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 2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韦余红

韦余红(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职工医院150822)

【中图分类号】R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9-0110-02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白色人种。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不高,但由于医生及患者对其严重性认识不足,一般在就诊时往往已为时太晚,治疗效果不满意。本病好发于30~60岁。年龄小者一般其恶性程度较低,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

一外科治疗

1.活检手术

对疑为恶性黑色素瘤者,应将病灶连同周围0.5~1cm的正常皮肤及皮下脂肪整块切除后作病理检查,如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则根据其浸润深度,再决定是否需行补充广泛切除。一般不作切取或钳取活检,除非病灶已有溃疡形成者,或因病灶过大,一次切除要引起毁容或致残而必须先经病理证实者,但切取活检必须与根治性手术间隔时间越近越好。

2.原发病灶切除范围

对薄病变,厚度不足lmm者,仅切除瘤缘外正常皮肤1cm,对病灶厚度超过1mm者应距肿瘤边缘3~5cm处作广泛切除术。位于肢端的恶性黑色素瘤,常需行截指(趾)术。

3.区域淋巴结清除术

(1)适应证①病变厚度不足1mm者,转移率甚低,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不能指望其能改变远期预后。②病变厚度在3.5~4mm之间者隐匿性远处转移的可能性高,远期存活率也相对的低(20%~30%),即使做了预防性淋巴结清除术,存活率也没有意义的提高。③厚度介于上述两类之间的病变,是做预防性淋巴结清除术有望提高生存期的最佳对象。

(2)区域淋巴结清除的范围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作颈淋巴结清除时,原发灶位于面部者应着重清除腮腺区,颏下及颌下三角的淋巴结;如病灶位于枕部,重点清除颈后三角的淋巴结。发生于上肢的恶性黑色素瘤需行腋窝淋巴结清除。发生在下肢者应做腹股沟或髂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发生于胸腹部的恶性黑色素瘤则分别作同侧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

4.姑息性切除术

对病灶范围大而伴有远处转移等不适于根治性手术者。为了解除溃疡出血或疼痛,只要解剖条件许可,可考虑行减瘤术或姑息性切除。

二放射治疗

除了某些极早期的雀斑型恶性黑色素瘤对放射治疗有效外。对其他的原发灶一般疗效不佳。因此,对原发灶一般不采用放射治疗,而对转移性病灶用放射治疗。目前常用放射剂量为:对浅表淋巴结、软组织及胸腔、腹腔、盆腔内的转移灶,每次照射量大于500cCy,每周2次,总量2000~4000cCy,对骨转移灶每次200~400cCy,总量3000cCy以上。

三化学治疗

1.单一用药

亚硝脲类药物对黑色素瘤有一定疗效。氮烯咪胺(DTLC)的出现,使黑色素瘤的治疗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药物,每次剂量为350mg/m2,连用6日。28日为l疗程,有效率为35%。

2.联合用药

恶性黑色素瘤对化疗不甚敏感,但联合用药可提高有效率,减低毒性反应,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如下所述。

(1)DAV方案(DTLC、ACNU、VCR)为黑色素瘤的首选化疗方案。用药方法:达卡巴嗪(DTLC)100~200mg,静脉滴注,第1~5日;尼莫司汀(ACNU)100mg,静脉滴注,第1日;长春新碱(VCR)2mg,静脉滴注,第1日;每21日重复1次。

(2)DDBT方案(DTLC、DDB、BCNU、TAM)用药方法:DTLC220mg/m2,静脉滴注。第1~3日。每3周重复;顺铂(DDP)25mg/m2,静脉滴注,第1日,每3周重复;卡氮芥(BCNU)150mg/m2,静脉滴注,第1日,每6周重复;三苯氧胺(TAM)l0mg,口服,2次/日;有效率52.5%。

(3)CBD方案(CCNU、BLM、DDP)用药方法:洛莫司汀(CCNU)80mg/m2,口服,第1日,每6周重复;博来霉素(BLM)15U/m2,静脉滴注,第3~7日,每6周重复;顺铂(DDP)40mg/m2,静脉滴注,第8日,每6周重复;有效率48%。

四免疫治疗

卡介苗(BCG)能使黑色素瘤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集中于肿瘤结节,刺激患者产生免疫反应,以达治疗肿瘤的作用。BCG可用皮肤划痕法、瘤内注射和口服。对局部小病灶用BCG作肿瘤内注射,有效率可达75%~90%。近几年试用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ILA-2)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细胞)等生物反应调节剂,可取得一定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崇树,赵国刚,魏寿江,夏羿凡.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附8例临床分析).四川医学,2002年1期.

[2]王崇树.肛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误诊与预防.1998(09).

[3]张智武.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误诊分析.1994(06).

[4]赵尔增.张建中,岳茂兴.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2).

[5]何荣.足趾外伤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14期.

[6]马栋才,张燕,李清芬.喉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河北医药,1991年03期.

[7]侯卫华,胡学信,刘英杰,段尚林.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8]华利洪,许孟君,寿元苗.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年05期.

[9]张幼凌,周章保.外耳恶性黑色素瘤一例[J].贵州医药,198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