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景园林设计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张晴天1白浩翔2李舟3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进步,我国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风景园林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建设用地、美化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正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景观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风景园林的建设进程。本文将以长岛别墅区为例,从风景园林设计用地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合风景园林建设与发展的新道路。

1现代风景园林的功能价值

二十世纪初,中国公共园林开始正式出现。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园林又奏响了新的时代历程篇章。如今园林的功能价值是越来越多,主要包括:社会形象功能、生态效益功能与文化载体功能等。

1.1社会形象功能

现代园林除了起到美化城市、供人游玩的作用之外,还是一个现代都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例如,在广东省东莞市的长安镇,有一个长两百米、宽一百二十米的大型园林广场,整个园林集喷泉、舞台、雕塑、休息绿地与会场于一体,景观壮丽、气势雄浑,将长安镇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很好地体现出来,如今去过长安镇的朋友,首先就会想起长安镇的园林。可见现代园林所起到的社会形象功能确实很大。

1.2生态效益功能

现代园林被称为是城市的肺脏,因为它可以调节城市的湿度、温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噪音、减少风害。尤其是在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园林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与改善城市环境所起的作用将更为明显。

1.3文化载体功能

现代园林不仅是一种观赏主体,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园林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不同文化在园林中的不断渗透,现代园林已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它和茶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服装文化一样,成为都市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人与自然

在园林设计方面,难免会在建筑群中涉及到原有的一些宝贵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资源,如历史悠久的古树、特色鲜明的名贵花木、具有人文特征的河流等,这些资源普遍具有特殊性,也是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因地制宜好好将这些宝贵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维护,结合当地生态区域内的花草树木、人文历史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设计,将这些宝贵资源合理利用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大特色,既可以有效降低园林建设当中的成本,又能提高当地的生态效益。因此,在进行现代园林设计及建设过程当中,应该对当地资源加以保护,尊重风土人情,才能更加体现出设计的独特魅力和特色。

2.1充分考虑“人”的需求

对于风景园林设计而言,人性化设计的积极作用值得肯定,但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人性化设计直接被忽视,风景园林建设也失去了目标,最终的建设成果不理想。首先,人性化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到“人”的需求,例如,悉尼滨海公园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就充分考虑到了“人”的需求,在悉尼滨海公园中,有很多人性化设计,由于公园中孩童的玩乐空间较大,因此设计者将喷泉水注的高度设计得很低,这样就不会威胁到孩童的身体安全。再比如,当前很多城市都在工业上有很大的建树,导致雾霾天气增多,空气质量下降,因此为了落实风景园林的人性化的设计,还应该加强园林内部的湿润性,应加强湖泊的建设和周边树木的安置,一方面要有有效的涵养水源,另一方面则必须确保湖水对空气的湿润作用,适当增加游船,让游人可以泛舟湖上。

2.2加强个性设计

人性化设计比较强调“个性”,如果单纯地照抄照搬,势必会导致风景园林的设计不受大众欢迎,在无人参观游览的情况下,内部的机制和调节作用也会下降。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风景园林设计的“个性设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应该从总体上把握目标城市的建设规划和区域特征,比如从建筑朝向、土地质量、人文文化、风俗习惯等多方面进行探究,做到既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又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其次,要逐个排查,设计不同的规划方案,多方面考究找出最适合的方案。利用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打造出富有个性的景观设计空间。例如,我国吉林省长春市的胜利公园,该公园就是典型的个性化风景园林,胜利公园的总面积达到了24.5hm2,陆地面积共计21.9hm2,水面积共计2.hm2,公园在区域划分上非常细致,包括园中园、春城乐园、体育健身区、风景林休闲区等等,胜利公园最初称为“西公园”,1938年根据“满铁”提议,改称为“儿玉”公园。1946年国民党占据长春后,又改称“中山公园”,1949年正式改名为“胜利公园”,之所以称之为“胜利公园”,就是为了纪念人民战争的胜利,因此园中具有很多个性化设计,包括伟人雕像等等,将个性色彩与大自然完美融合,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同时笔者认为,在设计中应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社会效益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考虑到在设计结束后运行的有效性以及后期维护的便易性,从实际出发,各方面进行考量,做到园林景观设计的实际有效性。

2.3加强人与景观的有效结合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当中,要让人处于大自然的环境当中,人性化设计比较强调的人、景观的完美融合,将产生的突兀感有效减少。本文认为,人与景观的有效结合,应从多个方面出发,设计过程中必须制定较多的方案,要考虑到城市的未来建设和风景园林的存在时间,否则很容形成“短暂的繁荣”。例如,南宁公园大地在建设过程中,针对“人与景观”的结合进行深入分析,在多方面投入了较强的建设力度,下图为南宁公园大地的某处设计,从图中可以看到,3排树木的设计,形成了2条宽广的人行道,既达到了良好的自然生态效果,又不影响居民的日常出行;另一方面,项目设计风格定位为英伦风情,通过有机结合英伦风情构筑物以及规则式的园林景观,大片的阳光草坪,台地花园等经典欧洲园林景观元素,以人性化尺度的景观设计手法为基础,营造浪漫优雅的英伦风情园。

另外笔者认为,在今后的“人与景观”结合设计当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人们普遍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考虑人们对食用水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对于观赏水源,游戏水源的要求。因为水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人与绿地的密切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也是重要的一环,是指要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特殊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第二,人与人的密切性则是指要充分考虑人们进行交流活动的场所,比如老年人健身空间、青年运动空间、情侣空间、儿童活动空间等多方面。要从这些方面综合考量,强调人与景观的有效结合,这是打造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

结束语

优秀的园林设计,应该坚持生态原则,保护自然环境,运用科学的设计体现出自然并引导自然,将生态、经济、人文以及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真正富有成效的科学园林,这才是现代园林设计所努力追求的原则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清坡,康永峰,王久艳,罗东红,孙东冬,杨永涛.论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2(03).

[2]武丽敏.浅谈小城镇规划中的园林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6).

[3]边文娟.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生命力[J].现代园艺.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