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发生压伤的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2

手术患者发生压伤的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王璐璐徐莉

太和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安徽省阜阳市2366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压伤有关因素,探求高效可行护理对策。方法:查阅海量文献,研究医院近几年手术压伤案例,结合过去几年工作经验,详细分析影响大的原因,探求创新可行护理方略。结论:结合工作实际发现,引发手术患者发生压伤的因素以手术时间为主,同时与手术时的体位,年龄,营养情况,所患疾病等等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压伤;原因;护理对策

压伤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承受压力,皮下缺乏营养,血液循环不顺畅,导致皮肤失去其正常功能,引起的组织破损或坏死。而手术压伤主要是由于压力,摩擦力或流体剪切力的单一或同时作用,引起的局部皮肤或皮下组织损伤,常见于骨隆突出部位,虽其定义尚未统一,但引用较多的是患者手术受压部位在术后6小时内发生的组织损伤,其中最多见于术后1~3小时。

手术患者若在手术中发生了压伤事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种种不便与痛苦,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术中及术后临床护理工作。于是,综合手术压伤相关学术论文,结合自己的思考与创新,得出以下结果。

1手术压伤的相关因素

1.1手术固有影响

1.1.1手术时间手术患者的压伤发生可能性和伤痛程度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据过往研究数据,手术时间小于1.5小时压伤发生率是5.2%,手术时间小于2.5小时压伤发生率已达到15.7%,2.5小时是公认的压伤发生的危险点,手术时间小于4小时,压伤的发生率为21.2%,一方面,发生率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也是更值得重视的一点,患者的创伤程度大大增加。

1.1.2手术体位患者平卧时,足跟部和骨底尾部受压最大,侧卧时,两膝之间和脚踝突处易发生压伤,俯卧时,颊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处承重变形明显。在此大致列举急性压伤易发生的部位,仰卧位:枕骨隆突,府胛,肘部,脊柱体隆突部,足跟。侧卧位:耳廓,肩峰处,大转子,膝盖部(内外硬骨),脚踝部(关注内外踝)。俯卧位:额头部,面颊部,下颌部,女性乳房,胸骨部,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膝前部,足趾。其中侧卧位和俯卧位患者更易感觉不适和造成急性压伤。

1.1.3皮肤温度湿度低温会使得血管收缩,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手术中患者血液,体液或冲洗液外流,患者出汗等,局部皮肤浸渍在过多液体中,ph改变,保护性油脂丧失,角质层的屏障功能降低,有害物质易于通过且病菌乘机存活繁殖,患者皮肤抵抗力降低,加之皮肤潮湿,身体黏在病服或床垫上,使皮肤更易受到压迫与摩擦,两者共同刺激,压伤发生可能性增加。

1.1.4麻醉因素麻醉导致受压部位在血液循环不畅,局部皮肤组织长期缺氧,无氧代谢产物加多,压伤发生率增加的情况下,患者神经麻木,反应迟钝,感觉功能暂失,压伤更易发生和加重。

1.1.5医护人员的重视度在临床实践中,压伤发生很是普遍,尽管预防压伤是医护人员工作的难点,但我国普遍缺少对手术压伤发生原因的研究。间接使得护理人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在行为上不够标准。部分医护人员认为手术必须体位伤害无可避免,不去主动认真研究怎样预防压伤发生,降低患者痛苦。

1.2患者个异性关联因素

1..2.1疾病因素和年龄就年龄而言,一方面,老年人神经活力较低,感觉功能明显衰退,保护性反射变迟钝。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心血管功能减退,毛细血管弹性减弱,血管末梢循环功能减退,局部受压后,更易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据统计,40岁以上患者的压伤发生率为四十岁以下患者的6~7倍。

至于疾病因素的影响,部分疾病致使血液浓度改变,氧气供应量减少,反应性充血延迟和血流闭塞加快可能是压伤发病率增加的机制。如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型全身浮肿及糖尿病等患者压伤的发生率会更高。

1.2.2患者体型患者体型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均会加大手术压伤的发生率。压伤所受压力来自自身体重,患者的体型过胖时,会导致压力增加,体重与压伤受压程度成正比。而当极度消瘦时,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皮肤血管直接受压,血液循环不良,同时皮肤耐受力下降,也易发生压伤。

1.2.3心理因素手术对每一位患者都是不小的应激源,一般而言,急性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更剧烈,情绪更为不稳定。而据专业医师解释,应激状态激素大量释放,会使得神经紧绷,机体内稳态遭破坏,从而引起组织的抗压能力降低,以及手术患者的不自觉躁动,增大摩擦损伤的可能性。

2手术压伤的预防与护理

2.1医护人员术前工作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前探问手术患者的病情和情况,综合患者手术时间,体位,麻醉方式等以及手术中可能进行的调整,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合理预防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与焦虑的情绪,在术前医方将压伤的风险向患者家属清楚交代,要求家属配合做好预防措施,从而避免可能的医疗护理纠纷。

2.2创新,实用,新颖辅助用具使用凝胶防护体位垫,结合患者手术体位在承压大,易损部加贴泡沫减压贴和涂抹凡士林。

凝胶垫柔韧性和抗压性优良,与人体皮肤相融性甚好,起到良好缓冲作用,在此基础上,局部血氧供应将得到改善,压迫症状也有所减少。凡士林可形成封闭性油膜,缓冲垂直压力,对抗摩擦力和剪切力,缓解血运障碍,润泽皮肤,能有效延长压伤的发生时间,针对俯卧位头颈部手术患者的面部皮肤进行保护。而泡沫减压贴实用性好,可以妥善的固定,不易移动,且透气性也较好,从而有助于降低机械性压伤的发生机率。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手术情况科学合理分析,选择合适体位,采取有效减压措施,力争得到既能便于医师操作,又能保证患者尽可能舒适,安全,且摆放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动作轻柔,规范,尽量避免拖拉等违规操作。

2.3护理人员切实担起责任,提高技能提高护理人员对规避压伤的重视程度,主管部门增加面向护理人员的手术室压伤发生原因经验交流和培训,将集体讲座和个人教育结合,把理论传授与实际案例结合,追求口头教育与实际演示结合。以此确保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有效减少压伤发生率。

2.4保暖,防潮控制好手术室的恒温状态,使用棉被之类遮盖物保温,尽可能使患者皮肤不外露,并注意对其肢体末端进行遮盖。护理人员手术要时时关注患者状态,定时擦汗,尽量避免冲洗液,体液等的流出,为患者调整体位需在消毒液彻底干透之后。

参考文献:

[1]根岸京田,宋旭红.褥疮对策协作组[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6):276-277.

[2]胡莉蓉.手术中压伤的防护[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5).

[3]孙育红.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9(10):935-936.

[4]王泠,郑修霞,王杉,张海燕,宫玉花,叶颖江.174名临床护士掌握压伤预防知识的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21-23.

[5]田雪梅.老年病人的手术护理[J].护理研究,2005(30).

[6]季玉玲.循证护理预防手术压伤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5,20(2):20-22.

作者简介:

王璐璐,(1993~),女,安徽省太和县人,民族:汉职称:护师学历:本科

单位:太和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安徽省阜阳市23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