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夏璠罗静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总结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以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对照组以及加行心理护理的60例实验组。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结果:护理干预后,组间实验指标结果经统计学计算,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血压水平,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行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心理护理;负性情绪评分;血压水平;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273-02

高血压作为常见性心血管疾病代表,发病率较高,占15%以上[1]。疾病的发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以及明显的肾功能损伤,造成中风以及偏瘫等问题,高血压反复发作期间患者需要承受来自身体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压力,并影响高血压疾病的控制[2]。相关资料指出,高血压患者用药治疗期间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血压水平[3]。基于此,本文就我院120例高血压患者为例,总结心理护理干预价值,为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高血压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为2015年8月到2017年1月,总计120例。实验对象无心肾功能障碍等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高血压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实验组:60例,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在40~60岁之间,年龄均值(49.50±4.50)岁。对照组:60例,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在39~60岁之间,年龄均值(48.50±3.30)岁。高血压患者组间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综合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建立患者护理档案,制定护理干预计划。同时,做好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遵循医嘱用药的价值、帮助患者纠正不佳饮食习惯。

实验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首先,健康知识宣教。护理人员采取文字、图片、视频等多个方式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以及诱发因素等,帮助患者了解高血压并积极配合治疗。其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语言、工作专业性,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服务的同时建立患者好感度、信任度,缓解其负心情绪。最后,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了解其心理情绪状态,通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不良情绪。另外,对于心理抑郁情况明显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进行干预。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评分以及舒张压、收缩压水平,负性情绪评分参与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总分100分,50分为临界值,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负性情绪越为明显[4]。

1.4统计学方法

高血压患者实验指标数据经统计学计算,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血压水平、情绪评分均以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为指标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标准[5]。

2.结果

2.1组间血压水平对比

两组高血压患者具体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结果见表1。实验组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高血压患者组间血压水平对比(x-±s,mmHg)

3.讨论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以及运动习惯的改变,导致高血压发病率有明显递增表现,并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代表。高血压疾病有高发、反复发作特点,需要药物进行血压水平调整,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以及心理指导等,改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的负性情绪,以最佳的精神状态配合临床治疗,并在了解高血压疾病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规范日常生活。心理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的弥补,满足了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身心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选择120例高血压患者,并分为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配合心理护理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组间例数一致且基本资料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实验组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以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数据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呈临床多发趋势,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特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理负性情绪、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利于治疗预后,建议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赵微燕.药物联合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降压疗效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3,25(3):227-228.

[2]严明芹,滕兆林.心理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改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20-22.

[3]陈和萍.分析对首发高血压患者进行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25-126.

[4]陈艳红.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9):184-185.

[5]魏南.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0):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