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调查分析

陈颜

陈颜(新疆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841001)

【中图分类号】R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169-02

【摘要】目的了解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手术合理预防应用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对2011年度手术科室择期手术病人17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Ⅰ类手术预防用药率为93.8%,术后联合用药率为49.7%,术后用药<72h者仅为18.3%,麻醉诱导期给药为0。结论手术科室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未执行临床指导原则,应采取行政干预与宣传教育,对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单病种治疗费用,预防医院感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手术科室围手术期

Perioperativeantibacterialdrugapplicationsurveyanalysis

【Abstract】Objective:thesiegesurgicalantibioticuse,andprovideabasisforthesurgicalthereasonableprecautionsapplicationsinterventionmode.Method:takearandomsampleof178casesofpatientsundergoingelectivesurgerywereinvestigatedretrospectivelyonthe2011annualsurgicaldepartments.Results:ClassIsurgicalprophylaxiswas93.8%,thepostoperativecombinationwas49.7%,postoperativemedication<72hbyonly18.3%,andtheinductionofanesthesiaadministered.Conclusion:Thesurgicaldepartmentsperioperativeantimicrobialagentsnotperformclinicalguidelines,shouldadoptadministrativeinterventionandpubliceducationtopromotetherationaluseofdrugstoreduceasinglediseasetreatmentcosts,preventionofhospitalinfectionsplayapositiveroleinpromoting.

【Keywords】antibacterialdrugsrationaluseofdrugssurgicaldepartmentsperioperative

近年来手术科室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有范围扩大化的趋势,不论手术大小、部位、切口的类型等,均普遍使用抗菌药,且所使用的抗菌药物抗菌谱广、价格贵[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预防术后发生的院内感染、延缓细菌耐药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调2011年度手术科室择期手术患者178例,其中Ⅰ类切口手术137例,Ⅱ类切口手术41例;男103例,女75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岁,其中60岁以上18例,婴幼儿7例,平均年龄38.9岁。

1.2调查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筛选并登记,项目包括科室、性别、年龄、手术名称、切口分类、麻醉诱导期及手术后用药类型、天数及联合用药情况,要求入选病例手术前无感染征。

2结果

Ⅰ类手术预防用药率为93.4%(128/137),术后联合用药率为49.6%(68/137),术后用药<72h者仅为18.2%(25/137),麻醉诱导期给药为0。三代头孢菌素占预防用药62.8%(86/137)。

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分析

3.1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病人有无感染因素等综合考虑[2]。本次调查的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5%,明显过高;尤为严重的情况是两药及以上联用占17%,明显违背规定,极易造成细菌耐药与药品资源浪费。

3.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先期使用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可有效防止术后感染[4-7],但如果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医院感染中耐药菌的滋生和患者体内菌群失调(二重感染)。有研究表明,术后3h内使用抗菌药物几乎没有预防感染的效果[8]。必须在细菌污染之前,让组织建立起有效的抗菌药物的浓度,使随后而至的细菌难以生存和繁衍。起到预防感染的效果。所以,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上强调提前使用。

3.3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和时机

围手术期的预防性用药应有严格指征。一般来说,I类切口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但对于创面大、手术时间长、渗血多或一旦感染其后果严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II类切口均可考虑使用;Ⅲ类切口必须使用。此次调查的I类切口绝大多数均常规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最佳时间应在术前1h~2h或麻醉开始,应一次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如手术超过3h,术中可追加1次,以保证组织内有效药物浓度的维持,术后再用1d~2d,最多不超过3d,一般采用静脉给药。在169例预防性用药中,术前2h内用药15例,占8.87%,术前>2h用药39例,占23.07%,术后预防性用药163例,占96.4%。

3.4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它适用于不明原因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株感染。一般采用广谱+窄谱的联用方式,本次调查中的二联用药居多,占53%,且用药起步高,易加速细菌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导致不易控制的严重感染。

总结:

我国普遍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严重和广泛的药物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细菌耐药性日益增加等,这种情况在基层医院的手术科室尤为普遍。手术合理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但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同时也可降低其他部位的感染发生。但在临床工作中病原学检测存在时效性差、检出率偏低等缺陷,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多根据文献中经验来选择抗生素。

参考文献

[1]殷凯生,殷民生.实用抗感染药物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16-618.

[2]黎沾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4):7-8.

[3]沈文琪.污染性切口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3,13(12):739.

[4]马保金,殷保兵,张延龄.单纯胆囊切除313例抗生素应用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0):607.

[5]陈德昌.外科临床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0):631.

[6]朱上林,李勤裕.抗生素在胃肠道消化外科的预防性应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0):631.

[7]时德.普外科中预防用抗生素.普外临床,1995,10(1):4.http://www.copycheck.com.c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