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 2

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吴晓冬王文菊刘娟

吴晓冬王文菊刘娟

(华润武钢总医院湖北武汉430080)

【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加葡萄糖注射液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莫西沙星对其进行用药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发现,实验组痊愈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实验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莫西沙星;红霉素;葡萄糖;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37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438-02

支原体肺炎主要是在支原体肺炎引发下的,以间质病变为主的一种急性肺部感染疾病。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为2-3周,其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在其发病时会有身体无力、头疼脑热、肌肉酸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1]。虽然支原体肺炎并不会致使患者死亡,但是如不能对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损伤,而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成人支原体肺炎的检出率不断增加,因而人们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药物的选择也更加的慎重。本研究将针对成人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莫西沙星对于此病的临床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支原体肺炎疾病的相关标准,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60例,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3.47±2.55)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5例,支气管扩张伴有感染患者3例,肺癌伴有感染患者1例;对照组患者60例,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24.19±3.26)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6例,支气管扩张伴有感染患者2例,肺癌伴有感染患者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经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和基础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选择莫西沙星进行用药治疗,具体方法为:选取莫西沙星(盐酸莫西沙星氧化钠注射液,BayerScheringPharmaAG,250ml:0.4g莫西沙星,2.0g氯化钠)0.4g,使用静脉滴注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每天1次,治疗周期为2周;对照组患者选择阿奇霉素加葡萄糖注射液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选取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注射液,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10606)1g,并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使用静脉滴注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每天1次,治疗周期为2周。

1.3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3-4]

痊愈:患者在用药后的三天内其体温恢复正常,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治疗结束后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血沉显示正常,且胸片肺部阴影完全吸收;

显效:患者在用药后的五天内其体温恢复正常,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治疗结束后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血沉显示基本正常,且胸片肺部阴影吸收效果较好;

有效:患者在治疗期间其体温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治疗结束后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血沉还未恢复正常,且胸片肺部阴影局部吸收;

无效: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发热并未停止,且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变化或者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无效/例数×100%。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可知,实验组患者的痊愈率为68.3%,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为38.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比较(n%)

分组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6041(68.3)16(26.7)3(5.0)0(0.0)60(100.0)

对照组6023(38.3)22(45.0)10(16.7)5(0.0)45(75.0)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调查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对于生活质量评分可知,实验组患者关于生活质量评分的各项数据较高,而对照组患者关于生活质量评分的各项较低,两组患者之间的相关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例数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

实验组6085.44±2.1692.06±1.4788.26±4.3989.99±6.34

对照组6072.06±2.8680.06±0.2369.26±4.5572.92±6.6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实验组患者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肺部阴影X消失时间分别为(2.27±0.65)d、(4.83±1.22)d、(3.73±1.19)d、(7.58±2.38)d;对照组患者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肺部阴影X消失时间分别为(3.52±0.83)d、(7.21±1.47)d、(6.02±1.35)d、(10.11±2.56)d,由此可知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0);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10/6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3讨论

肺炎支原体属于引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原体,能够在无细胞培养基长进行生长和分裂繁殖。肺炎支原体会经过口鼻分泌物将其传播于空气中,进而将病原体散发,并可引起流行性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的细胞膜上具有神经氨酸的受体,能够吸附于患者呼吸道的上表皮细胞,对于纤毛活动起到抑制作用,并对呼吸道上表皮细胞起到一定的损害,此外还会产生过氧化氢,对其他局部组织造成损伤,并可致使患者出现病理性的免疫反应[5-6]。莫西沙星是第四代新型的氟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能够对拓扑异构酶2与拓扑异构酶4产生影响,进行对控制DNA拓扑以及复制、修复和转录起到一定效果,且在莫西沙星8位碳与甲氧基团相互作用下,可将其分子结构进行改变,使其活性不断增强,使抗菌谱得到扩大,进而发挥其抗菌活性的效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能够尽快的康复[7]。根据相关的临床资料表示,莫西沙星的耐药率比较低,且半率性较长,具有较强的组织穿透力,在其组织中的浓度比较高,肝和肾可得到双相排泄,此外,莫西沙星的安全性及其耐受性比较好。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治疗方法,可知实验组痊愈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实验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莫西沙星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其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使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更快的消失,促进患者的康复,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侯刚,封辰叶,尹燕等.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2):104-106.

[2]李彦哲,刘放.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5):48-49.

[3]陈艺坛,潘云虎,陈志斌等.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检测bFGF、FN的临床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4):641-643.[4]潘云虎,季志宇,陈艺坛等.莫西沙星治疗108例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875-1877.

[5]吴资锋.莫西沙星联合氧驱动盐酸氨溴索雾化对6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431-432,433.

[6]孙玉琴.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8):100-101.

[7]杨力生.莫西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65例疗效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