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婴幼儿卫生宣教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淡婴幼儿卫生宣教的重要性

刘娟

刘娟

(湖北通山县人民医院437600)

【摘要】加强卫生宣教,预防婴幼儿疾病,降低围产期及婴幼期疾病发生和死亡率,合理喂养婴幼儿,减少疾病对婴幼儿自身器官及免疫系统的侵害,提高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身体素质,意义重大。但目前人们在婴幼儿喂养、预防和治疗疾病上存在不少误区:①不重视预防接种;②陈旧的育儿观念;③不科学的母乳喂养方式;④擅自给婴幼儿用药。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宣教措施:①大力宣教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完善儿童预防接种建卡制度;②去除陈旧观念,科学育儿;③提倡合理的母乳喂养方法;④重点指出擅自给婴幼儿用药的危害性,疾病发生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关键词】卫生宣教;婴幼儿;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309-01

卫生宣教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婴幼儿因其自身各组织器官发育尚不健全,免疫机能不完善,抵抗力差,而成为多种疾病的高感人群。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下一世纪的栋梁之材,所以加强卫生宣教,预防婴幼儿疾病;降低围产期及婴幼期疾病发生和死亡率;合理喂养婴幼儿;减少疾病对婴幼儿自身组织器官及免疫系统的侵害;提高二十一世纪人才的素质,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笔者现就婴幼儿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有关问题,浅淡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1.预防和治疗疾病上存在的误区

1.1不重视预防接种

我区经济落后,人均生活水平低下,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山区,缺医少药,儿童预防接种制度不能及时落实。小孩生病,采取拖、挨、等方式,少数人甚至采取迷信做法,认为只要信对了菩萨,不吃药、不打针,一样能治好疾病,更不需要打预防针了。结果一是耽误病情,使治疗难度加大;二是执迷不悟,导致婴幼儿死亡的悲惨发生。

1.2陈旧的育儿观点

有些家长沿着老辈子的陈旧观点,认为新生儿刚自娘胎中出世,好比刚出鸡蛋壳里剥出来一样,所以不论春夏秋冬,婴儿自身发育如何,一律遮盖得严严实实还把住房门窗关得密不透风,结果导致婴幼儿蒙被过暖综合征,上呼吸道感,脱水热等,出现体温感觉异常、丘脑损害、合并肺炎、失明、脑瘫、脑萎缩、死亡等不良后果。

1.3不科学的母乳喂养方式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最天然的食物。以其经济简便、营养合理、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而深受人们欢迎、重视,但多数特别农村家长据此认为:只要有母乳,就应该一直给小孩吃。而调查表明,中国两岁以内儿童的发育迟缓率高达70%,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说明合理的科学喂养已势在必行。

1.4擅自给婴幼儿用药

目前药品广告随处可见,但说的打都是一面之词——强调药物的治疗作用,且尽是溢美之词,绝口不提不良反应。而我区药品市场管理不严,许多药店不仅出售非处方口服药品,连静脉注射的抗生素及静脉输液用的滴管、注射器都应有尽有,且价格低廉,但鱼目混珠,假货不少。家长往往为了省钱、省事,只凭一鳞半爪的药品知识,擅自购买使用,用药不当,所导致危害极大。

1.5滥用抗生素

当孩子生病发热时,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律使用抗生素。抗生素除了会产生耐药性外,还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杀灭有利消化,长寿的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使孩子消化能力差,抗病力降低和寿命缩短。不了解药品的化学成分,很可能导致过敏体质的患儿服药后,发生过敏反应。如阿莫西林干糖浆是青霉素类药物,但家长并不完全了解,如果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儿服用后,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1.6恨病吃药,急於求成

家长认为要想病好得快,药量就要用得大。甚至给儿童服用大人剂量,想一下子“顶”回去。又随意增加药物品种,唯恐不能药到病除。殊不知“过犹不及”,随便加大药量,会造成药物中毒。

1.7盲目注射丙种球蛋白

认为是补针,当婴幼儿多汗、纳差、易患感冒时,就要求注射丙种球蛋白,以求一劳永逸,却不知丙球属被动免疫剂,滥用可出现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还会出现依赖性的自身免疫力功能下降。

2.宣教措施

2.1大力宣教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完善儿童预防接种制度。农村应由镇、乡一级卫生院负责,层层落实到各个村、组、个人,对不能理解和配合预防接种工作的,要加大力度,宣传教育,使其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种传染病流行季节,提前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儿科门诊应设点专人咨询,或组织街头宣教,发放宣传小册子,教导人们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和隔离措施、期限。做到井井有条,重在预防。破除迷信观念,使人们自觉终止利用迷信活动给婴幼儿治疗的行为,及时送医院治疗。

2.2去除陈旧观念,科学育儿,年轻的初生婴儿父母,往往心理物质准备不足,一旦婴儿降生,惊喜交加亦手足无措,所以加强孕期、围产新生儿期的卫生宣教十分必要。开办产前育儿培训班,由孕妇及其丈夫或家长中年长可以胜任育儿工作者一起前往学习,除普通常识外,应重点讲解各种新生儿易发病的危害和教训,避免和预防新生儿疾病的发生。

2.3提倡合理的母乳喂养方式。提醒家长适时的辅食添加非常关键。4-6个月婴儿尚可全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的婴儿就必须逐渐及时、全面地添加辅食,为将来的断乳后自行进食做准备。而母亲患病,如肝炎、活动性肺结核、严重的心脏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梅毒、艾滋病、精神病等,都应绝对禁止母乳喂养,以免传播疾病给婴儿和影响母亲康复。

2.4重点宣教擅自给婴幼儿用药的危害性,疾病发生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婴幼儿用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耳聋、肾脏毒害、药物性肝炎、精神失常、生长抑制、继发反应等。其中过敏反应、肾脏毒害、药物性肝炎严重者可危害及生命,发生儿童服药后死亡的悲剧。而耳聋、精神失常、生长抑制、断发反应等都会给婴幼儿及家长留下严重后果和教训。所以疾病发生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以免因小失大,造成终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