导联ST段压低;②静息时胸痛患者各导联ST段压低总和>1.2mV;③下壁梗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

关于冠状动脉左主干及3支病变导致心电图改变原因的说法不一。日本学者Yamaji等[4]报道12导联心电图aVRST段抬高对诊断急性左主干闭塞有重要价值,且抬高幅度与预后有关。前降支近端的急性闭塞会导致心电图aVRST段抬高,此为室间隔基底部透壁缺血所致。因此Yamaji等推测,左主干发生急性闭塞时,同样会造成室间隔基底透壁缺血,导致aVRST段抬高。右冠状动脉室间隔穿支亦向室间隔供血,因此,急性右冠状动脉闭塞也有可能导致室间隔缺血而引起某些患者aVRST段改变。

左主干狭窄或多支血管病变伴左心功能不全者,有发生不良后果的高度危险[5],其高危特征有:高龄(>70岁)、既往心肌梗塞、血管重建治疗、ST段压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静息状态下左心室功能减低(EF<0.40)、无创检查提示有严重心肌缺血。这些患者血管重建治疗受益可能性大。因此,在临床上遇到aVRST段抬高伴广泛导联ST段压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时,要考虑到存在冠状动脉左主干或3支病变可能,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应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病变情况,及时行血管重建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杜乃立,杜瑞芝.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5,32(2):107-109.

[2]许玉韵,胡大一.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8-239.

[3]李明洲.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进展.中国医刊,1999,34:5.

[4]YamajiH,IwasakiK,KusachiS,etal.Predictionofacuteleftmaincoronaryarteryobstructionby12-leadelectrocardiography:STsegmentelevationinleadaVRwithlessSTsegmentelevationinV1.JAmCardiol,2001,38:1348-1354.

[5]颜红兵,柯元南.美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