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不仅仅是例子——(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3

教材不仅仅是例子——(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初探

邓凌

内容

关键词:教材例子目标

正文: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是反映叶圣陶先生教学思想的至理名言之一。这一论断的提出,旨在纠正教学烦琐讲解的倾向,提倡教学重在引导,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冲破了自科举取士以来长期视教材为经典的樊篱。但是,先生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许有一个特定的对象、时间和场合,倘若现在到处引用,就容易产生误解,或至少忽略了教材系统的整体导向。

我同意于漪『注』的看法,语文教材不仅仅是例子。应该说,任何教科书,都应是目标系统与例子系统的统一。我想从高中现代文的选编来证明这一观点。高中现代文的选编,有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结构,文章的选择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正如于漪所说,语文课文应是由一篇篇例文组成的“例子系统”。所谓“例子系统”,是说这些例子不是孤零零的,有一定的量;也不是杂乱无章的,有一定的格;更不是无目的的,它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设置的。例子系统是为目标系统服务的,入选教材的文章是有严格标准的。

同时,语文除了学习知识点的内涵、学习方法以外,还要通过理解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去感悟自然、感悟社会、感悟人生,并通过这些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和审美意趣,进而形成认识、表达、审美等语文能力。

现在,我就从高中现代文教学这一板块略做分析,以期实现教材例子向教学目标的靠拢。

高中三年,学生是将课本和读本作为独立的篇章来学习的,很少去留意这些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也甚少站在文化思想史的高度去分析讲解这类文章。其实,高中现代文就是一个例子系统与目标系统的统一。利用我们手头有限的资源就可以达到对思维的系统训练,把独立的篇章整合于统一的知识框架下进行学习。

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我大致将课本及读本中的文章整理成四种类型:

第一类“传统文化的源流及嬗变”

高中语文课本及读本涉及到了先秦诸子思想文化(含文言课文),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其中,高一读本就选编了《非攻》《庖丁解牛》《五蠹》《谋攻》等文章,以此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形成基本的传统文化思维体系。

本专题重点谈谈我对编者就儒、道两家文章选编的认识。这一类型的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儒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学术观点、政治主张和两家学说对中国人文化个性的影响。例如,高中五册一单元课文《孔孟?》《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人生的境界》,再例如高中读本第三册《庄子见鲁候》、《蝴蝶梦》,以及第五册二单元的文章,以此做到对儒家、道家思想的浅近了解。

同时,在我看来,编者为了让学生构建整体性的知识框架,专门设置了有关知识短文以及单元综合性学习专题。比如高中第五册“感受儒家思想文化”,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分小组讨论,就现代社会儒学的价值进行调查采访。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走进传统文化,全面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

思维训练可以达到的目标是:学生能用掌握的儒、道观点去评述较为浅显的历史文化现象。在经过三年的接触后,学生自然有观念上的提高。由此,可以做较为深入的分析。同时,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好似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传统文化有失落的地方,也有发生了嬗变的地方。这些复杂的问题反映到收集的文章中就出现了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批判态度的有之,持赞美发扬态度的也有之。我认为作为一名正在接受高中教育的中国人,绝对不能不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不管你喜欢与否,你都要能辩证地分析它。当学生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及嬗变有了认识以后,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就不再是简单的零散的例子了,而是系统的、高质量的、实用的语文教材体系了。

第二类“诗意的存在”

如果说上一个专题偏向于抽象理论的话,那这个专题就比较感性细腻。这个专题下的文章都是谈诗人、诗歌鉴赏、诗与心灵、诗与生活的,知识来源是高中第一册现当代诗歌以及第三册唐诗宋词,很多阅读文章便由此延伸出来。例如《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谈中国诗》《说“木叶”》《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以及阅读文章中陶渊明的人生抉择,苏轼的亦隐亦仕的洒脱,李白与杜甫的不同,王维融身于山水的闲情等内容。要理解这类文章需要一颗灵慧的悟心,因为它们触及的是人类心灵中最感性、最美好的东西。通过阅读这类文章能让学生了解那种活得不那么“现实”的人。什么东西不用半毛钱买,一样能充实我们的心灵,愉悦我们的精神?那就是诗意。有一种人,在诗歌的世界里徜徉远比在物质的世界里流连要满足得多,那这种人的生命就是“诗意的存在”。

我们希望学生通过阅读这一类文章能将“诗意”留在心底,无论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都要从中看到“诗意的存在”,而不仅仅是故事情节,否则,就真的是只看到花架,而看不到花架上盛开的鲜花。通过诗意的存在,让我们永葆对真、善、美的感动。

这就是于漪所提倡的文学的人文性,而并非是简单的例子,没有大量具有丰富思想、情感的语文读物的熏陶,没有社会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只靠几篇样板文章的学习,靠几个知识例子的讲述和训练,是培养不出语文能力的。

