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0
/ 2

朗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王玲

(亳州八中,安徽亳州236800)

课题基金:谯城区教育科学微课题(2018qcwkt006)阶段成果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其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遵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指导前提下,主要探索和研究朗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性运用的意义,总结出: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朗读教学能够扎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朗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口语能力,以至于语文教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能够为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改革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朗读教学法;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研究

一、引言

在百度中对于朗读的定义是能够将内容清清楚楚地高声读诵。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对于朗读的定义完全局限在表层意思,不能够将其本质含义体现出来。如果仅仅将朗读理解为大声清楚地读出来,那么朗读将变成为简单机械的动作,毫无技巧和方法可言。朗读的含义绝不仅仅是大声地读出文字内容,它是一种创造语言的过程。在朗读过程中包含了朗诵和诵读等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当下对于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学生的语文朗读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即学生能够利用普通话将文字内容正确、流利地读出来,并且对于一些有情景的文字内容,还应当富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的总体要求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朗读教学法在语文学科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朗读教学法一定不是仅仅局限于将文章内容大声读出来,而是应该做到一下三点要求,第一点是在朗读文章内容时应当全程使用普通话,咬字准确,发音无误,能够让听者清楚地理解你所朗读的内容,这也是做基本的朗读要求;第二点是应当掌握适当的朗读技巧,根据内容情景调整朗读的语速和节奏,抑扬顿挫,以至于让倾听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字中所隐含的情景;最后一点是朗读者应当根据文章内容融入自己对文章的感受而表现出的情感,吸引听者。

二、朗读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朗读教学法就是在语文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朗读进行教学,而朗读教学的真正含义应当是对话和想象,即朗读教学法既是朗读者与文章内容之间的语言对话,同时也是朗读者同自身内心的对话,基于文章内容,朗读者根据自身的理解对文章内容展开想象,走入内容背后所隐藏的情景中,把自己想象成为文章中所描述的主角,利用主角应该带有的感情将文章朗读出来。

采用朗读教学法的基本前提是必须对要朗读的作品熟悉,并在此基础上对内容进行理解,一旦读者对内容理解不透彻,直接导致朗读毫无意义可言。对朗读的作品进行熟悉和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读者展开对话与发挥想象力的过程,即朗读者在熟悉诵读内容时,就是与内容之间进行对话,走入作品中,去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写作的真是目的是什么;同时,朗读者需要问自己是否已经领悟到朗读作品的精髓所在,是否能够正确地传达文章中主人公的真实情感,并且在朗读时要带有感情色彩,朗读声音要有层次感。

朗读者在全程的诵读过程中应当时刻融入自己的想象。首先应当对朗读的作品内容理解的十分透彻,这是朗读开展之前应当完成的首要过程,对朗读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走入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之中,把握好每一个即时的感觉。另外,应当将自身的想象视角同自身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朗读过程中将自己领悟和感受到的情感通过朗读的语速、声调和体态进行展现。因此朗读教学法绝不是仅仅将文章大声地读出来,而是基于对朗读内容熟悉和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一个复杂的对话和想象力的过程。综上所述,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应当真情、用心,通过诵读真正贴近文章,以此领悟内容所带来的精神冲击。

三、朗读教学法运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承担着学生从内容较为简单的小学阶段走入内容较为复杂的高中阶段的过渡桥梁,这一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觉养成认真、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师的主要职责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作为中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者,我们要想将朗读教学法真正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发挥作用,首先应当掌握处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发展特征,然后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

所谓语感则是在利用较为规范的语言长期进行文字阅读训练中培养出来的一种文学素养,好的语感能力则能够快速、准确地领悟到文章的精华所在。而在中学阶段,学生培养较强语感能力的主要方法便是朗读,长期有效地朗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有的文章都是相关专家细心琢磨、精心编排的,他们会向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文化韵味,每一篇文章中都有笔者丰富的情感体验等待读者去挖掘和深究,精准的朗读是增强学生语感能力、提高学生整体文学素养的有效方式。

