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机辅助教学问题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对计算机辅助教学问题的探讨

李军

李军陇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745000

摘要本文从计算机教育的基本涵义和其发展趋势入手,有针对性的对当前计算机在我国学校辅助教学功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对策性探讨。使计算机的辅助教学真正成为教育思想革新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问题对策

1.计算机辅助教学基本含义及发展趋势

1.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含义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idedInstruction,简称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

1.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趋势

网络科技时代的发展,已使计算机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并已成为现代以及未来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计算机的联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计算机带来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率,对教育教学的作用也亦然,且将越发重要。网络不但拥有从幼儿教育到当前科学最前沿的所有知识资源,还提供了在校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公共讨论的场所,学生、教师和其他研究人员在教学科研中可通过网络获取、交流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完善的服务。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必须制订和遵守统一标准,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建立国家标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数据编码标准或规范,制订教学应用软件开发和建设规范,规范教学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建设,保证应用的有机集成。

1.3虚拟化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另一主要趋向。随着计算机的运行速度的快速提高,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存储工具的发明以及各种人机界面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处理大批量的声音、图像信息将变得随心所欲。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学生不仅仅听到或看到各种信息,而且可以进入到学习内容中去,教学中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隔裂的情况随着虚拟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推广运用一去不复返。

计算机网络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教室与教室、实验室与实验室、学校与学校、国家与国家最终将形成一个巨大的计算机网络,将把各国的学校和师生联结一起,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它把教学建立在了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教师与学生可以足不出户进行教学、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自主、自助进行各种学习活动,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内容,通过交流、商议、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

2.当前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课件内容形式化,高水平的课件较少

许多学校只是片面追求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的使用和普及,给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教师从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改成用计算机课件进行教学。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把原有的纸质教案或板书改成PowerPoint等电子版的形式,把原来的板书抄写或讲解变成了电子幻灯片的播放和演示。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这样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但没有课堂变得生动活跃,反而显得死板而缺乏变化。

2.2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有偏差,没有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要实现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转换,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

当前,许多学校虽然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法,但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灌输为主,制作课件的时候,也没有过多地考虑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只注重知识点的重现和展示,虽然配有图片和动画等更为直观的演示手段,也只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没有体现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色和教学理念。

2.3计算机辅助教学没有融合到相应的学科中,缺乏学科特色

我们知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绝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和教学重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在设计都和应用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各个学科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3.计算机的教学辅助作用对提高教学计水平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推动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

作为施教者,教师应当首先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然自己从传统的主导教学角色,转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协作者,成为他们群体中的一员。将学生作为主体,设计教学,使学生在计算机的辅助作用下,完成学习,并能够承担自我评估和测试,完成同他人的交流和协作。只有在观念上有了宏观的认识,才有可能真正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色和优越性。

3.2提高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鼓励具有创新性的、个性化的课件

从软件开发制作的角度出发,应当为各科老师提供简单易操作符合各科特点的课程软件,学校可以集思广益,组织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的合作,提高教师计算机操作的水平。学校应鼓励教师在课件制作与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鼓励教学方法和课件制作的个性化,避免一个课件一用到底的情况。另外教师课件的制作,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和依据,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

3.3推动和强化各学科之间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讲究实效

学校应当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组织并建立专门的各学科计算机教学辅助研究群体,实现专人负责,对相关课程及章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个学科的特点和培养重点,制作出有针对性的优质课件和教学方案,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效性,避免形式主义。因此,课件的制作应务求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琦.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

【2】毕小明.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十大误区[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