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转铁蛋白(Tf)与血红蛋白(Hb)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降低消化道出血漏诊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粪便转铁蛋白(Tf)与血红蛋白(Hb)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降低消化道出血漏诊率

陈辉凤

陈辉凤(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检验科201700)

【摘要】目的评价同时检测转铁蛋白(Tf)与血红蛋白(Hb)在粪便隐血试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门诊和住院113名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患者(转铁蛋白或血红蛋白其中一项阳性即为阳性)进行比较分析。转铁蛋白(Tf)采用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胶体金方法。血红蛋白(Hb)血采用免疫和化学双联法。结果转铁蛋白(Tf)与血红蛋白(Hb)检测结果共同阳性51例,占阳率性45.1%。转铁蛋白(Tf)阳性85例,占阳性率75.2%。血红蛋白(Hb)阳性79例,占阳性率69.9%。结论粪便中转铁蛋白(Tf)与血红蛋白(Hb)联合检测可降低消化道出血漏诊率。

【关键词】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粪便隐血

【中图分类号】R4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135-01

粪便隐血试验是临床上诊断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指标。已知的化学法易出现假阳性结果,是因为易受饮食和药物的影响,单克隆抗体法与化学法相比,灵敏度、特异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Hb易受胃内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和肠道内的细菌分解的作用而变性,减弱免疫反应故结果易出现假阴性,而同时测定血红蛋白(Hb)与转铁蛋白(Tf)降低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漏检率[1]。因此我们做了相关研究以探讨血红蛋白(Hb)与转铁蛋白(Tf)联合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对象??收集本院门诊和住院113名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患者(转铁蛋白或血红蛋白其中一项阳性即为阳性)

2.试剂??血红蛋白(Hb):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粪便隐血试剂组(双联法);转铁蛋白(Tf):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转铁蛋白胶体金诊断试剂。

二、方法

1.血红蛋白试验

血红蛋白(Hb):试剂组中化学隐血试剂系利用较特殊Pyramidon配方当做呈色指示剂,标本所含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能催化试剂中的过氧化氢分解释放新生态氧,氧化Pyramidon而产生紫兰——紫红色颜色。胶体金法检测Hb,采用胶体金双抗体夹心法。

准备一支12*75mm试管和一片BASO专用滤纸,并在试管中加入0.5ml的蒸馏水。先以竹棒从粪便盒内采取少量的粪便检体,大约一根火柴头大小,并放入试管中与蒸馏水充分混合均匀,同时间在同一位置另取少量的粪便检体涂于滤纸上。将化学法显色剂A滴加一滴至滤纸有涂抹检体处,待试剂完全渗透后,再滴加一滴显色剂B,并于加入显色剂B后,在5分钟内观察显色结果。滴加显色剂B之后,随即出现紫蓝色阳性反应,报告为(++++)。滴加显色剂B之后,在10秒钟内紫蓝色阳性反应,报告为(+++)。滴加显色剂B之后,在一分钟内出现紫红色阳性反应。报告为(++)。滴加显色剂B之后,在一分钟后5分钟内出现紫红色阳性反应,报告为(+)。滴加显色剂B之后,没有产生任何颜色反应,报告为阴性(-)。

免疫试纸条箭头所指的一端浸入检体混合液中,在5分钟内观察结果。试验结果判断:在控制区(c)出现一条色带为阴性,在检测区(T)和控制区(C)各出现一条色带为阳性。

2、转铁蛋白试验:

转铁蛋白法检测Tf,采用单克隆抗和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地检测粪便样品中人的转铁蛋白(Tf)。在5分钟内,可以检出粪便中最低量为10ng/ml的转铁蛋白。

使用采便棒取样(适用于条型试纸):将小试杯编号后放置在试管架上,加入1ml缓冲液,用采便棒在粪便样本的6个不同部位取样(以覆满远端螺旋杆沟槽为宜,取样量约25mg),将采集的样本放到小试杯内,搅拌使之与缓冲液混合均匀。

条型试纸:撕开铝箔袋,取出试纸条,将标有MAX线的一端插入小试杯中,液面的深度不得超过MAX线。如需取出试纸观察结果,应保留在小试杯内30秒后再取出。

1-5分钟内观察结果,控制区(C出现一条色带为阴性,在检测区(T)和控制区(C)各出现一条色带为阳性。控制区(c)未出现色带,说明试剂失效。

结果

在113例阳性患者中转铁蛋白(Tf)阳性的是85例,其中28例是阴性患者。血红蛋白(Hb)阳性的是79例,34例是阴性患者。两种方法共同阳性的是51例。转铁蛋白(Tf)阳性率75.2%。血红蛋白(Hb)阳性率是69.9%。说明单用一种方法检测粪便隐血容易漏诊消化道出血。粪便转铁蛋白(Tf)与血红蛋白(Hb)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降低消化道出血漏诊率。见表1:

表1??两种隐血方法的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阳性率(%)

血红蛋白(HB)法阳性(+)7969.9(79/113)

转铁蛋白(TF)法阳性(+)8575.2(85/113)

转铁蛋白或血红蛋白法阳性(+)113100(113/113)

讨论

上消化道肿瘤病灶的少量出血经消化酶及细菌作用,导致血红蛋白的抗原性降低,由于体液中蛋白成分的影响,阻碍了与单克隆血红蛋白检测法检测试纸上已包被好的血红蛋白抗体发生抗原一抗体反应,从而出现“假阴性”,导致漏诊[2]。转铁蛋白在健康人粪便中含量甚微,如发生消化道出血则可以在消化道内大量存在。转铁蛋白在肠道内抗菌能力强,稳定性高于血红蛋白[3]。因此,粪便转铁蛋白检测法可以克服被检标本中的血红蛋白在胃肠道滞留时间过长而被分解破坏出现的“假阴性”。

在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血红蛋白(Hb)测定阳性率高于转铁蛋白(Tf)测定阳性率,可以看出在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转铁蛋白(Tf)不如血红蛋白(Hb)敏感,这是因为约有10%的病例出现转铁蛋白(Tf)值较低的现象。已知遗传性无转铁蛋白血症,各种恶性疾病、炎症为主的多种疾病均可导致转铁蛋白(Tf)值低下,使其出现假阴性结果[4-5]。从表1中可看出,单选择一种隐血方法检测粪便,阳性率会降低。血红蛋白(Hb),漏诊34例,漏诊率30.1%。单选择转铁蛋白(Tf),漏诊28例。漏诊率24.8%。但联合检测转铁蛋白(Tf)和血红蛋白(Hb)发现阳性率明显提高,能够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减少假阴性,提高上下消化道阳性结果的检出率。当血红蛋白(Hb)法受到干扰时,将转铁蛋白(Tf)法作为补充检测手段,是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最有价值的方法。降低消化道出血的漏检率。

参考文献

[1]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4.

[2]汤立旦.两种方法检测粪便隐血的比较[J].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200l,2(4):186.

[3]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4-205.

[4]谢福琴,邓中新,江雪爱.几种大便潜血试验的观察与评价[N]国际医药卫报.2002,01:16—17.

[5]马晓露,李艳莲.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联合免疫法检测便潜血在临床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3,04: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