例如我们在教学《论语》这一课时,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于一些语句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通过与学生交谈发现,很多学生认为在《论语》的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艰涩难懂,其实这也能够反映出学生对《论语》不熟悉,更谈不上理解。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在班级进行一次实验,首先将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学生要求进对《论语》的内容进行理解,并基于此,开展反复地朗读练习,另一组学生不进行朗读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明显的看出参与朗读的学生对于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情感能够有很好地理解,而另一组则是不太理想,由此可以说明学生能够通过反复有效地朗读来感受文章中的文学特色和语言风格。同时,如果学生能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对一些特色的语言进行熟记,则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库,扩大自己的语言储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朗读教学能够扎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构成语文基本功的主要要素有听、说、读和写,这些要素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它们之间既是相互独立的也是相互协作的。学生在进行朗读时,不仅是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够扎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一旦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对文章进行朗读,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这样的课堂学生对文章的新鲜感保持时间较短,会很快地感觉枯燥无趣,这样极大限度地遏制了学生“听”能力的发展。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融入朗读训练,那么学生不仅能够在朗读中掌握自身声音的长处和短处,有目的地对声音开展纠正,同时,我们也可以作为倾听者去聆听其他同学的朗读,并对其进行评价,学习其优势,分析其劣势,以此能够扎实自己的听读基本功。

经调查发现,在初中阶段,有一大部分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很少愿意主动去说,这也反映出了当下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这一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处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各方面正处在快速发展中,特别是男学生,他们在这一时期正处在变声阶段,因此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声音十分敏感,处于含羞的原因,很多男生在语文课堂中不主动去朗读,针对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学生的变化仔细观察,并给予适当的开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够意识到通过规范的朗读能够很好地将情感表达出来,而这与朗读者的声色没有直接联系。

朗读教学法不仅能够在听、说方面有所帮助,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协作能力的发展。出现在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很多专家精挑细选的作品,对这些作品展开规范的朗读,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感情,长期的朗读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学生在写作时会有意识的运用规范的言辞,以至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朗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口语能力

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经过小学阶段对基础词语的系统学习之后,他们在对教材中的文章已经能够形成初步的理解,因此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不是帮助学生读懂文章,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学生学习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而进行朗读的最基础前提则是能够说好普通话。在小学阶段因为受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很多学生的普通话均不达标,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因此在中学阶段,教师仍需要对学生的普通话进行适当地纠正。在日常练习普通话的过程中,绝不仅仅是学习一些生字词,而是需要将它们与一些情景相融合,这样才能高效率地练习学生的普通话。

学生在进行普通话的练习过程中,作为语文教育者,应当时刻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观察,对一些错误的现状及时进行指导,教师应当有耐心、细心和恒心对待学生的集体朗读或者是个别朗读,并且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估。学生进行的规范朗读活动对于他们的普通话练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如果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较高也能够对他的朗读活动起到积极的影响,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树立信心。一旦学生能够熟练进行规范朗读,掌握朗读中蕴含的方法和技巧,那么在他们日常的口语交际中也会不由自主地运用一些表达技巧,例如在一些情景中要带有感情色彩交流、语速要适当、声调高低要即时调整等。良好的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口语交际时行为举止大方自热,从而能够成为很好的倾听者,因此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结束语

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一名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者,不仅要按时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对所带学科进行探究,研究和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法时,首先应当对自己的学生开展深入的了解,不仅要了解他们已经具有的朗读水平,而且还要探究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然后教师要对朗读的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朗读教学方法。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朗读教学法切实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那么首先教师应当自身成为一个符合标准的朗读者,言传身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剑.朗涌的艺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1

[2]李洪岩.诗歌朗诵技巧(修订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化.2012.6

[3]朱晓民.语文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巧[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化.2010.1

[4]张良田.巧中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作者简介:王玲,汉,女(1987年—),本科,亳州八中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