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如何营造高效课堂

牟敦顺

牟敦顺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高兴中心小学276811

如何营造高效课堂?我一直不断学习,一直努力改变课堂授课方式,一直在追求高效课堂。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我注重从情境、探究、体验和评价四方面入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学会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情境教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情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而且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更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数学情境,还可以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自主、快乐地学习新知识。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蒙眼猜一猜”的情境。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摸、猜一猜,再睁开眼看一看的情境创设,学生学习的欲望一下子激发出来,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的情感体验中。

二、从自主探究入手,激发智慧火花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例如:人教版5年级下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部分知识,教材中的一个练习中给了一些6个长方形拼在一起的图形(每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让孩子们判断该图形能否拼成长方体。这道题,大多数孩子对它束手无策。我知道,对于孩子们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不着急,引导孩子们自己做个和它类似的图形。自己一边做一边想,动动手,折一折,看看能不能找到方法。动手做完一遍,再来一遍,第二遍要注意看清形式,摸清折法,同学间讨论讨论,商量商量,把集体的智慧总结出来。最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做出了这些题,还总结出了方法。那一刻我却在装糊涂,有好多学生争先恐后的给我讲。一个孩子讲的不清晰,另一个孩子再来补充。看着孩子们讲的头头是道,感受到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的高涨,我在尽情地享受那一刻。这样既保持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了智慧火花。

三、让学生多种器官并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持久兴趣。儿童是天生的体验和探究者,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多是通过自身的探索、体验和实践来获取的。因此,数学教学要重视通过实践操作加强训练学生的推导能力,从多方面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的奥妙所在,学会用积极的思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孩子们的的眼、耳、手、脑、口多种感官并用,自己提出方案、实践探究、操作验证、合作交流……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参与状态中。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养成了自觉探究数学的好习惯。

四、利用评价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依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学习上的多次成功,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其积极意义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反复成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渴求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成新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在教学中努力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