当然,此专题还必须有前一个专题作为基础,因为中国文人大多都是在儒道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在选编文章、确定主题时,也是有意地让两个专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第三类“窥测人类意识的暗箱”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总体特征是“内向化”,如果说传统文学作品将大量笔墨用于表现外在世界的真实,那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则喜欢省略具体的外在世界(时间、地点等社会背景),简化情节和人物外在特征,而将笔触深入人的意识深处。可以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大拓展了人们对内心自我的认识,对人的本质有了深一步的了解。

就课本第五册选文设置来看,就广泛地涉及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几个重要流派(包括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其中任何一个流派讲解起来都不容易。这些文学不像传统文学,靠口头讲述故事情节是无法让学生真正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的,必须给学生时间阅读一定量的文本。所以将这一内容的相关文章组织成专题形式,集中讲解是必要的。

除了在高三第五册的课本和读本中大量的接触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以外,高一课本中也有涉及,比如,后期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的诗歌《豹》,作者以从容的笔调写出了困兽的处境,世界的虚无。四册读本中,我们透过卡夫卡、萨特、海勒等人体会到西方现代社会所隐含的危机感和荒诞感。现代派作家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写出了现代人无法摆脱的困境。

那么,西方现代主义是否仅仅充斥着空虚、软弱与无可奈何,在他们“窥测人类意识的暗箱”时,是否还存在着一点“亮光”,在灰暗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与西方现代派相反相对的史怀哲、马丁·路德·金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在崇尚个人利益的时代,他们带着爱与信念走进了困窘的民众,给他们带来了真切的心灵关怀。课本第一册《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呼吁》等演讲词折射出他们的理想,从中,我们可以感知宗教背景的洗礼让他们具备了这样的情怀。

正如史怀哲所言:“没有实践的宗教不过是空言而已。”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史怀哲在非洲建立义诊医院,让我们看到了宗教信仰的强大感召力,西方社会的宗教背景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他们对于人类苦难的无比同情以及热忱的献身精神正是西方现代主义社会的一点“亮光”。

由此可见,“暗箱”与“亮光”彼此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应意识到这一点,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引导学生较为全面的理解西方现代社会。

有教师担心讲解这些人文内涵深刻的文章,学生是否理解的了。其实教师有时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这些文章所揭示的生存的压力与困惑对于生长于商品化时代的都市青年来说并不陌生。生疏的也许仅仅只是技巧。西方现代文学所描写的世界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同样也能唤起当代人的心灵共鸣。

第四类“生命的感悟”

本专题针对现当代作家作品而言,主要选的是一些谈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文章。比如《边城》《我与地坛》《胡同文化》《我的空中楼阁》。它们具有更多的人文性,体现出对生存的更多思考。有人说对现代人而言,情商对一个人生活的影响要比智商重要得多。确实,我们一生会面临很多次心灵的困惑,会陷入人际间的纠葛冲突,会面对社会的各种矛盾。在这些充斥着不安、痛苦、犹疑的时刻,不是仅仅靠智力就能解决的,我们更需要一颗充满丰富情感的心去化解一切,而怜悯、勇气、理解、自信、亲切、和善等等品质是构成高情商的要素。我希望能通过阅读这一类文章,让学生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无论前面分多少个板块或从何种角度设立专题,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提升思维能力来理解我们当前的社会生活,直面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所有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想其中一种答案就是“怎样生活得幸福”,而幸福的获得是需要智慧的。

入选教材的文章是有严格标准的。应该说,任何教科书,都应是目标系统与例子系统的统一。首先,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其次,这种例子,不是任意的,一经挑选确定,便成为教学环节中的一环。再次,按照选材的原则,教材的编写,也要有科学性、序列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最后,还要通过学习教材培养语感、思想、情操和兴趣。语文教学不仅要使用好讲读教材,还要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培养起语文能力。

如何利用我们手头有限的资源达到对思维的系统训练呢?这里有个简单的设想:

首先是从毕业班中收集资源,将他们手头用过的高二、高三全年的课本、读本、学习指导全都征集起来。大部分学生都会将用过的书籍当废品处理掉,我们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好这些“废品”。从第三册开始,语文课本选择的文章大多具有文化深度,而同步的读本和学习指导上都有对相关主题文章的补充拓展篇目。

其次要对所有收集到的书籍中的文章进行筛选,选出具有文化内涵的篇目。

再次要依据以上专题的理念对筛选出的文章进行分类。

最后教师要为每一类的文章编写一定量的思考题。最好从思想文化的角度,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深入到对思想主题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将同一类的文章串起来分析讲解,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些文章的内在联系,达到分类标准中提及的思维理解训练的目的。

以上分类是根据高中1—6册教学资料中不同文章的类型做的划分,不一定科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每册重点进行专题划分,一学期进行一个专题就足够了,否则烦琐而无效。针对“教材不仅仅是例子”这一命题下“高中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的初步探索,我也深感笔力有限,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还极不成熟。这也本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希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谢谢。

『注』: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现年80岁。

【主要著作】《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究》《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于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录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