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东阳市场“明争暗斗”行政区划利益分配难题凸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3

义乌东阳市场“明争暗斗”行政区划利益分配难题凸显

颜菊阳

对抵制东阳世贸城的义乌人来说,这座跟义乌仅6公里之隔的专业市场是冲义乌小商品市场而来的重复建设,会以低价竞争模式冲击义乌市场的发展。而东阳人却据理力争要依托义乌错位发展、携手并进,共同壮大浙中市场群。

一座商城的出现就像是一个火药桶,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的义乌市场的土地瓶颈、高铺位租金、市场经营模式及背后的浙中市场群行政区划利益的相争──引爆。而这,仅仅是开始。

义乌人的忧虑

在东阳世贸城开市后,义乌政府官方的“抵制”、民间的“忿忿不平”从幕后转到台前,并持续升温。

2月,早春下的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各种肤色的人们来来往往,车水马龙,一派热闹兴旺景象。

然而,2008年伊始的兴旺并未增添义乌人更多的笑容,在商户经过福田路时,无论步履如何匆匆,总是不忘对福田路东侧硕大面积的施工地留下几眼。

这是义乌政府投资100亿元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占地近840亩,能容纳商位14000多个,建成后将成为义乌国际商贸城位置最中心、规模最大的一座市场。对于巩固义乌市场“老大”地位,发挥国际商品城集聚效应而言,这显然极不寻常。

但,义乌人心目中的关注点却并不在三期市场本身。在他们的匆匆一眼中,或许更多是在心里比量:这样的进度能比距离6公里之外的东阳市的世界贸易城的二期、三期市场开发进度快多少?

这并不是夸张。

在义乌人眼里,东阳世贸城就是义乌国际商贸市场自创设以来遭遇到的最强有力竞争伙伴。

从东阳提出“开发兴建世贸城的设想”之始,义乌方面从上至下的神经一直就处于高度紧绷状态。

几乎公开的事实是,2006年8月上旬,东阳世贸城在义乌城区投放二三十个路牌广告和4辆公交车、200辆出租车车身广告,不到一个星期,义乌工商部门以涉嫌违法为由紧急叫停。

义乌市一位领导也公开直言:东阳世贸城完全是针对义乌市场的,而市场是义乌人的生命线,义乌人一定要重视自身市场的发展。于是,8月18日,义乌市政府突然宣布提前启动上述福田三期市场项目,政府还专门表态,“继续做大自己的市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义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延虎介绍,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建成后,除了可以满足篁园市场、针织市场及周边专业街相关行业整体搬迁的商位需求,也为篁园、宾王、副食品、木材等市场的彻底改造腾出空间,是义乌市场体系升级完善的关键之作。义乌相关商户更是透露,“国际商贸城三期规划最初是为针织内衣等行业而设,但没想被东阳抢了个先机。”

于是,在东阳世贸城开市后,义乌政府官方的“抵制”、民间的“忿忿不平”从幕后转到台前,并持续升温。

今年1月11日,义乌市政府及小商品城管委会召开紧急会议,内容是针对东阳世贸城商讨对策;1月14日,义乌市党政代表团走访东阳,要求建立每半年召开一次的东阳义乌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双方的重大举措、部署和工作安排,以及需要对方协作配合的事项、要求和具体内容;提出并确认需双方共同协商解决的议题;督促协调落实具体事项等。15日,义乌有关部门又做出最迟在4月搬迁改造宾王服装市场的计划,决定在异地重建一座更高规格的6到8层楼的服装采购中心,并将准备在年后上调到期商位租金的计划再度搁浅。

有义乌的网友认为,东阳世贸城的兴建已使义乌服装行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建议义乌有关部门吊销转场东阳商户的营业执照。

东阳的“可乘之机”

面对一个强势的义乌市场,新开业的东阳世贸城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显见的原因似乎只有一个:租金优势。

