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浅谈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

吕鹏

(达实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交通运输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的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也越来越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基于此,本文就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轨道交通;自动化;发展特点;趋势

前言

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综合监控转型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综合监控系统已经实现了自动化,集成了设备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安防系统集成了视频监控、报警与门禁;乘客资讯系统集成了车载移动系统以及地面固定系统。

一、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特点

1、使用统一的软硬件平台。从自动化监控系统构成角度来看,其集成了各类信息技术,包括通信技术与视频监控技术等,促使监控系统与通信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了轨道交通远程监控。在此监控系统中,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使得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科学性以及可移动性水平得以提升,极大提高了系统工作的效率。优点是:①为轨道交通运维人员提供了工作便利;②当发生紧急事故时,能够提供应急预案;③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可移动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

2、功能多。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集成了控制系统与通信系统,有效解决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一体化问题。综合监控系统与传统自动化系统不同,其功能更为强大。主要功能有:①电力监控系统。能够实现站内信息采集,包括电压信息与电流信息等,在运行过程中负责将信息传递给OCC,接收控制命令,集成电力监控系统;②FAS系统。能够实现火灾报警信息采集与分析,定位报警部位。在运行过程中优先接收消防救灾指令及安全疏散指令,快速上传信息;③NMS。利用网络交换机,从控制中心综合监控系统获得相关数据信息,完成网络管理功能,进行系统软件测试与数据库维护等工作,可定期备份数据;④DMS。在维护用房装设交换机,利用冗余光纤以太网交换机,实现通信连接。以太网交换机主要是利用以太网接口,实现和维护服务器以及工作站等的相互连接;⑤TMS。在车辆段培训用房装置以太网交换器,利用100Mb/s光纤以太网接口,实现和ISCS交换机相互连接。需注意的是,TMS系统功能的实现,需要设置教师操作、学员操作工作站。服务器主要是利用100Mb/s光纤以太网接口,来接收相关数据信息,如仿真模拟器。

3、精确度高。由于自动化监控系统完全是由机器程序设定组装而成的,因此在精确度上比人工检测更具可靠性和准确性。在自动检测系统中,每位数字都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在如此严密和精确的计算测量中,不会出现较大误差,并且计算速度快且方便,自动保存记录功能也使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输出数字,免去了他们在抄写数字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最大程度减少了环节和误差,实现精准测量,精准输出,精准记录等工作。

4、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现阶段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的交通负担,要想有效解决城市当中日益拥挤的交通情况,从而对轨道交通进行大力推动就变得十分迫切。在建设轨道交通的时候,由于其工程的复杂性,所涉及专业超过了100个;在其控制系统中包含了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解决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中的问题时,这些先进技术为其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证。现阶段我国各地轨道交通运行单位都在参考国内外先进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在新建的一些交通线路当中陆续对综合监控系统进行了采用,集成与综合楼各个专业的子系统,从而使地铁监控自动化的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5、具有自我检修功能。任何系统或机器都会出现故障等,系统中具有的自我检修能力,便省去了工作人员很多麻烦。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出厂时就已被设定按时进行自我检修功能。每隔一段时间,系统会根据各个环节的运行量来进行自我检修,相当于手机中的手机管家一样,系统中也会有一个“系统管家”。这样一来,就省去了工作人员对于系统的检修过程,并且省去了故障分析的过程。

二、轨道交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1、路网化。在轨道交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多条轨道交通在同一个城市当中出现的情况已成为必然。从而使轨道交通相关部门在进行调度工作的时候所面对的将会是由众多的线路组合而成的路网。所以说现阶段轨道交通所要面对的一个新问题就是怎样从单线路的综合监控系统转变成为路网综合监控系统。就当下投入使用的综合监控系统来讲,指的是在同一运营主体当中出于对管理指挥以及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需要,在某一地点建立在单线综合监控的基础上或把几条线路的相同系统集成进行建立,从而形成集中式的综合监控中心。就目前的综合监控中心的集中式发展情况而言,与最初的轨道交通网十分接近,通常情况下是在单线路控制中心的前提下,对其总调度系统进行加一级处理。一般情况下,轨道交通路网综合监控系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模式主要是分级进行控制,管理的时候则是分层进行,有效的结合网、点及各个路线。在此基础上将线作为主体、点为基本单元,以确保每条线路的完整性,更好地完成轨道交通网络的信息共享。

2、集成化。综合监控系统进一步的发展,深度集成化是其中之一。另外在对综合监控系统进行科学考察的时候,为使其更加全面化可分2个部分来做:①对其系统的集成数量进行横向考察。现阶段,轨道交通的建设在城市当中取得了很大进展,集成各个城市的综合监控的子系统在数量方面也增加了不少。其中一些系统甚至涵盖了轨道交通当中几乎所有的子系统;②对于集成系统的层次进行纵向观察。现阶段,集成轨道交通的综合监控界面其总体趋势大都逐渐向下层进行深入。多数的运营控制中心可以集成到车站级,有的还集成到了现场级,直接到了各传感器的探头及报警装置当中。

3、国产化。据相关统计表示,具备较高国产化率的有自动扶梯、给排水系统、BAS以及电梯系统;另外通信以及供电系统的国产化率已超过85%。总的来看,轨道交通的综合监控系统是由众多的子系统组建而成,可以和一线中的运营调度人员直接接触,所以说综合监控系统的国产化的提高对于这些子系统的国产化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轨道交通调度自动化发展的必然,也是国家产业政策的目标。如此以来就能够有效的减少在建设轨道交通当中投入的巨额资金,从而奠定了良好的轨道交通基础;再者,对于综合监控系统的升级与维护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以确保其能够可靠、安全的运行。尽管在综合监控系统国产化方面势必会出现一定的阻碍,但只要信念坚定,认真仔细,积极创新,轨道交通的综合监控系统国产化势必然会取得较大的发展。

三、小结

总之,建设安全、高效的轨道交通自动监控系统,有助于节约资源,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充分利用最新的科研结果,选择合适的轨道自动化监控系统策略,才能实现快捷高效的运营和管理,便于预防事故,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庆贺,朱合华,庄荣,等.地铁与轻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魏晓东主编.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