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市政工程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技术探究

杨金全王东柱

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650217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也越来越注重节能和环保。本文围绕市政工程管理中环保型施工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市政工程环保型施工的重要性,论述了市政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污染情况,提出了市政工程管理中环保型施工的建议和措施,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环保、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1引言

市政建设工程在国家及城市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同时也给民众提供了实际的便利。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区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节能和生态环保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其中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受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推崇,本文结合自身经验,谈一下在市政工程管理中有关环保型施工工艺和技术的看法,希望给同行们一些思路和启发。

2市政工程环保型施工的重要性

首先,对于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来说,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同时也是城市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因此这类工程建设项目不同于其他普通的工程项目,对于施工过程中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采用环保型施工工艺和技术更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其次,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采用节能环保的施工工艺技术是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相对于传统施工技术,环保技术体现着更多的技术先进力,不仅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为民众带来便利,同时在建筑市场中也有更多的竞争力,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采用环保型施工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3市政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环保问题

(1)粉尘污染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粉尘污染环境的情况。粉尘氛围落尘和飘尘两大类,其中落尘的颗粒度较大,粒径约在10微米左右,能够较快地降落到地面,因此这种粉尘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小。而另外一种飘尘的颗粒度较小,粒径通常小于10微米,因此降落速度较慢,往往会在周围的空气中长时间停留。在工程施工现场,粉尘浓度往往较大,尤其是落尘,通过生物的呼吸道吸入、消化道吞入或者皮肤直接接触等途径对周围的生物机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施工人员如果长期处于高浓度粉尘污染物的环境下,会引发多种疾病,比如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症、冠心病、高血压等等,是一类对人体危害十分严重的污染物。

(2)噪声污染

噪音污染是另一类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不同施工工序,涉及到各种不同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而这些设备和方法难免会出现一些噪音。比如基础工程中的土方爆破、沟道挖掘、打夯;主体工程中的吊装构件、混凝土搅拌;施工现场的物料频繁运输、各种敲打、切割、撞击的声音等等,这些都会是噪音的产生来源。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不仅会对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造成身体的危害,如引起心理烦躁、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听力下降等等不适或疾病;同时对于周围的居民也会带来各种困扰,如白天工作受到噪音的干扰,精力集中度下降、夜间睡眠被打扰,造成身体的疲劳等等。

(3)废水污染

市政工程项目的废水污染主要是粉尘或物料通过雨水冲刷进入周围水体环境,从而使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增加,地表水质受到污染。在施工过程中,路面的水污染物主要与降水的频率和时长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夏天雨季如果施工现场建筑物料裸露,极容易在降雨过程中随地表径流被带走,对周围的水体和地表环境造成污染。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由于自身故障或者操作失误导致的油泄露或溢出、装油的包装废弃物、洗涤的油污水等等也会造成水体环境的污染。如果施工区的一些沥青、油料或者化学品等保管不当,则很容易随雨水被冲刷进周围的水体环境,造成较严重的污染。

(4)建筑垃圾污染

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中,会用到很多的材料,因此在施工现场往往会出现作废或残余的一些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占用土地,同时对周围环境也极易造成污染。比如,一些建筑材料在堆放的过程中,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分解,产生有害的气体,像石膏废料极容易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硫化氢、废纸板在厌氧条件下溶出单宁酸,分解后会产生挥发性的有机酸,这些废气给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另外,建筑垃圾在堆放或者填埋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发酵或者受到雨水的浸泡冲刷,很容易污染到周围的水环境。

4市政工程环保型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1)粉尘的控制

首先要对施工部门及人员进行粉尘污染的相关教育,使施工队伍能够意识到粉尘的危害,进而在施工环节当中严格作业,尽量减少粉尘污染情况的发生。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监督施工人员佩戴好劳保用品或防御性装备,如防尘口罩、护目镜、呼吸器等用具,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第三,施工部门及人员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施工的工序或操作方法,尤其是对一些容易产生粉尘的工序进行操作上的改进,同时加强环境的管理。比如:施工管理者应当严格监督施工人员的相关施工操作,在水泥的运输环节,应采用防护的斗篷或遮盖毡布对物料进行遮蔽,同时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限速,减少在运输途中运输车辆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粉尘污染;在水泥装卸的环节应采用多人合作的形式,注意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水泥粉尘的飞扬;对施工场地、堆放散料的区域进行洒水或者雾化处理,减少粉尘的产生。

(2)噪声的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噪声污染问题主要参考国家规定的施工现场噪声标准。首先,施工部门及人员要对于施工的设备进行改进,如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来减少噪声的产生,像液压打桩机可以有利的降低噪声级别;将空气动力机械设备上安装弹性支座或者专业的消声器等。其次,施工部门及人员要对于施工的工艺进行优化,如采用声音比较小的钻孔灌桩法或者振动打桩法、采用焊接的形式来代替铆接的形式等。第三,对于产生噪音的施工工序或施工设备要限制施工和使用的时间,同时这些施工工序应安排在白天工段,避免对周围居民的休息造成不利影响。第四,在产生噪音的施工环节应设置临时的隔声装备,如隔声板、隔声罩等等,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

(3)废水的控制

首先要做好现场施工环节的监督,对于一些搅拌施工作业,要设置沉淀池先将污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再进行排放或二次利用。如果含有大量的泥沙或者悬浮物,应采用多级沉降系统,进一步提升沉降效果,之后再进行排放。其次,对于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有毒物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要设置专门的贮存池,同时采用隔水层设计和防渗漏设计。第三,对于一些洗涤油水或者机修废水应经过处理后在进行排放,如设置油水分离器,在水中的油浓度达到标准之下在进行利用或排放。第四,为了有效保护地下水环境,施工过程中要采用边坡防护技术来进行隔水。

(4)建筑垃圾的控制

首先要对建筑固体废弃物进行减量使用,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条件下通过合理下料技术来减少材料的浪费,节省成本,降低废弃物的污染。其次,要充分利用落地砂浆、混凝土等材料。第三,尽量减少材料的现场切割,尽量采用工厂化生产的建筑构件进行施工。

5结语

在市政工程管理中,从各个环节来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控制,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实现工程建设和环境协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市政工程管理中环保型施工的应用浅谈,刘建照,《建材与装饰》,2015(50)

[2]环保型施工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黄志芳,《河南科技》,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