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心理护理

/ 1

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心理护理

郑蓓唐向荣江燕玲刘丽华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545001)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143-02

耳鼻咽喉镜检查是耳鼻喉科较常见得辅助检查,它是一种微创、快速的检查方法。例如鼻出血、鼻异物、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声带小结、鼻-鼻窦炎等都需要进行鼻咽喉镜检查。在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鼻咽喉镜检查患儿2236例,在内镜护士的宣教及心理护理干预下,均完成了鼻咽喉镜检查,现将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共进行鼻咽喉镜检查2236例,其中男1361例,女875例,年龄在3个月~15岁之间。

2.方法

2.1饮食

检查前要禁食、禁水0.5~1小时。

2.2术前表面麻醉

使用药物利多卡因及麻黄素,用喷壶经鼻、咽喉进行表面麻醉,10分钟后感觉鼻咽喉麻木及吞咽不畅进行检查。

2.3检查前准备

首先对鼻咽喉镜进行浸泡消毒,查看内镜检查知情同意单是否签名,在内镜工作站正确输入病人的信息,开始进行检查。

2.4环境

检查室温度控制在26℃左右,湿度在50%~55%之间,室内保持整洁,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

3.心理护理

3.1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首先护士应保持干净整洁的仪表,通过良好的形象赢得家长的信任。微笑的面对患儿及其家长,亲切和谐,态度认真的介绍环境,操作的目的、程序及注意事项。让患儿家长感受到自己工作认真负责,对患儿满腔热情,减轻患儿家长的焦虑心情,为积极配合检查奠定基础。

3.2患儿的心理护理

根据年龄的分期进行心理护理。

婴儿期:这个阶段的婴儿主要依赖感觉和动作认识自己和周围,对情感的需要比较迫切,当处于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时就会缺乏安全感,多表现为烦躁、经常哭闹、不安及拒食等。针对此期患儿护理人员将其抱一抱、轻拍、摸一摸脸颊等,消除其陌生感与恐惧感。

幼儿期:此期患儿心理特点除感知觉外,以情绪体验为主。对事物充满好奇,活泼好动、喜模仿,情绪不稳定。当患儿处于鼻咽镜检查室时,首先是对医务人员的惧怕,对检查更是充满恐惧和抗拒。针对此阶段的患儿护理人员耐心,细心观察其躯体动作和目光表情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通过播放一些活泼动听的儿童音乐或者此年龄段孩子比较感兴趣的卡通视频,从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操作时要做到“快、稳、准、好”,以减轻患儿的痛苦。

学龄前期:该阶段的患儿的思维能力逐渐完善,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识。对围的环境有了自己的认识。当被强行进行就医检查时陌生的环境让他们感到恐惧,检查时的给身体带来不舒适的感觉更是让他们感到害怕,从而表现出退缩,逃避。有的表现为发脾气、依赖、找亲人。在进行鼻内镜检查时护士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适当的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感。

学龄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心理发育过程已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自尊心比较强,但自我控制力差,情绪不稳定。进行鼻咽镜检查时护理人员与患儿进行友善的沟通,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患儿的隐私和自尊。

4.结果

护士分别有针对性对其检查的患儿进行了心理护理,除婴幼期部分患儿需要进行安全约束外,其余患儿均完成检查,未出现出血、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

5.讨论

护患关系是护理过程中涉及范围最广泛、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临床上,心理护理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已经越来越备受重视[2]。有研究显示,对纤维喉镜检查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紧张、恐惧程度以及插镜成功所需要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从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娇宠、放任,特别是表现有依赖性强、忍耐性差、害怕吃苦等,给治疗和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4]。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爱琼.鼻咽喉镜检查术中的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中外医学研究),2013.7.11.19.(207).

[2]邹欣茹,杨绮云.对儿科患儿及其家属心理护理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3.21.148.

[3]王春艳.纤维喉镜检查心理护理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7.8.20.4830.

[4]王萍.儿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保健(医药论坛版),2008.16.16.551.

科研题目:鼻咽喉内镜技术在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诊疗中应用的研究

科研号:Z201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