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

易辉

湖南省湘潭市口腔医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社会水平、经济水平都得到了飞速提升,要想国家与社会获得进一步发展便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有五个重大问题值得人们讨论与关注。只有将五个重大问题深入研究,才能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融合,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本文将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五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前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界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但在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应被重点关注的有五个问题。虽然学术界对这五个问题还处于研究阶段,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趋势势在必行,只有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研究透彻,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共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五个重大问题解析

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过程中,有五个重大问题值得人们关注。第一,应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主题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立之初,便将世界何以可能转换为人类解放何以可能[1]。为了将这一问题完美解答,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注点开始从宇宙本体方面转换为人类的生存主体,从之前的解释世界开始转换为改变世界。第二,如何对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正确看待,该问题也涉及到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性。如果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二分结构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进行构建,虽然不一定具备科学性,但其理论特性便是以实践、辩证为主要代表的历史与唯物主义。第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与资本批判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认识。马克思哲学批判不仅仅将意识形态批判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也与资本批判之间密不可分,存在极为紧密的关系。在马克思哲学批判中,主要是将商品为起点,将资本作为基础,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从本质上来看[2],其主要是基于理论意义方面的批判。第四,要充分意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正含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前提下,主要是将历史规律作为基础,并对历史规律进行有效推导,同时构建于资本批判之上。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与发展趋势充分掌握之后,才能将科学主义社会看作为一门科学。另外,如果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规律作为前提,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社会基础作为主要内容,这也是科学主义社会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第五,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传播过程中,会面对不同的名族与文化,便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民族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互相结合的过程中,便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相互结合,但不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作是迎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因此,要想将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就需要将中国的实际国情以及发展规律作为基础,并不能将其立足与中国传统文化。

二、马克思哲学主题转换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式提出之后,也可以将其看作为哲学史上的重要转折与变革。若将其利用文学语言形容,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称作人类思想历史中的朝阳,将人们的思想观念浸润在唯物主义的温暖阳光下。而将新唯物主义作为主导的哲学变革实质便是将哲学主题整体进行了转变,将世界何以可能成功转化为人类解放何以可能,最终将解释世界转换为改变世界。

在转换哲学主题过程中,并没有代表马克思主义的个人主观意志,也不是马克思本人的胡乱猜想,而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主要产物。在哲学体系创立过程中,主要是将哲学家的名字作为哲学体系之名,并不属于哲学家个人拥有。在哲学家创造哲学体系的过程中,虽然其形式较为抽象,也不能立即明确哲学体系的特点与意义,但哲学体系往往都与哲学家所处时代的发展规律互相关联。例如法国启蒙哲学体系的主要特点便是明快、个性,而德国的古典哲学体系则晦涩难懂,这两种哲学体系都与哲学家所处时代具备极强的关联性,也可以将哲学体系看作为时代的思想产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时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度关注与解释,因此在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超出了时代范围,但却仍然存在重要的价值与意义[3]。只有正确看待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凸显马克思哲学理论特征。

三、马克思哲学批判与资本批判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作为学院派的形式在发展,也不是对哲学主题的延伸。而马克思主义对时代发展中存在的重大课题进行解答过程中,是将哲学批判作为基础。马克思本人曾经提出:“德国是哲学民族。”事实也正是如此,例如在英国进行的社会运动中,主要将经济运动作为主体。在法国,政治运动为社会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在德国,理论运动、哲学运动才是社会运动中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批判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形而上学的批判形式。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形而上学式批判可将逻辑规则进行高效探究,并代表理论形态的哲学体系彻底形成。无论是对于绝对理念还是抽象物质来说,从二者的实质来看,都是将人与社会看作为独立存在的抽象个体。马克思本人在《神圣家族》中曾指出,反对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其反对的主要原因便是认为哲学应将世界与人作为主体,形而上学是对人进行异化的表现形式,并予以其深刻、全面的批判,只有将人类解放与共同发展作为重点,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并保持人类解放头脑的清醒状态。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与意义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为德国,但并不会被乡愁或是乡恋所困扰。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便是将民族历史转换为世界历史,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世界性的精神产品,并不属于德国或西欧所独自拥有。纵观人类的整体发展历史进程来看,各个民族与国家都进行了全面的互相影响、渗透、制约,并促进世界一体化历史的发展,而利用当今的语言来形容便是全球一体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这一历史发展趋势早已预料到,并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作为主要命题,也充分凸显了这一历史趋势的真正发展情况。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以及《资本论》中都提出了资产阶级对世界市场进行开拓这一思想,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构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说,在其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并不会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迎合,如果以这种形式进行发展,便会失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互相结合,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上升至理论问题层面,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进行有效解答。还应将中国式问题作为主要内容,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基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与批判,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实现创新发展,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互相融合,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结语:

在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可以看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的共同发展,应将中国的实际国情作为基础,进行改革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卫平.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五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4,05:4-8.

[2]杨耕.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04:5-22+157.

[3]周向军,高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五个重要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7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