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产后出血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

张俊辉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探究产后出血中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指导,调查记录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患者满意度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7.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的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增加患者的治疗满意率、和谐医患关系,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健康教育;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258-02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产后出血主要是指产妇在胎儿分娩出的24小时之内的阴道出血量在500ml以上,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软产道破裂、胎盘因素、子宫破裂、子宫收缩乏力等[1]。产后出血严重时会导致产出现贫血、感染甚至失血性休克,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并发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随着近年来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护理在疾病治疗及康复预后中的作用。本文将以我院的阴道出血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产后出血中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40例,患者的年龄在23~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1±0.9)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其中软阴道损伤8例、胎盘因素9例、子宫收缩乏力17例、子宫破裂6例;对照组有40例,患者的年龄在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0±0.8)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13例,其中软阴道损伤9例、胎盘因素11例、子宫收缩乏力18例、子宫破裂2例。排除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精神意识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在详细了解本次研究进行的条件并由患者亲自签署或其教书代为签署参与同意书,患者的自身条件和两组患者之间的比价条件均符合本次研究进行的要求。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具体内容为:

(1)心理护理。护士在产妇产前向其详细讲述分娩的有关知识,如分娩的流程、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分娩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引导产妇以积极、客观的心态来面对分娩,消除其恐惧心理,以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在分娩后产妇出现出血情况时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向其讲述产后出血治疗成功的案例,并告知其产后出血的治愈率很高,消除其紧张心理。同时以产妇感兴趣的东西来分散其注意力,鼓励家属与产妇多进行沟通。

(2)饮食护理。产后出血的患者在出血后消耗的体力较大,因此要多食用高蛋白、营养较为丰富的食物,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多食用蔬菜和水果,保持产妇的营养均衡,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2]。

(3)体位指导。产后出血的孕妇采取卧床休息的方式回复体力,若产后24小时后产妇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预测短时间内无不良情况发生可以引导产妇进行适当的运动。但是运动的幅度一定不要过大,避免诱发低体位性血压,运动要循序渐进。告知患者避免采取长时间的仰卧位,根据具体的病情情况采取适当的卧位,避免子宫出现后倾位[3]。

(4)预防感染。护士严格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消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消毒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根据季节和天气的情况适当开窗通风。告知患者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常常换洗内衣,注意保持会阴的清洁干燥。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1.3观察指标

调查记录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使用本院自行制定的问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包括产后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数据对比

3.讨论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医疗模式的转变,加上各项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健康越来越被广泛关注。产后出血是产妇生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产妇失血过多时会威胁其生命。对产后出血的产妇在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的、系统性的、有计划性的系统教育活动,可以降低患者的恐惧感、降低出血量、减少感染的发生概率,得到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从本次研究所得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对产后出血的产妇的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所得的患者总满意率高达95%,可见其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余克琴.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体会[J].健康前沿,2016,23(6):39-39.

[2]陆月娥,甘锦爱,周结芬,等.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317-318.

[3]宋莲.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