能引起义乌这个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的高度紧张,东阳世贸城确实“来头不小”。

去年10月23日,东阳世界贸易城一期市场在距离义乌福田市场6公里的位置盛装开业,首期开业的是东阳特色产业支撑的4100多个针织内衣服装和木雕等工艺品专业市场商铺。而按规划,整个东阳世界贸易城总用地超过1000多亩,总投资55亿元左右,总建筑面积约为150多万平方米,商铺约2万间。

开业当天,按东阳世贸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梦良告诉记者的数据,23日现场交易额达600余万元,订单量达800余万元。东阳世贸城开业后,义乌部分商户开始选择退掉市场铺位转而投奔东阳世贸城。而义乌宾王服装市场的700余家经营户更是集体前往东阳世贸城登记,在义乌市场商户中掀起轩然大波,也引得义乌政府做出上述动作频频“抵制”。

面对一个强势的义乌市场,新开业的东阳世贸城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显见的原因似乎只有一个:租金优势。

卖掉义乌福田市场摊位而转往东阳世贸城的义乌商户老李这样比较义乌福田市场和东阳世贸城的价格:“福田市场9平方米商铺5年的租金约50万元,平均每年10万元;东阳世贸城一期项目商铺面积在13.5-36平方米,售价在8.1-58万元。”而且东阳世贸城的商铺还是50年一次性买断产权。“我的上下游客户都没变,但房租减少很多,物流成本基本持平。”对比东阳与义乌,许多如老李一样转投东阳的商户都觉得“冒险”入驻世贸城是划算的。

此外,让义乌商户动心的一点也在于,东阳市政府尤其从政策上曲线给予世贸城诸多助力。“在现阶段,不依托义乌的市场,要兴旺东阳的市场是有困难的。”据相关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东阳[FS:PAGE]市政协曾组织财税、工商、发改、经贸等部门就如何加快办好市场的课题进行专题调研,调研报告说,为扶持市场,“有些方面,只要政策没有规定不可以这样干,我们就干了。”东阳政府曾公开承诺,在世贸城的一些具体问题上,比如市场下一步包括征地在内的建设和规划问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政府都会考虑大力支持。

而此前的2006年,东阳政府正式提出“商贸兴市”的发展新战略,兴建白云内衣城、阳光国际家居城、建筑装饰材料城等专业市场为世贸城营造市场集群效应,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一次性买断铺位可获得50年产权、营业房摊位登记只收工本费、市场管理费前3年不高于每间每年200元、月营业额在5000元以下的免缴税收等。

颇为有趣的是,与义乌方面强势的“抵制”相比,作为市场后来者的东阳世贸城选择的是“低调”回应。曾在义乌市任职市委副书记的现任东阳市长江跃进在任何场合都不讳言学习义乌,他说,“东阳兴办世贸城,就是用最直接的方法学习义乌经验。”

不过,在采访江跃进时,他也强调,东阳世贸城“不是复制义乌市场”,东阳有较强的工业基础与商贸传统,仅在义乌经营针织内衣的东阳籍经营户就达750余户,占义乌市场的一半以上。江跃进还透露,世贸城的业态定位将继续坚持错位经营的原则,目前筹划准备中的二期业态依然锁定在东阳的优势产业上,有可能为汽配、箱包鞋帽等商品。

在江跃进看来,东阳兴办世贸城不仅是东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为了接轨义乌,做义乌市场有益补充,扩大浙中市场群的知名度。为了分得义乌市场的这一杯羹,东阳市政府在广告,以及对商铺经营方面的鼓励措施上可谓做了很大努力。在义乌叫停东阳世贸城广告的次日,东阳市委书记率东阳市五套班子领导紧急造访义乌,提出要与义乌“资源共享”。

选择从义乌市场回到东阳的商户告诉记者,早些年全国各地就约有七八万的东阳商人,上世纪80年代初东阳就有市场,那时义乌、东阳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亦相差无几。但由于未得到当时政府的引导和前瞻性的重视,东阳的商贸经济没能形成产业。而义乌却积极壮大,先发而起成为商贸强市,把东阳甩在后头。东阳与义乌往昔对照的落差,至今仍是诸多东阳人内心的痛。

