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与养护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与养护技术

朱胜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引言

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我国人民开始寻找各种途径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想要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就需要从环境建设开始入手,园林工程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延伸,它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符号和居民精神生活水平,所以做好园林工程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精神面貌。园林工程是一项艰巨而又耗时较长的工程,对各种专业都有所涉猎,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园林工程的技术管理措施和后期养护水平,才能保证园林工程有效提升城市整体印象。

1现代园林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管理问题

1.1园林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

在园林施工工艺之中,最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便是法律法规,其不仅起到了依据作用,同时也是保证园林施工质量的一个措施,对于规范并提高施工工艺与其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截止当下,我国对于园林建设的相关产业并没有一个完善的措施,并不能为园林的施工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因为我国有关于园林的的法律法规起步的较晚,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园林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处于建设阶段,这也导致了我国的技术水平并不达标。第二,则是因为我国还处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时期,法律法规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且法律法规的技术与体系标准并不能满足当前园林建设行业的发展速度,导致了有很多的法律法规与技术都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园林建设了。

1.2园林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和内容扩充速度不断加快

因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发展,这给予了园林建筑行业一个较大的发展平台,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园林行业打破了行业之间的壁垒,导致园林建筑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变化,这对于园林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因园林建设行业的发展过于迅速,导致了其相关的行业发展速度要远远落后于园林建设行业,管理制度也是如此。而管理制度的落后,也严重影响了园林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1.3建设用地紧张限制了园林建筑行业的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人口便飞速的增长着。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我国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也逐年递增。因此,城市的用地情况正处于紧张状态,很难在城市之中找到园林建设所使用的地方。虽然近年来颁布的指令以将这种情况加以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园林用地的需求,导致园林建设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林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分析

2.1高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

园林设计由于需要考虑现代生活需要,因此不少园林工程会选择建设人工湖或人工溪流。这样的话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应用到高边坡防护技术。高边坡防护工艺主要包括砌体防护及植物防护这两种。砌体防护主要是为了加强边坡强度,具体操作为使用砖石材料等在边坡周围进行施工。植物防护则需要以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与实际情况作基准,采用在高边坡周围种植植物的形式,来对水土进行保持,从而实现增强土层强度的效果。

2.2雨水回收技术的应用

随着节能减排事业的不断推进,园林工程施工也要注意做到节能环保及资源的高效运用,而雨水回收技术则是园林工程施工工艺中合理利用资源的典型。该技术利用专门的雨水回收设施来对雨、雪进行采集处理,处理之后可将其进行重复利用,例如用来浇灌花草树木等。通过科学应用雨水回收技术,可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2.3膨胀止水胶技术的应用

膨胀止水胶技术则是通过在管道、结构缝等位置应用膨胀止水胶来完成渗漏施工,从而实现双重的密封止水效果。膨胀止水胶由于一旦遇到水就会出现自然膨胀,随后变成相应的膏状体后来达到预期的填充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膨胀止水胶的主要成分为是聚氨酯类化学添加剂,只要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对该技术进行合理利用就可以起到很不错的防水作用。

2.4防渗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应用的最多的方法有两种,即防渗墙技术和灌浆技术。灌浆技术的使用则可以有效处理粘性尘土及泥层淤泥,灌浆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其专业性与稳定性较强,并且在园林工程中的防渗效果也能够让人满意。防渗墙技术则是采用人工钻孔的方式将防渗材料注入混凝土项目中,进而形成连续的墙体。该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操作性较强、工程成本低廉,因此与灌浆技术相比,防渗墙技术在实际施工工艺中的优势要更为明显。

2.5新铺地技术的应用

园林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就是园林道路的铺设。为了保证所铺道路具备较高质量且能满足实际的安全使用,那么园林工程施工单位务必要保证其选择的铺地技术具备相应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在铺地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先对场地进行处理,保证场地的平整、整洁,同时还要基层开挖的相关操作。当然为了保证水平高度及坡度的准确性,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循设计图纸来进行规范施工。铺地施工时,施工单位可以考虑选用混凝土路面新技术中的真空吸水工艺,通过运行该工艺可以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技术要求。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可以通过改进应用技术来大大缩短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从而帮助提升施工效率。不管怎样,施工单位在选择铺地技术时一定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并做好排水部分的施工,以保证完工后铺设完成的路面无积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用的铺地技术是最佳的。

3园林养护管理工作提升措施

3.1园林植被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在移植树种成活之后,园林工人要对植物树苗进行定期施肥、除草、除害虫。通常会使用肥质较淡的肥料,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改变施肥量;在施肥之前,要先进行除草、除害工作,以防治为主,配合少量的药物毒杀。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园工能熟练地掌握病虫害出现的规律,尽早防治。

3.2土壤排水管理

要避免土壤的含水量过多的现象,以免影响植被的生长,甚至造成大量植物死亡。不同的品种、生长年龄、生长条件会造成植物抵抗水涝能力的不同。为有效地排出水涝,地表坡度应控制为0.1%~0.3%,不留坑洼死角;或者在大雨过后抢排积水;也可通过采用地下排水管线排涝。

3.3灌溉管理

任何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土壤、水分和空气,大部分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都由根部从地下土壤吸取,地下土壤无法满足需求时,便需要外来灌溉提供水分需求,灌溉主要是由植物叶片里吸收水分或者渗透压的大小来决定的,所以依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喷水灌溉或者其他灌溉方式,例如,小苗、灌木因自身需求要先于针叶树灌溉。

3.4植被修剪

植被修剪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能够保证植物生长的正常发育,而且能保持园林的整体美观,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对植物进行定期的修剪,与园林设计的意图相协调,能体现城市环境的整体和谐与美观。

3.5制定相应的养护工作指导书,实施科学的管理

园林绿化养护的中心工作是植物的养护工作。在养护中,一方面要求按照各种植物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护,同时还要做好整体上的协调工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就应该收集信息,归纳总结常规的园林植物的养护技术,并根据其特点制定一些养护工作指导书,实施科学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根据具体的养护项目按植物品种、季节特点、养护标准进行编制指导书。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3.6建设专业养护队伍,配备专业养护机械

随着城市景观的提升,城市绿化面积逐年增加,而养护力量不足,队伍不专业,养护设备落后等问题也衍生出来。养护队伍中的主要劳动力多数是未经过培训的农民工,他们流动性大,专业技能差,对植物生长、修剪、病虫害防治并不精通,更不擅长从长期营造景观的角度去养护。而养护中常用的水车、草坪机、水泵、油锯、绿篱修剪机、割灌机是必不可少的,与国外分门别类的、更人性化的机械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所以,如果要提高养护水平,加强技术培训,增加硬件投入也是必要的。

结束语

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相对应的计划。在当前,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要求下,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对优化城市环境极为必要。要坚持园林施工同园林养护管理的一致重要性,并加强对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的监督力度,以确保园林事业能够快速地发展,但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存在着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更加坚持不懈地观察和努力,更好完成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段永良.园林绿化的施工及养护管理[J].江西建材,2016,36(11):56-58.

[2]李祖锋.试析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与后期养护[J].花卉,2016,32(9):18.

[3]罗伟.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16,17(22):45-48.

[4]邓春敏.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浅议[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S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