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金管理

/ 2

浅谈现金管理

王丽梅

王丽梅(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381-02

【关键词】现金管理;现金预算

正常大约有1.5%的资产以现金的形式存在,它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的活期存款,有时也把即期或到期的票据看成现金。现金通常称为非盈利性资产,它不能或很少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因此,现金管理的目的,是在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将现金储备量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1持有现金的原因

1.1交易性需要持有现金以满足日常交易中各种支付的需要,如用于支付工资、购买材料和固定资产、交纳税款、偿还债务和发放红利等。由于每天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很少可能同时等额发生,因此,保留一定数额的现金余额是完全必要的,以便在现金支出大于现金收入时,不至于使交易中断,保证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1.2预防性需要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需要储备一定量的现金以应付意外事件对现金的需求。储备现金的数额取决于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1]。现金流量的可测性弱,预防性的现金储备就大;反之,现金流量的可测性强,预防性的现金储备就可相应减少。临时借款能力。能在短期内很容易借到现金,就可减少预防性现金储备;否则,就必须扩大预防用的现金余额。

1.3投机性需要投机性需要是指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为了能随时抓住有利可图的机会,如遇到有廉价原料,便可用手头的现金及时大量购入。一般来说,多数持有现金并不是为了投机,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交易和预防等原因。

2现金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现金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证经营所需现金的同时,尽可能压缩过多的闲置现金,以增加收益。由于库存现金没有收益,银行活期存款的利率又远低于资金利润率,持有过多的现金,会使相当一部分资金丧失投资增值的机会,降低收益;但现金储备太少,制约着企业的支付能力,增加财务风险,又可能会出现现金短缺,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因此,现金管理应力求做到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将现金持有量降低到最低限度,提高资金的获利能力,以增加企业的收益。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编制现金预算,预测每一期间现金多余或不足的情况,以便合理估计现金的需求;加强现金控制,提高现金管理效率,尽可能加快收款速度,同时在合理的情况下,减缓现金支付;确定目标现金余额,目标现金余额通常由三个因素决定:①现金多余或不足可能发生的程度;②现金多余的机会成本;③现金不足带来的风险大小。现金余额差异的处理,当实际发生的现金余额与目标现金余额发生差异时,采用短期融资策略或采用归还借款和投资于有价证券等策略来达到理想状况。

3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是用来反映预算期内现金流转状况的预算,是经济活动有关现金收支方面的汇总计划,如果汇总后,发现现金多余或不足,就要考虑如何来使用和筹集这些资金,以提高现金的管理效率。现金预算是财务预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编制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的主要依据。收入和利润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手头上就有现金可以随时使用,由于商业信用的使用,销售额的增加并不同时反映现金收入的增加,为了继续生产,必须支付各种费用,需要大量的现金支出,可能会给成现金的缺口,因此,必须事先预见其计划期的现金情况。现金预算是由以下四部分内容组成:

3.1现金收入现金收入包括期初的现金结存和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现金收入。如现金收入、应收账款的收回、资产和有价证券的变卖等。

3.2现金支出现金支出指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现金支出。如材料采购、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和销售及管理费用等支付,偿还应付账款、购买设备以及税金、利息和股利的支付等等。

3.3现金的多余和不足现金的多余和不足是指现金的收支相抵后的余额。若收入大于支出,则现金多余,可以用于偿债或进行短期投资;若收入小于支出,则现金不足,需设法筹资,使库存现金维持一定的水平。

3.4资金的筹集与运用资金的筹集反映预算期内资金不足而向银行借款,或发放短期商业票据以筹集资金等情况;资金的运用反映企业在预算期间使用和偿还借款的有关情况。

在进行现金预算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现金预算是一种预测,表中所有的数值均是期望值,如果实际销售和材料采购与预测值有较大的出入,那么预测的现金亏损与盈余就会不正确。折旧是非现金费用,做现金预算时可以不予考虑。如果每月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变化较大时,每月做出的现金预算可能会低估某些高的现金需求量,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目标现金储备可随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2]。目标现金储备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程度,如果预测的销售额和现金流入、流出比较稳定,目标现金储备可以放小些,否则,就得适当放大些。此外,目标现金储备还同短期筹资能力、对销售及现金流量的预测水平、发展速度等均有相当的关系。短期筹资能力强,预测水平高,在保证资金有效使用的情况下,将目标现金储备制定得少些,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琼.医疗卫生机构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6,(5).

[2]史俊毅.浅谈医院内部控制中对货币资金及收入的控制[A].青岛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