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抗痨1号散配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55例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扶正抗痨1号散配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55例效果分析

卢家泉

(自贡市中医医院四川自贡643010)

【摘要】目的:探讨扶正抗痨1号散配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55例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共5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实验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采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扶正抗痨1号散进行治疗,持续治疗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研究中,对照组痰菌转阴率为22.22%,实验组痰菌转阴率为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扶正抗痨1号散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能够更快的起效,同时可以促进痰菌转阴和病灶吸收,降低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毒性,有着比较确切的效果。

【关键词】扶正抗痨1号散;化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339-02

耐多药肺结核指的是结合患者因未曾服用全部药物或者治疗方案不佳而导致的耐药突变,从而使得结核分枝杆菌转变成为耐药菌株,耐药菌株集中表现为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性[1]。临床上,肺结核病在X线与CT中的表现呈现出多样化,患者通常病史较长,合并症主要包括增殖、空洞、纤维化等多形性病灶,采用化疗效果不佳。基于此,为研究扶正抗痨1号散配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55例效果,笔者选择了经过痰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6月—2017年5月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共55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实验组28例。纳入标准:经结核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检查确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肝功正常,无其它系统严重并发症[2]。其中,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13例,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35.2±3.6)岁。CT诊断表现:肺空洞21例,浸润增殖病灶15例,纤维化8例,支气管扩张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13例,年龄31~56岁,平均年龄(34.3±3.4)岁。CT诊断表现:肺空洞19例,浸润增殖病灶16例,纤维化10例,支气管扩张8例。所有患者经过严密细致比较,在一般资料中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22例患者采用化疗方案治疗,6ZCmLfx(Mfx)CsPto/18ZLfx(Mfx)CsPto。实验组在采用与对照组一致的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扶正抗痨1号散进行治疗。扶正抗痨1号散处方组成:野菊花30g、蒲公英30g、蚤休20g、败酱草20g、侧柏叶15g、川贝母10g、猫爪草30g、夏枯草15g、黄连10g、天门冬20g、白及30g、玄参15g、生黄芪30g、百部30g、百合30g、车前草30g、生甘草10g加工成散。

持续治疗18个月后比较疗效。

1.3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三次痰查抗酸杆菌,行痰涂片查结核杆菌,比较痰菌转阴率。

疗效评价指标:采用胸部CT检测,表现包括显著吸收、吸收,无变化与恶化。病灶吸收超过50%为显著吸收;吸收不足50%为吸收;无变化:病灶不变;恶化:病灶扩大。比较两组显著吸收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采取%表示,使用χ2检验,组间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痰菌转阴率比较

经过18个月治疗,对照组痰菌转阴率为22.22%,实验组痰菌转阴率为50.0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祖国医学中,肺结核又被称为“肺痨”,随着中医的发展,中药对于肺结核的治疗效果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其相对西药具有极为独特的作用。在西医抗结核药物中,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而这些药物对患者的肝部有着较大的损伤,药物性肝损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3]。随着中医药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中西结合,有着独到的优势。而耐多药肺结核更是中医中难治性肺痨的范畴,近几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中医认为,肺结核,也就是肺痨的病因在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从而出现咳嗽、咳血、潮热盗汗的症状体征,并且具备传染性。而正气虚弱与感染痨虫两大病因相互联系,很多中医文献都认为痨虫伤害患者肺阴,而后导致五脏出现病变,一般可以分为肺阴亏虚证型、阴虚火旺证型、气阴耗伤和阴阳两虚证型。而采用扶正抗痨1号散结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处方具有扶正解毒、健脾除湿、清热解毒、化痰排脓的功效,配合化疗方案,从而使患者迅速地缓解症状、促进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减少西药抗结核药物的毒性作用,提高临床疗效[4]。在本研究中,经过18个月治疗,对照组痰菌转阴率为22.22%,实验组痰菌转阴率为50.0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治愈25例,未愈23例,病情恶化死亡7例,其中实验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4例。临床症状的改善同时有利于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再次提高治疗效果。综上所述,采用扶正抗痨1号散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能够更快的起效,同时可以促进痰菌转阴和病灶吸收,降低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毒性,疗效高于单纯使用西药化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春晓,吴隼,张崇等.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疗对肺结核患儿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7):129-131.

[2]王霞,刘晓潭,张冬杰等.扶正抗痨汤结合西医化疗在复治肺结核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3,34(7):1121-1123.

[3]刘春光,钟凤云,李绍飞等.182例肺结核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5,(1):60-62.

[4]崔伊萌,徐凌忠,王兴洲,等.山东省居家化疗肺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6):87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