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梁式转换层建筑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浅谈梁式转换层建筑施工技术

王小东程玮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宁波市315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成为民用建筑的主流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当中,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的逐步提高,梁式转换层成为了高层建筑具备多种使用功能特点的关键结构,使高层建筑的功能更加丰富,具有综合性,性价比极高。但该项施工技术一直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与建筑质量直接挂钩,因此,应把握梁式转换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科学施工,提高工程建造质量,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转换层及梁式转换层概述

1.1转换层概述

转换层是指构件所在的楼层,在综合性建筑工程中,用于空间转变的重要结构层,而相关的梁式转换层是在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转换层结构,这种建筑结构进行转换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建筑多功能的需要,通过对原有的建筑结构进行构件转换,有效的疏通上下的自然通道,在相关的轴线布局时,可以形成有利的自然缓冲地带,因为整个建筑的构造,受力并不是均匀的,下部的结构中受力相对较大,上部的结构中受力较小,因此,为了平衡这种受力不均的现象,应当根据的具体情况,设置结构转换件,使下部柱网要密集一些、墙要多,上部柱网要稀疏、墙要少。确保转换层起到良好的作用。

1.2梁式转换层概述

通常情况下建筑下部结构受力较多,上部则与之相反,对其进行布置及设计时需要适当增加下部墙的数量并且提高其柱网密度,上部可酌情对其进行减少。建筑功能要求与常规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矛盾,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需要设置相应的结构形式完成转换,实现自然的过渡。上下层结构类型的转换、柱网和轴线的调整、结构轴线位置与转换结构形式的同时调整为转换层的三种主要转换类型,第一种在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中应用较多,能够使上部剪力墙变为下部框架,为建筑内部自由空间的预留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种无需对转换层的上下结构形式做过多调整,施工人员可以按照转换层对下层柱距进行调整,产生较大柱网,其在下层为外框筒的建筑中应用较多,能够使入口变得更大;第三种需要根据转换层轴线将上部剪力墙结构进行错开,产生一种不对齐的上下结构。

2梁式转换层建筑施工技术

2.1模板及支架方面的施工技术

(1)采用梁式转换层施工时模板和支架使用

在进行梁式转换层施工时,其中比较难的施工工序就是如何进行模板的支模和支架的使用,这也是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首先,如果在支模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斜撑。斜撑在支模过程中需要把支撑杆件按照45°的角度进行排列,支撑杆件的距离应当保持在1m左右。插入梁体下部的支撑杆件应当保证能够与底部模板上方的钢楞密切配合,共同受力,保证施工中不会因为模板的松动而跑模,梁柱斜撑的支架也应当尽量与下部支立的支架进行配合,保持一致。如果两部分支架不能够同时进行施工,就应当保证这些支架在钢筋骨架绑扎完毕之前全部准备和铺设完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下方的斜撑支架和排架的支架能够共同承担浇筑混凝土时上部结构传来的压力,提高支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2)采用梁式转换层支架立杆和扫地杆设置

在立杆支立的时候,应当注意上部结构与梁柱底部的内外钢楞进行合理连接,这样能够形成双扣件。双扣件的受力性能是很好的,用来当作支撑也能够保证其稳定性,此外双扣件也能够保证支架的防滑性能,使得模板不会在浇筑过程中滑动而跑模。立杆的下部应当安插在楼板的垫块上面,扫地杆应当安插在梁柱的排架上面。中间部位应当安插两条横杆保证斜杆的稳定性。在纵向还应当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作用是把梁下的排架与已经支立好的满堂支架紧紧联系起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受力性能。

2.2梁式转换层钢筋施工技术

对建筑进行施工时,梁式转换层方面的施工工作需要消耗较多的钢筋,其型号众多,截面较大,梁上下两方面的钢筋布置复杂程度较高,下料、放样、钢筋绑扎和连接等方面的施工水平对梁式转换层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保证钢筋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在施工中一定要对钢筋进行科学排序,确保钢筋布局合理,避免钢筋出现拥挤问题。施工前进行计算,明确钢筋的数量和位置,组织专业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实地考察,设计切实可行的建造方案,对工程中的难点集中进行处理,确定应急方案[3]。通过适宜的技术进行准确下料及翻样,对此部分作业及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影响:翻样开始前,应对设计意图进行透彻理解,切实落实相关说明及设计文件审核方面的工作,了解相应的规范要求;对大梁主筋进行转换时,需要严若红避免出现锚固问题;梁上方主筋接头应布设于跨中三分之一位置,下部需要布设于邻近支座三分之一位置,主筋下料时需要调整所有钢筋接头,使主筋焊接接头错开;严格遵照相应的顺序完成编号工作。另外,不同位置钢筋受力具有一定差异,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受力、作业难度、成本等方面的情况对连接方式进行选择:首先,最关键的受力结构为主筋,此部分应以最可靠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冷挤压等;其次,通过电渣压力焊方式完成转换层柱钢筋和剪力墙竖向分布筋的连接工作;再次,通过闪光焊接方式对主梁腰筋、箍筋及板钢筋、主筋等方面进行连接;最后,通过绑扎方式对受力不大的位置进行连接。

2.3梁式转换层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使用范围是比较广的,尤其是浇筑作业,在整个工程量中,占比较大,因此在整个工程的安排中,要确保工程合理预期完成,就应当合理安排好梁式转换层混凝土浇筑进程,掌握好各个环节的协调时间。另外,还要熟练使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提高浇筑施工技术,在同样的时间规划下,保证浇筑质量。

(1)混凝土浇筑时间

建筑施工中,对于混凝土的时间有特别的要求,例如,浇筑时间适合在夜间进行的,就不应当安排在白天,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制定施工方案时,应当优先考虑这一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混凝土在浇筑时连续而不间断,同时对浇筑施工时,要合理分工,明确责任,提高混凝土的浇筑效率,节约混凝土浇筑时间。

(2)混凝土振捣

在整个梁式转换层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中,混凝土的振捣是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在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凝固前,应立即进行振捣工作,在振捣过程中,注意振捣均匀,科学合理进行,避免出现气泡,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因此,在振捣时,应选择合理的振捣方式进行,比如,使用专业的混凝土振动棒,并进行后续人工作业,相互配合进行。另外,器材要坚持快速插缓慢拨原则,直到振动出泛浆,振捣插入位置也较为关键,要做好测量。在一些区域,由于钢筋比较密集,不容易捣实,这时需要人工用钢扦插入,通过人工的方式,达到合理的施工效果。

(3)浇筑楼板

在梁式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按照构件的要求,用形式振动设备浇筑楼板,在施工时,保证浇筑方向的垂直,保证整个浇筑工程的整体、规范,从而确保整个浇筑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高层建筑本身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需要满足人们日常的居住和其他使用功能的需求,因此需要建造转换层来满足高层建筑的需要。建造转换层必须经过专业的设计,对其传力路径、受力性能、抗震性能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做好前期的受力工作,防止高层建筑薄弱层的出现。在梁式转换层的技术施工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构件特点结合实际的施工要求,合理利用施工技术方式,有效保证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的模板施工、钢筋施工的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梁式转换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探索[J].叶永红.四川水泥.2016(07)

[2]探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J].郑玉波.居业.2017(04)

[3]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分析[J].张敏.住宅与房地产.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