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逐阴散治疗急性肌筋膜炎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何氏逐阴散治疗急性肌筋膜炎疗效分析

李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610031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肌筋膜炎应用何氏逐阴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到我院治疗急性肌筋膜炎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为30例。观察并记录急性肌筋膜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何氏逐阴散治疗急性肌筋膜炎,实验组患者病灶处疼痛得以缓解,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时间较短(P<0.05)。结论:何氏逐阴散治疗急性肌筋膜炎治疗效果较好,应用方便、安全且无毒副作用,患者治疗费用较低,应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何氏逐阴散;急性肌筋膜炎;疗效

急性肌筋膜炎又称为急性肌纤维炎。主要是因外伤、风寒、劳损等导致肌肉筋膜超负荷或受损而产生的非炎性疼痛综合征。常以持续广泛僵硬、酸胀、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8月到我院治疗急性肌筋膜炎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为30例。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15-55岁,病程1-7天。对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药物+按摩治疗急性肌筋膜炎,给予患者舒筋活血片(生产厂家:三门峡广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Z41020731),每日3次,每次1.5g。实验组采用何氏逐阴散予以治疗。

1.3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评定方法[1]。痊愈:颈肩背部酸痛沉重僵硬感觉消失,活动自如,无明显阳性体征。显效:颈肩背部症状基本消失,但活动或者劳累后稍有不适,无明显阳性体征。有效:颈肩背部症状体征仍然存在,但较治疗前有改善。无效:颈肩背部症状体征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治愈率=(痊愈+显效+有效)×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实验组与参照组临床治疗急性肌筋膜炎效果行X2检验,其结果以(n%)形式表示,比较结果差异性高(P<0.05),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分析实验组及参照组肌筋膜炎治疗效果,两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痊愈、显效及有效比例均高于参照组(见表1),可见,采用何氏逐阴散在急性肌筋膜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较高。

表1:2组急性肌筋膜炎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典型病历

李某,女,34岁,于2015年5月11日就诊,患者因“右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2-天”。患者自诉2天前劳累后出现右颈肩部疼痛,活动不利,曾自行外贴膏治疗无效,为求进一步治疗,现来就诊。查体示:右肩颈肩部压叩痛,触及硬结、条索状筋结,左右旋转、侧屈及后伸活动时疼痛加重,椎间孔挤压试验(+),活动功能受限。DR检查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正位象见颈椎轻度旋转。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血沉正常。诊断为急性肌筋膜炎。给予外敷何氏逐阴散,每日1次,3天痊愈出院。

4讨论

急性肌筋膜炎又称为急性肌纤维炎。主要是因外伤、风寒、劳损等导致肌肉筋膜超负荷或受损而产生的非炎性疼痛综合征。颈肩背部为好发部位之一,常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组织受累。以持续广泛僵硬、酸胀、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是以颈肩背部肌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水肿、渗出,久之则粘连及纤维性变。

何氏逐阴散(草乌15g、官桂12g、陈皮15g、当归12g、白芷12g、赤芍12g、郁金9g、紫荆皮12g、川芎12g等)外敷患处,每天1次,3次为1疗程。

本病属“痹症”范畴,治宜活血化瘀、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何氏骨科为四川中医骨科三大流派之一,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治疗重视整体,更重视局部”何氏骨科理论,外敷何氏逐阴散,迅速止痛,这体现了何氏骨科“骨病药物治疗为主”的理论特色。中药外敷,经皮肤渗透至肌肉关节,使药物直达病所,具有见效快,简便易行,毒副反应少的特点。何氏逐阴散药物组成中,草乌温经散寒止痛、祛风胜湿,官桂、陈皮散寒理气止痛,当归、川芎活血散瘀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止痛,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活肿,郁金行气解郁、活血止痛,紫荆皮活血通络、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搜风剔寒、通阳宣痹、活血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草乌、当归、白芷、郁金有明显的镇痛、消炎作用,官桂、陈皮、赤芍有镇静、降温作用,川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紫荆皮有解毒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外敷何氏逐阴散疗效确切,见效快,安全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治疗费用低,易于广大患者接受,适合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