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保行业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梯维保行业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郑志儿

(舟山市日升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舟山市3161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目前电梯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必需工具。电梯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电梯事故频发。电梯事故能否防患于未燃?因此,电梯的安装技术人员、维保人员应更加严格按照规程来施工,进行恰当安装、维修和保养;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和健全电梯的规范;人们应更理性地使用电梯,爱惜电梯,使用电梯时如果遇到电梯故障等突发事件时,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安全措施,从而避免出现危险。本文将对电梯安装、维修保养及日常管理和使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应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梯维保;现存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在当前高层建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电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便捷性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然而,在电梯安装、维护、使用等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了提高电梯使用安全性,就需要更加重视电梯维保工作,并遵循相关规章制度,结合常见问题,提出可靠性的解决措施,让电梯使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1.电梯维保的问题

1.1电梯维保行业现存问题分析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的一种大型机电一体化设备,需要对分散组件进行安装、调试、检验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其结构相对特殊,因此,电梯的运行安全性,与组件质量、整体设计、安装工艺、维护保养等均有着较大的联系。从当前电梯维保行业现状看,还存在较多问题。其一,由于电梯市场维保人员流动性较强,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相对缺乏,导致电梯维保行业较不稳定。加之电梯的频繁使用,使得故障频发,而由于电梯维保人员不能熟练掌握电梯维修保养相关业务,导致其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低下,不能确保电梯的运行安全。其二,在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之下,电梯应用率越来越高,而由于电梯维保行业缺乏一个完善、规范的市场竞争机制,导致维修保养费用出现恶性竞争现象,不利于提高维保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得部分未取得维修保养许可证的企业进入到电梯维保行业中来,无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高效解决电梯维保技术难题,也延误了电梯维修时间,造成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其三,很多电梯维保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较强的安全意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导致电梯构件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也不能对电梯运行状况进行有效检查,从而致使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1.2电梯维保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电梯在维护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直接表现为发生故障的设备伤及维修人员或乘客。我国电梯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带病运行的电梯、自动扶梯不能及时得到维护,电梯带病运行使用。然而电梯的正常维护是由电梯维护人员来进行,但往往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够硬、工作量大、疏忽大意等人为因素,在维护过程中没有更好地对设备进行恰当的维护,或没有排除故障就让电梯继续使用等,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例如:用液体润滑油代替固体润滑油、用完的短接线没有拆除、制动器和称重装置等安全部件的检查不到位或没有发现其的安全隐患等。有些电梯维护工作人员在维护过程中,由于之间没有很好的配合或对乘客没做好相应的防护,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对维修工或乘客伤害。如:维修工被困在电梯与井道之间、乘客掉入扶梯的底坑等。

2.解决电梯维保问题的措施分析

2.1健全信息监督体系

为了有效避免电梯在安装、运行期间出现安全事故,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来对电梯安全信息的监管体系予以完善,对电梯运行产生的个数据进行高效分析,以确保电梯的运行安全性。通过信息监督体系,可以对电梯投入使用前的质量标准进行监督,同时,也可以为电梯维修与保养提供一个更为详尽的数据信息,以便维保人员实际工作的高效开展,进而解决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同时,完善并健全信息监管体系,还有利于加大电梯使用监管力度,让电梯使用单位、检测机构、行政管理部门间等实现资源的共享,进而更好的对电梯进行维修与保养。

2.2提高电梯安装工的安全意识

电梯安装是电梯的初始环节,也是一项比较艰辛和危险的工作,需要每位员工时刻都要有安全生产的意识。那么如何能提高电梯安装工的安全意识,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①开工前的安全教育和每周一次的工地安全会制度———由班组长组织员工开工前的安全简短例会,由公司的安全员组织每周的工地安全会。②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安全培训———由公司组织各班组成员(代表),定期(季度)开展职业安全培训,总结过去一季度的安全情况。③完善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应给予工地安装现场每位员工(包括新入职的和实习生)发放相应的劳保用品,如:劳保鞋、安全绳和工作制服等。④完善公司电梯安全员(地监)制度———专职安全员定期检查安装工地危险隐患,及时发现、报告、排除和阻止工地的不安全因素,如:带病作业、超时赶工、无持证上岗等。⑤完善公司安全检查制度———预先通知或不预先通知,检查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重大安全隐患追究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检查结果定期公布。⑥合理可行的安全评考核制度———为每个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打安全分,将其列入年度和季度奖惩范围,对安全抓得好和差的班组给予奖励和惩罚。

2.3定时保养

针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应结合其常出现的故障,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不按时清理电梯,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受到维护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刷握、整流子和集电环等表面均存在磨损后的碳粉,基于此,工作人员应做好清理工作,通过白布、绝缘清洁剂、汽油等物品,擦拭集电环或者刷握,用压缩空气、皮老虎清扫防护罩等;其次,电刷的磨损,当电刷磨损值过大时,很容易出现压力不足的问题,进而引发麻点的问题,加速系统的发热。针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应及时更换雨刷,但每次的更换数量应控制好,不可过多,同时,应做好新电刷磨合工作,确保电刷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2.4加强对电梯维保人员的管理

电梯的制造、安装、维修与保养都影响着电梯的安全运行,而日常维修工作又是减少故障发生的重要手段,所以日常的维保是专业性强责任重大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因此,电梯维保人员的管理必须有制度可徇,严格的管理制度模式可以使日常维保工作更加规矩化和标准化,有效避免故障的产生的同时,也能保证电梯长期安全运行。对从事电梯维修保养的单位进行必要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工作质量考核,全面提升其维修保养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对电梯维保技术人员应该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并办法相应的执业资格证,电梯的维保人员要实现“持证上岗”,以保证保养人员的业务水平,以便在电梯出现故障时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保护好电梯的使用性能,以达到延长电梯运行周期的目的.

2.5规范维修保养机制

为了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高效的安全管理,就需要对相关的安全制度有所了解,包括国家对电梯的使用规范以及电梯维修单位申报制度等。在国家对电梯的安全使用规范方面,应该以电梯使用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准则,保证电梯年检的正常进行。同时,在电梯安装、运行、维护保养中,相关技术档案、作业人员工资格、材料规范等都应该齐全。同时,在电梯维修保养的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对仪表设备进行规范要求,严禁避免出现无证作业、违规作业现象的发生。另外,还需要对维保单位资质以及维保人员、维修设备状况等予以登记,以便日后对抽查使用。与此同时,电梯使用单位还要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来对电梯的运行状况予以精细化管理。

3.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为科学合理延长电梯的使用年限,工作人员应做好对应的维护保养工作,合理解决电梯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上可知,在当前的电梯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加强对电梯的定时检验、检查及维修,这对确保人们乘坐电梯安全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此,增强及不断提升人们的电梯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定期保养与检查、检修电梯,对于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做好排查工作,以防范为主,选取相应的防护策略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最终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显冬,王梦茹.论电梯维保领域强制保险制度的推行[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6,26(01):80-84.

[2]孙运飞.关于电梯维护保养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硅谷.2011(06.

[3]黄玮华.浅谈电梯维修保养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学之友.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