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监理的难点及有效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8
/ 2

建筑工程监理的难点及有效策略研究

朱冠华

滕州市工程建设监理技术服务中心山东滕州2775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极大的带动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且建筑工程规模与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监理人员便需要努力提高其责任意识,并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克服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所存在的监理难点,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预期要求,对促进监理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难点;应对策略

随着城市化发展日益深入,建筑工程得到了极大发展,一些难点问题也接踵而至,譬如如何降低建筑建设成本、如何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怎样有效控制工期等都是极受关注的内容,在这些内容的改进方面,工程监理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我国实行监理制较晚,很多问题在所难免。有必要对这些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对监理制度的完善及监理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

1建筑工程中监理工作的意义

1.1确保施工进度符合预期要求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投入大、施工技术应用要求高等特点,所以如果其中某个施工工艺环节存在质量问题,则势必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万无一失,作为监理人员来说,其需要对每一施工环节予以严格的质量监理,同时控制与监督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将监理工作落实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可以符合预期要求。

1.2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速度,建筑工程数量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多,所以建筑工程质量在现阶段成为全民乃至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然而,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由于施工现场各类内外部因素众多,极大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也因此要求监理人员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努力对施工每一环的质量予以严格的监督与核查,在科学、规范的监理制度下来开展监理工作,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可以有序、高质量的完成。

1.3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绝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并且室外影响因素众多,稍不注意便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对于监理工作来说,其可有效的监督建筑工程的开展,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工程可以在相对安全、可靠的环境下来进行,帮助施工单位检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配备齐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建筑工程监理的难点

2.1监理工作认识不够

工程监理发展中面临的阻碍大多来自于对工作本身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有关制度、体系建设投入缺乏,体系发展缓慢。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发现,不少单位及管理者认为,工程监理工作发挥出的作用非常有限,但却占用较多的协调时间,影响正常施工进展。这种陈旧的思想不但会阻碍监理职能的发挥,还会影响整个体系的发展,最终的负面效应需要由建筑行业来承担。对监理工作认识不够所带来的发展阻碍是循环性的,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工作标准和方法,导致监理效用无法充分发挥,影响利益相关方对其的认可度。重视程度的下降又反过来阻碍体系建设。

2.2监理制度不健全

监理制度不健全体现在下列两方面:其一,监理制度存不完善,激励制度不健全,不能起到提升监理人员积极性的作用,监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导致监理工作难以全面铺开。其二,奖罚制度不完善。奖罚制度的实施是为了激励监理人员更加积极的开展工作;对所犯错误担责。奖罚力度小,监理人员违规的成本低,错误会不断出现,难以起到监督和制约作用。

2.3监理人员水平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监理市场得到了很大发展,监理人员队伍日渐庞大,监理人员水平较低这一问题就更加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挂靠现象严重。为了提升自身的影响力,监理单位允许有资质的监理人员挂靠到单位名下,而真正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却很少,专业水平也不高;第二,部分监理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不重视,很少组织相关的知识培训,监理人员少了汲取新知识的机会和渠道,专业水平的提升自然就较为缓慢;第三,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准备时间不充分,对项目缺乏全方位、深入的了解,监理效率低。

3工程监理难点的应对策略

3.1树立全过程监理观

在现代建筑行业,监理工作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提高工程建设经济性和确保社会效益实现方面意义重大。为了让建筑工程相关方对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深度落实工程监理,需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全过程监理观。从监理的职能作用上看,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均有必要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协调和控制。通过监理手段,保证建筑工程任何一环节都能顺利进行,才能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要求相关部门重新分配监理工作的精力和重点,从项目规划阶段开始,直至工程竣工,设定每一建设环节的监理目标并研究监理工作计划,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活动当中。例如在项目招投标阶段,监理部门有义务辅助业主方进行建设单位的评估和筛选,以监理角度,衡量投标单位的资质、能力、信誉度,组建出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工程建设团队,为之后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全过程监理观念的树立需要得到国家及行业管理部门的配合,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对全过程监理进行强制和约束,加快观念推进普及。

3.2落实工程监理的相关责任制

为了保证工程监理工作更加规范地开展,管理队伍应根据组织结构和管理团队的人员数量情况,制定完善的责任机制,并在各部门中贯彻落实。在此过程中借助合理调配,让所有工作人员均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任务,相互之间加大配合力度,一同将建筑监理工作完成。借助对详细的岗位责任制予以制定,可以确保监督管控一体化目的顺利实现,在各个环节中落实监理目标,确保整个监理工作的公开性和公平性,防止市场恶性竞争。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奖惩机制,有机结合员工的自身利益和工作目标,把员工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实现工作效率提升。后期还能详细考核各岗位工作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有效整合监理目标,让工程各个方面均能渗透监理工作。

3.3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培养与新人的储备

任何需要人为进行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都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由于工程监理工作在近些年间逐渐的被工程领导人员所忽视,导致了行业的整体水平与监理工作的待遇下降,随之而来的人才的整体流失,现阶段我国的工程监理工作大部分由临近退休的老员工或刚毕业的年轻人担任。老员工虽然工作经验十分丰富但身体状况与精力体能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建筑行业的最新动态也无法及时跟进。年轻的员工虽然精力充沛但缺少工作经验,这两类员工都无法有效的完成监理工作。为了弥补这一情况,首先需要的就是引进专业的人才从事工程监理的相关工作,另外提升工程监理行业的待遇,以留住人才。除了引进人才做好现阶段工作之外,还要长远考虑,注重新人的培养。刚毕业的员工具有很强的工作热情与学习能力,应定期对新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组织专业人员在施工现场对新员工进行指导。

3.4促进监理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

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更加安全,在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在现代监理行业中监理信息化已成为大势所趋。施工监理单位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加深对监理信息化和规范化的认识,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思想,为施工监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监理企业的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其领导的职责承担起来,详细调查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展开宏观调控,完善信息化体系建设。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对信息化发展道路予以探索,积极培训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对相关的信息化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普及,此外,科学制定监理信息化标准,促进施工监理行业数字化水平的提高,确保监理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4结语

建筑工程监理制度是建筑企业建设管理体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完善和创新此项制度,明确工程监理工作的意义,有效解决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监理直接影响着建筑质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立足于建筑工程市场的特点,大力创新,积极完善和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工作,确保建设项目监督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促进建筑工程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是全.建筑工程监理的难点及有效应对策略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226.

[2]夏振强.建筑工程监理的难点及有效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150.

[3]杨武东.建筑工程监理的难点及有效应对策略研究[J].居舍,2019(01):149.

[4]祁生明.关于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的途径的探索[J].智能城市,2017,3(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