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研究

田焕骄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护理学专业

摘要:探讨ACE插入/缺失基因多态性和血清ACE酶活性,氨基末端脑钠尿肤(N工PorBNP)对于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意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

一、急性心肌梗死描述

心血管系统疾病在西方国家中己成为最常见的疾病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出现老龄化,心血_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正在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塞(aeutmyocardialin几retion,AMI)属于较严重的一种,它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冠脉急性闭塞,导致冠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而引起相应的心肌坏死"在上世纪50年代,临床研究首次报道坏死心肌可以释放某些蛋白到血清中,并可用于急性心梗的诊断"AMI患者血清酶标志物经历了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工酶轻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一MB)等一系列发展进程,对AMI诊断的敏感性也越来越高"但由于这些指标往往在AMI发病4一8小时甚至更晚才升高,而AMI患者的溶栓治疗在6小时内最佳因而新的更灵敏,更特异的指标急需出现"下面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几类指标,包括感染标志物,血栓形成标志物,缺氧缺血标志物及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衰标志物做一综述"

二、ACE基因描述

ACE的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q23,共有26个外显子和25个内含子,其中在第16内含子中存在28b7p的插入/缺失(FD)多态性的表达,于是表现型上可有DDDl和Ix三种=6]"1990年,法国学者Brigitte形gat首次指出ACE/ID基因控制着血清ACE水平的表达,不同的基因型患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含量有所差异"两年后,Cambine等指出ACE/ID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急性心肌梗塞相关。近几年许多学者对AcE基因/lD多态性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发现其可能是主要的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基因,因为ACE基因不仅在内皮细胞而且在心脏高度表达,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但也有人提出相反意见,其原因可能与种族间遗传差别有关,也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血清B型脑钠尿肤(BNP),具有利尿利钠扩血管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及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1988年由日本科学家Sudoh首次从猪脑中提取=9]"人类合成,存贮和分泌BNP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远端,该基因为一断裂基因,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其mRNA翻译出一个含13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BNP原(PrPeorBNP),在N端切去26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肤后成为BNP原(PorBNP),无活性的Pr0BNP主要存在于心室肌细胞中,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形成1分子有活性的BNP(32个氨基酸残基)和分子无活性的含76个氨基酸残基的片段(nalino一etmrinalporBNP,N-TPr0BNP)主要由心脏左心室分泌入血"

三、相关性研究

血栓前体蛋白是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所产生的纤维蛋白单体彼此聚合形成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这些多聚体最后交联成不溶性纤维蛋白而成为血栓的一部分,它的值升高表示血栓形成机制己经启动,并且纤维蛋白单体已开始聚合,因此可作为测定急性血栓形成事件的指标,因其对急性血栓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而受到重视"血栓前体蛋白构体上有特异的抗原决定簇,在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上均不存在,因此对各种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可能比其他指标更具有临床意义.

肌红蛋白是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胞浆中的亚铁血红素蛋白,不存在于平滑肌中,分子量为17500,半衰期约15分钟"AMI发生后通常在lh左右即开始升高,比CK一MB提前2一sh释放,在发病后1一3h内检测MYO与健康组比较己有显著差异,4一sh达最高峰,12一24h可恢复正常,是目前代表心肌损伤的升高最早的生化标志物之一"肌红蛋白无心肌特异性,但其心肌和骨骼肌中含量丰富,AMI时能迅速释放入血,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是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最早的生化标志物"另外肌红蛋白还是一种色素蛋白,参与葡萄糖的氧化"肌红蛋白的阴性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有文献报道〔34],在发生AMI时,胸痛2小时MYO的敏感性为1.00,而此时cTnlCK一MB等均在0.6左右;4小时时敏感性分别为2.00(MYO)0.9,23(CK一MB)0.769(cTnx),特异性分别为0.46(MYO)0.78〔CK一MB)1.00(eTnl),由此可见,虽然目前检测到的肌红蛋白不能区分是源于骨骼肌还是心肌,特异度低,但在AMI发病后的1.5一3.Oh内血清MYO水平即可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AMI的筛选指标,为提高其诊断AMI特异度,可与"Tn联合应用。陈爱华等认为肌红蛋白是判断AMI患者有无再灌注的最好的无创指标之一"在溶栓治疗开始后90分钟,如肌红蛋白升高近4倍则可比较准确地判定梗死相关冠脉已完全再通,因此,可用于评估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情况"。

参考文献:

[1]周衍菊等,冠心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一l的检测及其意义,中国急救医学,2016,11(20):647一648

[2]何晓东,翟志敏,诸俊,血栓前体蛋白对心肌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意义,血栓理论,2015,9(4):1.50一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