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人工气道护理干预

龚蕾蕾

龚蕾蕾(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江苏徐州221006)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316-02

通过口腔或鼻腔直接在上呼吸道植入导管形成的气道,称为人工气道。人工气道一方面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另一方面也是连接患者和呼吸机的重要桥梁。人工气道建立后,护理不当易造成并发症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人工气道的护理干预是重症监护的重要环节。

1.体位管理

适当的体位对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减少疲劳等均有良好的作用。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机械通气患者在无禁忌的情况下床头抬高30-45°,这样有利于减少胃内容物潴留,从而减少反流误吸。另一方面对减少VAP的发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临床上考虑到摩擦部位皮肤损伤及部分患者需开放股静脉通道和放置股动脉导管,床头过高会导致穿刺部位出血和导管折弯等问题,导致临床依从性较差。因此,床头是否抬高,需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评估并权衡利弊进行决策,但除非有特殊禁忌,人工气道患者床头抬高均应30-45°。

2.加强口腔鼻腔的基础护理

患者的口腔和咽喉部的分泌物,是进入下呼吸道重要的污染源,所以口腔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鼻腔2次/天,必要时用双氧水或甲硝唑冲洗,预防厌氧菌感染。认真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变化,及时发现口腔霉菌感染,并定期作细菌培养,提示有无细菌感染。对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难以用棉球进行口腔擦拭,可选择口腔冲洗。

3.湿化气道

人工气道建立后失去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湿、加温作用,吸入气体直接进入气管,使呼吸道水分蒸发较正常状态明显增多,如不给于充分湿化,使呼吸道干燥,纤毛运动减弱,导致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排出。因此充分的湿化气道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几率[1]。常规方法是吸入5ml湿化液注入或持续滴入气管内。由于持续保持气道湿润作用不明显,气管内导管处易形成造成气道堵塞的痰栓,导致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呼吸道感染症状明显增多。短时间内湿化过度,可导致咳嗽频率增加,呼吸急促,可能诱发肺水肿。而吸痰后再注入湿化液易引起呛咳,减弱了湿化效果,使气道黏膜损伤和肺部感染的几率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工作量。有条件应用人工鼻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人工鼻可以达到理想的加温湿化效果,并具有过滤功能,但是人工鼻价钱较贵而且每天都需要更换1次,增加了医疗费用,目前尚难推广。

微泵持续气道湿化,微量注射泵对输液多少、速度、时间都可以有效控制。其定时精确,流速稳定,便于移动。有以下优点:能较均匀地缓慢持续滴入,速度稳定,易控制;对气道的刺激小,能有效地避免刺激性咳患嗽;因为流速较易控制,对切口周围纱布影响小,有利于患者切口的愈合,且可加入敏感的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能有效地降低痰液黏稠度,有利于痰液的吸出,减少了吸痰次数和时间,避免了因多次吸引而导致的血氧饱和度下降、黏膜损伤出血等症状,降低了并发症;操作简捷,安全有效,可保证24h持续湿化不间断。有研究表明微泵持续气道湿化法较间断湿化法肺部感染率,痰液堵塞发生率,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气道出血率均有明显改善。国外有人报道0.9%氯化钠可能致使痰液转移至肺部[2],因此取消了吸痰前滴注生理盐水。湿化液温度则应控制在32~37℃,每日约200~220ml,速度控制在4-6ml/h[3]。但用输液泵持续湿化的方法也可能会有湿化不够和过度湿化的缺点,还要及时评估湿化效果,根据湿化效果调节湿化液推注速度和更换湿化液。

4.吸痰护理

人工气道内吸痰是人工气道护理的一项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操作之一。其目的是利用负压作用,经吸痰管将气管内的痰液和误吸物吸出.以保持气道的通畅。如果吸痰方法不当可造成诸多不良后果[4]:如低氧血症、气道黏膜损伤、肺不张、支气管痉挛、感染、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心律失常、人工气道阻塞等。

4.1吸痰管的选用:根据气管导管的内径大小选用吸痰管,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管直径的1/2[5],若吸痰管过粗,产生的吸引负压过大,可造成肺内负压,而使肺泡陷闭;若吸痰管过细,则吸痰不畅。理想的吸痰管是透明、软硬度、长度中。

4.2吸痰时机:长期频繁吸痰易导致呼吸道溃疡出血和黏膜损伤,增加呼吸道感染,以往常规2小时吸痰一次,目前认为吸痰间隔时间应视病情而定,采用非定时即适时吸痰技术可以减少定时吸痰的并发症。

4.3吸痰方法:吸痰前向患者说明吸痰的重要性及必要,以取得配合。吸痰时动作要轻柔、迅速,边旋转边吸引,先吸尽口腔分泌物再吸气管深处分泌物。

4.4吸痰的注意事项: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情况。应尽可能缩短吸痰时间,可由2人共同完成吸痰操作。有临床实践者认为[6],按需吸痰比定时吸痰更有效,一方面可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因为有些患者的痰液比较少,定时吸痰会对患者带来很大的刺激.并造成不能耐受而吐管对抗治疗;另一方面,痰量多的患者有时每隔分钟就需吸痰.如一味拘泥于定时吸痰,则不能及时彻底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贻误病情导致并发症发生。应废弃过去护理此类患者常规1~2h吸痰1次的做法.只有当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确须吸痰时才实施吸痰。缺氧是气管内吸痰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防止气管内吸痰引起的缺氧,吸痰前给予高度氧2~3min。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反复吸引不超过2次[7]。提倡一次性吸引,吸引管进入气管的次数以不超过3次为好,否则不能保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

5.心理疏导

由于使用人工气道,病人不能通过语言沟通,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等情绪,特别是清醒病人呼吸困难时,病人更加感到痛苦绝望,故应主动亲近病人,耐心细致与其交谈,随时准备提供病人所需要的帮助。机械通气患者常被放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有环境生疏和交流障碍,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不安全感,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尽快熟悉环境,鼓励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蓝惠兰,李需球,覃铁和,等.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湿化的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569.

[2]陈嘉,曲冬梅.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J].吉林医学,2007,28(8):978.

[3]缪争.气管切开患者适时吸痰的临床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37.

[4]刘晓伟,刘志.吸痰导致机械通气患者肺泡萎陷的原因和对策[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3(4):1791-1794.

[5]王辰.呼吸治疗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7-91,104.

[6]梁雪影.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机的探讨及护理[J].华夏医学,2004,5(17):712.

[7]刘虹.如何减轻人工气道吸痰时的不良反应[J].实用临床医学,2005,4(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