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正畸患者龈沟液中EA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成年正畸患者龈沟液中EA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张彊弢张丹

(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3)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牙周状态下成年正畸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中EA的情况,研究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与牙周组织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对牙周状况评估的早期价值。方法:运用底物法对慢性龈炎组(8名)、慢性牙周炎组(8名)的成年正畸患者龈沟液中EA的活性进行监测。监测患者龈沟液中牙周临床指标:BOP、PLI、BI、PD、AL.结果:慢性牙周炎组各时间点BOP(+)百分比、BI分别与相应时间点慢性龈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牙周炎组各时间点的龈沟液EA活性明显高于慢性牙龈炎组。结论:(1)慢性牙周炎组弹性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慢性牙龈炎组。(2)龈沟液弹性蛋白酶活性可较敏感的早期反映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周状况变化,可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正畸;牙周病;弹性蛋白酶;龈沟液

【中图分类号】R7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127-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成年患者寻求正畸治疗。其中大多数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1]。牙周病的发展是一个活动期和静止期交替出现的过程。对于牙周病活动期,临床上还没有理想的、客观的判断指标,目前常用的牙周临床指标包括:PLI、BI、BOP、PD、AL、松动度、X线检查等。牙周临床指标量化程度较差、主观性强、重复性差。龈沟液成分分析及生化指标是反映牙周组织活动的窗口[2,3],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EA)浓度与牙龈指数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记录不同牙周状况正畸患者的临床指标、龈沟液中EA活性,研究EA在正畸前后的动态变化以及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动态监测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活动状态和未来的可能变化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遵义医学院正畸科的错颌畸形患者中挑选符合条件患者24名,分为两组,慢性牙龈炎组(CG)(其中男性2例,女性6例)、慢性牙周炎组(CP)(其中男性4例,女性4例)。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周岁以上;(2)全身健康,没有系统性疾病;(3)女性未妊娠,未用服避孕药,且不在月经期;(4)不吸烟;(5)3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6个月内未进行过牙周治疗。(6)慢性龈炎组患者应满足全口无PD≥4mm或CAL>1mm的位点,而BOP(+)位点比例>40%;

1.2样本选择

全口四颗第一磨牙作为样本牙,龈沟液取样的位点为样本牙的近中颊侧。

1.3龈沟液取样

滤纸法。去除取样牙上的菌斑、牙石、软垢,吹干牙面,棉卷隔湿干燥。将滤纸条轻轻插入样本牙的近中颊侧,遇轻微阻力为止,滤纸条在牙周袋停留30S后取出,放置于高温高压消毒后的EP管中,-20℃冰箱保存。

1.4EA的检测

底物法。将龈沟液样本从-20℃冰箱取出,解冻,加入1.5mlPBS缓冲液室温下震荡1h,离心1Omin,提取上清液,称M4765(Sigma)适量,再加入PBS配成lmM的底物工作液。取15μl样本,加入96孔酶标板上。在所有样本及对照孔中各加入lOOμl底物工作液,37℃温箱孵育2.5h后在微板读数仪于405nm波长下测EA活性(EAa)。

1.5统计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矫正开始前后牙周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2.结果

2.1戴用固定矫治器前后临床指标的情况

慢性牙龈炎组,牙周基础治疗后,PLI、BOP、BI、PD均较之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一个月后,PLI、BOP、PD、BI都显著增高(P<0.05)。矫治三个月时,BOP、PD、BI、PLI进一步增高,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矫治六个月后,BI、PD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I、B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未出现附着丧失。见表1。

慢性牙周炎组:牙周基础治疗后,PLI、BOP、BI、PD、AL均较之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一个月后,PLI、BOP、BI、PD、AL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三个月后,BI、PLI、BOP、PD、AL进一步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六个月后,PLI、BOP、BI、PD、AL均较T3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的活性

慢性牙龈炎组T0与T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一个月后,EA活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三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六个月后,EA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慢性牙周炎组T1较T0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一个月后,EA的活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三个月后,EA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六个月后,EA的活性较矫治三个月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牙周炎组T1较T0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一个月后,EA的活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三个月后,EA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六个月后,EA的活性较矫治三个月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时间点,慢性牙周炎组的EA活性明显高于慢性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牙周炎组矫治前和矫治后BOP(+)百分比、BI分别与对应时间点慢性龈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牙周炎组EA活性是慢性牙龈炎组的十倍以上,敏感性极高,在临床指标发生变化之前,龈沟液EA的水平已出现显著的提高。

综上所述,检测牙周临床指标以判断牙周状况具有主观性,不准确性、滞后性,而检测龈沟液EA活性则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客观性强等特点,是较为理想的监测牙周状态的可靠指标。

【参考文献】

[1]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导小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EleyBM,CoxSW.JClinperiodontal,1996,23(7):681-692

[3]JanoffA:Elastaseintissueinjury.AnnuRevMed,1985,36(4):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