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研究

王秀荣刘桂荣

王秀荣刘桂荣(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人民医院2514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4-0250-02

【摘要】本文通过对4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强调重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功能锻炼、安全防护、饮食指导、出院指导,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研究

【Abstract】thispaperreports41casesoffemoralneckfracturesintheelderlypatientsobservationandnursing,emphasizestheimportanceofpsychologicalnursing,basicnursing,nursing,functionalexercise,safetyprotection,dietguidance,guidance,topromoteanearlyrecoveryofpatients,reduc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hasimportantsignificance.

【Keywords】ofsenilefractureofneckoffemurnursingresearch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端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寿命延长,发病率日趋增高,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之髋周肌群退变易引起骨折。骨折后具有损伤重、病程长、卧床时间久、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等特点,因此,增加了护理难度[1]。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41例,通过精心护理,无并发症发生,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4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26例,女15例;年龄60~85岁,其中65%术前有并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手术治疗32例,单纯骨牵引治疗9例,均治愈或好转出院。

1.2临床表现老年人外伤后髋部疼痛,患肢短缩,外旋畸形,多不能行走,不能站力,确诊必须通过股骨颈正侧位X线摄片,以判断骨折类型,决定治疗方案。

1.3急救原则预防及处理休克,固定患肢,避免神经血管再度损伤,一旦怀疑骨折就不要轻易搬动,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木制夹板、木棍、树枝、硬纸板等,怀疑股骨骨折可用长夹板连同腰部及膝关节一起固定,转送医院治疗。

1.4治疗原则本组病例大多采用牵引复位后,用螺钉或钢板作内固定术,目的是缩短卧床时间,使患者可较早下床活动,对高龄患者或骨折不愈,股骨头坏死者可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2护理体会

2.1注重心理护理,树立治疗信心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缓慢,各种器官生理功能减退,体力下降,精力不足,意外的创伤使老年人不仅承受着肉体上痛苦,而且考虑是否因此致残以及给亲人增添麻烦和经济负担而忧虑,少数病人还会为生命能否延续而感到恐惧,因此护士应以同情体贴的言行给病人以温暖和安慰,并向他们耐心解释,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充分调动病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消除紧张和恐惧情绪,达到治疗目的。

2.2做好基本护理

2.2.1一般护理(1)认真做好入院宣教,帮助患者了解一般情况;(2)注意配合饮食习惯,搭配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高钙、低胆固醇饮食;(3)指导病人卧床解大小便;(4)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2.2.2口腔护理由于口腔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食物的残渣适宜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老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分泌物粘稠,极易形成口腔炎,我们要求或协助病人刷牙,增加漱口次数,保持口腔清洁。

2.2.3皮肤护理骨折卧床时间长,极易造成皮肤破损而形成褥疮,特别是伤后1~2天,由于疼痛不愿意动,使骶尾部持续受压,可在入院后数小时内发生褥疮,给患者日间2h、夜间3h翻身1次,并教其抬臀动作,经常按摩骨突处,并涂滑石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通过这些方法,24例病人无一例褥疮发生。

2.2.4饮食护理由于老年人消化系统机能减弱,卧床致肠蠕动减弱,早期(骨折后1~2周):骨折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以及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蔬菜粥、酸奶、蜂蜜水、鱼汤等。忌油腻、生冷、辛辣的食物。中期(骨折后2~4周):此期瘀血大部分吸收,饮食应予高营养补充,促进骨痂生长,在初期食谱上加以骨头汤、鸡汤等。后期开始有大量纤维骨痂生长,舒筋活络,可配以老母鸡汤、猪骨头汤、羊骨汤、炖水鱼等。

2.3注意事项(1)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2)指导病人做深呼吸运动,每天1~2次,每次10~20min,鼓励患者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叩背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同时配合床上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3)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每日用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6万U冲洗膀胱,每日更换尿袋1次,每周更换尿管1次,尿管2~4h开放1次,尿袋应放在低于病人趾骨水平,防止尿液流入膀胱,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2.4专科护理(1)骨牵引的病人,应立即准备好牵引架、牵引带等。(2)病人取仰卧位,躯干、骨盆及下肢在同一轴线上,患肢外展,呈20°~30°,患足呈中立位,防止内外旋转。(3)骨牵引病人牵引钢针孔处用75%酒精每日滴2次,防止感染,皮牵引的病人要注意局部受压情况,以防止皮肤出现水泡、破损。(4)抬高床尾10~15cm,以维持患肢的牵引力。内固定术后一般牵引2~3周,单纯牵引6~8周,牵引力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为体重的1/2~1/4。

2.5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老年骨折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锻炼原则是早期开始,循序渐进,被动和主动结合,等长和等张相,要帮助患者充分认识适时正确的功能锻炼对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促进全身神经和肌肉系统功能的恢复、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1)术后6h可在床上做些简单的活动,如上肢运动、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踝关节主动屈伸及深呼吸运动等。(2)术后第3天,患者即可进行髋、膝关节的屈伸练习,髋关节内外旋练习,屈髋<45°,以后逐渐增加屈度,但避免>90°。健侧可以做直腿抬高运动、抱膝运动,以后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及患者的全身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始康复练习。(3)术后1~2周禁止患侧下肢负重,术后经3周可部分负重,3个月内过渡到完全负重。期间继续加强患侧股四头肌渐进抗阻练习。总之,应指导患者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活动范围,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练习的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且不感到疲劳为度。行髋关节置换术1周后,帮助患者坐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2~3周时允许下床后,指导患者在有陪护下正确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非手术患者8周后可逐渐在床上坐起,双腿不能交叉盘腿,3个月后逐渐使用拐杖,患肢不负重,6个月后弃拐行走[3,4]。

3出院指导

3.1饮食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多钙食物,另外老年人应多吃松软易消化、高蛋白、高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高锌、高铜、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老年人骨质疏松,可口服维生素D和钙剂。

3.2手术后特殊指导(1)避免长时间站和坐。(2)避免用浴缸洗澡,改用淋浴。(3)避免术后初期长途旅行。(4)避免下蹲、弯腰,排便时用坐便器。(5)身体有其他部位感染,或需做任何大小手术(包括牙科)时,应告诉医生曾经行髋关节置换术。(6)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3.3功能锻炼向患者和家属讲清功能锻炼的作用和骨折愈合的时间,鼓励患者把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结合起来,要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

4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大部分因为突如其来的受伤,活动受限而失去独立性,缺乏对疾病的认识,而感到焦虑不安。因此术前要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介绍同种病种的成功病例,使患者获得安慰,增强信心。术后应予全面细致的护理,注重每个细节,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各个管道、切口敷料等,积极预防各大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由于老年人行动不方便,对功能锻炼的认识不足,因此要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通过上述护理方法,本院4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增进了护患关系,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王秀梅,高飞,刘新玲.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中国疗养医学,2009,18(7):610-611.

[2]贺爱兰,张明学.骨科分册——实用专科护士丛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郭桂芳,姚兰.外科护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43-345.

[4]顾沛.外科护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