解困迫在眉睫

义乌、东阳同处浙江中部的金华市,两地县城距离仅十几公里。义乌市场近年来只能靠不断提高商位租金来获取业绩的增长。

“东阳兴办世贸城的目的很明显很简单,就是想借助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品牌效应,带动东阳经济的发展。这有什么错?”东阳网友直言质问义乌人。

事实上,自义乌成为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以来,每年义乌政府及市场主管方接待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团体的取经学习者,都不下数百例,而照义乌模式“依葫芦画瓢”的市场此前也都在浙江异地甚或西班牙、瑞典等国外城市遍地开花,但义乌人不仅丝毫未有担心其市场受冲击,更是将义乌经验“倾囊相送”。

义乌市政府一位负责人曾有经典的一句话被称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形成今天这种规模,不仅是20年的摸索创业的结果,还包含了很多义乌历史和文化的因素。”

义乌、东阳同处浙江中部的金华市,两地县城距离仅十几公里。据此,一向自信又颇为大气的义乌人为何又偏偏与一衣带水的邻居兄弟过不去?问题症结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东阳之所以找到可乘之机,是因为义乌目前遭遇发展瓶颈——土地资源极度紧张,上万家企业排队要地,建材物资市场、家具市场也因土地问题无法扩大规模,市场发展严重受限。”义乌政府一位领导的话道出了义乌的无奈。

因为义乌市场的迅猛发展,义乌的主体市场国际商贸城商位价格不断高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义乌经营商铺达10年之久的商户张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在义乌做生意的商户现在基本都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义乌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导致赢利的压力愈发凸显。按他的了解,目前除了一期市场经营状况利好,整个国际商贸城赢利的经营户不会超过40%。

正如义乌政协委员滕军夫等人观察到的现实:义乌以商位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划定经营时间为主体的招商模式,目前影响了很多外地大企业的进驻,也限制一些后起行业经营大户的发展空间。同时,“炒摊位”现象得以滋生,市场经营成本因此越来越高。

据中国商报此前在义乌了解的情况,目前市场一些玩具、工艺品商位使用权转让价已达上百万元,转租的年租金最少的也要十几万元。

据义乌市市场贸易发展局市场科科长黄仕林分析,目前义乌市场发展受困的症结是土地资源缺失。虽然义乌国际商贸城已扩展至上千亩地的三期市场,市场发展也已相当成熟,但恰因本地企业终端市场的成熟,义乌的土地已经满足不了商品生产环节用地的大规模增长。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易开刚直言,义乌这个专业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了要跳跃式发展的关口,确实需要扩容,而义乌又没有地方可扩。土地指标的严重缺失,导致目前义乌城市、交通建设都显出滞后。

如此而来,土地、铺位扩展均受限的义乌市场近年来只能靠不断提高商位租金来获取业绩的增长。义乌小商品城管理层表示,因为东阳世贸城的同业竞争,2007年公司两度将提高商铺租金搁浅,从而导致去年收入增长缓慢。而目前小商品城统计的各种数据显示,市场经营收入在今年或将进入一个停滞增长时期。

与此相对应的是,义乌市场周边县市永康、东阳却都在净享义乌市场的“溢出效应”。在离义乌市场仅6公里的东阳世贸城出现时,不满高租金的商户主自然愿意“择邻而商”。

实质上,东阳世贸城的开发兴建得以成形,暗合着金华市乃至浙江省想“把义乌市场集群拓大”的思路。

“不要试图将对方完全打压下去,这样只能两败俱伤。”在浙江省人大代表楼永良看来,作为浙中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义乌、东阳现有政府体制的区域限制完全可以突破,两城市完全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壮大浙中市场群。

但目前看来,义乌、东阳显然难以认同这样的“取长补短”。

中国商报从义乌获得的最新消息是,义乌小商品城已决定让利2900多万元降低经营户经营成本,具体包括免收二期二阶段市场经营户本年度空调使用费,二期一阶段1至3楼空调使用费减半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