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体育教学评价中的学生自我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论中学体育教学评价中的学生自我评价

陆丽红

陆丽红(桂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纳入到整个教学评价中,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评价;学生;自我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是属于形成性评价的一种,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教师运用测验的评价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而测验法仅是评价的其中一种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在教学评价中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纳入到整个教学评价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而且还有利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和评价,充分尊重学生以及促进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反馈,起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

自我评价是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是指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判断。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根据评价的不同主体而划分的一种评价类型,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各种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分析,从而过到自我提高的过程。

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渠道: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

进行直接的自我评价,要认识到自己的自然条件,包括健康情况、心理状态、情感特点、兴趣倾向、知识水准、专业特长、智力情况、能力特点,还可以测定一下自己的生物节律周期、智商指数、气质类型、性格类型等作为参考。

用自己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中(如对各个科目的学习)取得的不同成绩相比较,以发现自己的长处,确定奋斗的目标。

间接的自我评价法,是指通过与他人行为的对照及情况的对比,发现自我认识的错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些人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原因之一。当事者迷,那么就不妨用与他人相比较的方法及用自己在不同领域中取得的不同成果比较的方法鉴别一下。

1.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意义

1.1自我评价是学生学习进步的根本动力;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应用的评价方法是多种的,例如: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这些评价都是学习过程中的“他评”,是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的外部因素或者说是外部刺激,而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自己通过认识自己、分析自我,从而过渡到自我提高,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内因或者说是内部动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有更持续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起关键作用,它决定了外因,所有的外因都需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因此,我们应清楚认识到,无论是同伴互评,还是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它们对学生行为产生的作用,最后都需要经过学生自我评价的机制,也就是通过学生的认同、内化,最后才能起到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作用;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学生学习进步和根本动力。

1.2自我评价符合《课标》要求;《体育(1至6年级)体育与健康(7至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自我评价的提出是符合《课标》中有关教学评价的建议的精神的,运用学生自我评价是《课标》中提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好的落实方法。

1.3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自身和现实的反思,尤其是来源于对自我的不断否定。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体育教师应当尊重个体差异,给予个体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表现自己,拥有自信。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必要性

2.1人的知识、才能通常是处于离散、朦胧状态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挖掘、发现和开发。

2.2中学生在个人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特点、毅力的恒久性、已有的知识结构、献身精神与果敢魅力等多方面都处于不稳定期,各个方面表现出不成熟。

2.3自我评价一般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其主观性比较强,容易出现对成绩或问题估计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因此自我评价应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需要教师的引导,为学生做出科学的自我评价提供有益的帮助。

3.教师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指导原则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的过程,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我们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握以下原则:

3.1适度性原则;自我评价应该适当。不适当的自我评价往往过高或过低,过高的评价往往使自己脱离现实,意识不到自己的条件限制,甚至狂妄自傲,由自信走向自负;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忽视自我的长处,缺乏自信,过于自卑。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对自己都是无益的。

3.2全面性原则;自我评价应当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既要对自我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评价,又要对其他各个方面的整体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到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3.3客观性原则;自我评价还要掌握客观性的原则。对自己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要以客观事实作为基础和依据,尽量克服个人主观因素的限制和干扰。

3.4发展性原则;自我评价时,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自我评价不但应当对自己的现实素质做出适当、全面、客观的评价,而且应当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变化,预见性地估价自己将来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4.学生进行总体自我评价

总体自我评价是从历史到现实,对自我的一个总的评价。总体自我一般可通过以下环节进行。

4.1自我现实分析;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有效地把握自我,对自己的兴趣有充分的认识,肯定已取得的成绩。其次,要正确地对现阶段已掌握的体育知识、身体能力、优势项目等方面进行分析。

4.2总结过去的经验;回顾过去的历史,对自己一学年或一学期或一个学习阶段的身体素质、期望、训练进行理性思考,然后认真地描述和判断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个人耐心地分析。

4.3他人的评价或者与他人比较;首先可以依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如可以问问家长、老师、医生、同学、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是怎样的。其次,通过与自己条件相似的人比较来评价自己,如可以通过和同学比较概括出自己的特点;同学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教育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相似性,同学有着更深刻的共鸣和更准确的理解。所以同学评价是重要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可以从同学的评价中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对于改进自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需要注意的是,要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说法。教师要加强指导和引导工作,在评价中要抛开个人感情因素,以公平公正之心态做出正确的评价,同学之间的评价要言之有据,理由确切,不能不负责的对别人做出评价,以避免学生的类群效应。

5.学生进行单项自我评价

5.1达标项目的自我评价;在考核前,让学生对各个达标项目进行自我评价。每个年级每个年龄段有着不同的标准,学生得知明确的标准后,有利于他们发掘潜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考场发挥。每个班至少40多位学生,一个体育老师不管如何因材施教,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安排自己的针对性训练。比如一位学生引体向上可以得到满分,立定跳远可以满分,短跑可以满分,说明他的暴发力是很强的,但耐力跑是他的弱项,那么他就可以就耐力跑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5.2体能项目自我评价;教师要设计一个体育项目评价表,设有“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课堂情感意志与合作精神”、“提高程度”等栏。在运用单元学习评价表时,应注意根据单元学习项目的内容性质和特点,参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确定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进行评价。体育项目评价表的运用,为学生的学期成绩评价提供详实的依据,同时可以更科学评价学生健康状况和水平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测试,获得与学习项目有关的体能原始成绩,要求学生如实填入表中。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由学生自己把测试成绩填入。“提高程度”栏采用等级制填写,可用“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单元学习结束后,每位学生根据自己运动技能与知识掌握情况,在本单元每节课学习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同学合作精神等内容的表现,在“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课堂情感意志与合作精神”评价项目上,分别填写“A”、“B”、“C”、“D”四个等级。同时,针对本单元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包括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学习体会等方面,填入“自己的话”栏目。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反省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

由于学生的自评是学生在以前学习中没有经历过的,往往会受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影响,也由于学生对教育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方法等方面与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有些方面可能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所做出的评价可能是不合理的,出现诸如学生自我中心问题、类群效应问题等等,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就显得尤其重要。

作为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评价加强引导,要让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教师一方面要以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能简单地忽视或屈就学生不合理的要求。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消除认知差异的重要性,加强与学生沟通与辅导,将此作为自己应做工作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徐正言现代教师的心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至6年级)体育与健康(7至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