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海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探索

罗铁良1刘凤志2

罗铁良1刘凤志2(1河北中色测绘有限公司;2华北勘查局514队)

一、引言

由于近几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资源开发也从陆地向海洋发展,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海洋以及海陆接合部的海岸、滩涂、土地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使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使海洋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就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海籍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海籍属性资料、海籍图件资料的综合管理,同时也能够对在海籍登记、发证过程中产生的办公数据进行处理。海籍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当代计算机工具基础上,使用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工作流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综合研发出来的系统软件。该软件专门应用于县级海籍管理部门进行数据管理、信息查询、数据统计、报表打印、远程办公等工作方面。笔者在县级海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参与了软件体系结构、数据库和工作流程的设计,以下为笔者就设计思路进行的总体叙述。

二、体系结构的设计思路

1、当前流行的两大软件体系模式

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MIS(管理信息系统)中技术最成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其核心技术是将任务分解成两部分,分别由客户机和服务器来相互协调完成,从而避免了所有任务都由服务器来承担,这样就减轻了服务器的负荷。这种模式对图形数据具有很强的编辑和处理能力,对空间数据的存储效率较高,非常适用于信息的录入、统计、汇总、报表打印等功能的实现。但在这种模式下每个节点必须安装平台和应用软件,所以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维护工作量很大。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伴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而兴起的一项新型模式。它是一种“胖”服务器/“瘦”客户机的运行模式,主要的命令执行、数据计算都在服务器内完成。应用程序需要在服务器安装,而客户机则不需要安装应用程序,只需进行简单的配置就可以用IE浏览器进行日常办公、数据查询等操作。但这种模式对服务器性能要求很高,因为数据几乎全在服务器终端处理,如果访问者过多,服务器的负荷就会太重,访问速度就会变慢。

2、海籍管理信息系统宜采用的软件体系模式

由于C/S模式与B/S模式各有优缺点,在选择体系模式时则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适合该系统的体系模式。该系统是面向海洋局的日常工作内容来开发的,而海洋局的日常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业务人员要进行申请数据的录入、宗海变更(地图变更和属性数据变更)等数据量较大的软件操作;另一方面海洋局管理层需要对案卷进行审批、督查、查询等操作。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C/S模式更适合该系统的开发与利用,所以在海籍管理信息系统中采用了C/S模式。

3、海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设计

网络是实现数据传输、数据共享和远程办公的基本保障。好的网络结构设计能使系统安全、稳定,能提高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速率,防止网络拥塞。根据县级海籍管理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海洋局内部建立局域网,架设中央数据服务器,使海洋局各科室能按一定的访问权限对数据库数据进行访问利用。该系统的网络结构及软件体系模式设计如图1所示。

三、数据库的设计思路

数据库的设计是该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与用户的充分交流和对信息的抽象概括,可以得到海籍管理系统所管理的数据主要有地图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地图数据包括申请呈报审批图、海域功能区划图、海籍图、海岸线图、行政区划图等,属性数据包括宗海信息、申请信息、呈报信息、审批信息、宗海变更信息、收费信息等。

1、海籍空间数据库的组织方式

海籍数据库是整个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其空间数据库的组织方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应用能力。在此我们将使用工作流来完成空间数据库的组织工作。我们将海籍工作中申请、审批的空间数据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工作层,将行政区和结合图表加入到数据库中,形成一个快速检索图层,海岸线数据则按照整个行政区管辖范围来形成海域和路域,而功能区划层主要作用于申请、审批过程中。建库过程中的数据为已有确权的宗海数据,而这也是整个海籍管理的重点。

2、属性数据库的组织

属性数据是除了包括存储申请、呈报、审批等属性数据的数据表,还应该包括存储操作用户权限的数据。权限数据是指根据不同层次的操作人员对数据库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要对这些用户进行访问权限的设置,而这些操作用户的权限信息也通过属性数据的形式存储在系统中。

3、文件数据库的组织形式

文件数据库主要是用来存储申请表、海籍调查表等扫描文件,以及海籍管理相关法规等文件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一方面要实现与图形数据的关联,一方面要满足用户对文件的浏览功能。

四、工作流的设计思路

工作流技术是当前办公自动化软件和电子政务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利用工作流引擎来模拟日常办公流程,将整个业务过程分为不同的步骤,每个步骤抽象为节点,按照办公的先后次序,用有向线段将各节点连接起来,用后台引擎来严格控制办公的先后次序,保证办公过程的规范性。同时对每个节点规定一个角色才能进行对它操作,每个角色具有一定的数据读写权限。登录系统的每一个用户对应一定的角色,这些用户根据系统管理员给他分配的角色只能对工作流程中的某些节点中的某些表单进行操作。工作流的控制使网络办公过程更加规范,有效地防止了事件的跨级办理、越权办理现象,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的设想。

在海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宗海的申请和审批是需要由多个办事员和领导甚至市级管理人员协同完成的办公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引进工作流技术来完成该办公过程的操作。由于海籍管理系统是基于GIS来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数据库管理双重功能的系统软件,所以工作流也应采用基于GIS的流模型。该模型具有的鲜明的工作特点就是网络化。我们将整个发证过程抽象为12个节点(即12个办案环节),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宗海形成的工作流图。

五、权限控制

由于该系统涉及到对宗海的操作,所以要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使操作规范化,这样就要求对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控制。操作人员的权限是根据操作人员所处的层次来进行设置的,在该系统中通过一个权限设置功能来完成对所有操作员的权限进行设置,这样操作人员在登录后,通过系统的权限判定来进行权限分配。操作人员在得到的权限内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这样可以实现工作过程中的规范化,同时也满足了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六、结束语

随着海洋资源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海籍管理信息系统将会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应用。而应用范围的展开及深入,将会对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需求则要求海籍管理信息系统引入更多的技术加入其中。面对需求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海籍管理信息系统将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完善,而我们也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海籍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工程。

作者:罗铁良(1957.5.17)男北京人河北中色测绘有限公司工程师,从事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摄影测量与遥感工作。

作者:刘凤志(1957.12.22)男天津人华北勘查局514队工程师,从事工程测量,地籍测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