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南官僚政治思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王亚南官僚政治思想研究

段玉洁

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摘要:王亚南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是经过历史甄选过的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政治研究的好书。他是中国近代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官僚政治进行剖析的第一人,在上世纪中国思想紊乱的时期,给大家指明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对现阶段我国的官僚主义的克服和治理有着启示性意义,有助于人们了解官僚主义和官本位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对人们处理现实问题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官僚政治;研究方法;评价

王亚南先生的研究内容涉及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特征、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发展的动力和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官僚政治下官民两个阶层的生活以及官僚政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新旧官僚政治的推移与转化以及对官僚政治前途的预测等问题,下文将从整体和部分两个方面对作者的研究内容进行评价。

一、《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被誉为官僚政治研究的开山之作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从夏商以来,与政治制度相关的文献,可谓是数量巨多,内容涉及极广,真是不胜枚举。但是,历来专门著述政治制度的文献,大部分倾向于官制方面,而关于政治机制制度运转的材料,则是分散于其他的一些史料之中。根据文献看来,历代关于政治制度方面的考量,大多是侧重于对官制的演变考察,在这些的官制的考察之中,只是对政治制度史的一些侧面做了一些相对静态的考证。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时间,鲜有人把中国传统政治作为一种独特的官僚政治形态来加以研究和考察。在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再版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孙越生就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几千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的浩如烟海的著作里,专门系统地批判官僚政治的书籍,却寥若寒星。”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专门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方面的论文文献,将近700篇,数量虽多,但是大部分的内容仍是以官制的研究为主线,运用历史的考证、评价、综述等方式来叙述政治制度的起源以及演变过程。很少有人能从政治学的方面来研究考察政治制度的形态与实质等问题。在众多的研究者中,有两位研究者能以新的方法论也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来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他们就是王亚南和郭沫若。王亚南先生由于前期做过《资本论》的研究和翻译工作,所以就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时候,十分的游刃有余。在他的研究中,他把中国官僚政治制度作为一种特别的体制来加以研究和论述,通过研究和比较,从“社会”和“技术”两个方面对中国官僚政治的产生、发展演变、特点以及官僚主义的作风与流弊进行了研究和揭示。而且在众多的研究中,他的研究还是比较接近政治学的范围的。因此也被誉为是“这一时期中,中国政治制度研究理论色彩最强的、不可多得的著作之一”。

从整体上讲,《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是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来系统的剖析中国传统官僚政治的一本著作。王亚南先生运用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中国官僚政治,以历史和经济分析为基础,对官僚政治的一系列问题都做出了独具慧眼的剖析。此外,与其他学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王亚南先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官僚政治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社会经济结构。与此同时,他还把视角延伸到了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中。在他的研究中,他的整个理论框架涵盖了政治、经济和社会这三大领域。而且,他把这三个领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把这三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考察。在研究考察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始终贯穿其中。

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思想》仍能以较高的学术价值屹立于中华文化之林,给予我们以一定的实践指导。

二、对官民对立关系的剖析

王亚南先生在本书里最具有科学价值的事情便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去解释和分析古代中国官僚主义这一形态的基本矛盾,即官民对立的矛盾,从而以科学的结论为我们今天去了解和克服官僚主义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从官的方面来讲,官僚政治下的官僚群体是不可能以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执政,当然他们代表秦朝以前的贵族阶级,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剥削阶级,并且依靠对人民的剥削来使自己本阶层的地位更为稳固。在对待人民方面,底层官僚阶级实质上不用负担毁灭性的后果,即不用担心国家的灭亡,这也导致了历代王朝在覆灭前已经病入膏肓,但腐败却越来越深。这是从官的方面来看的官僚政治的基本规律。

从民的方面来讲,官僚阶层的存在是以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无知、贫困和对土地的依附为其存在的条件的。所以中国历史上曾在每个王朝处于腐败最严重时期出现的各种农民起义和叛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官逼民反”。王亚男先生认为此“官”不应是某个或者某些特别的官吏,而是整个官僚统治。整个官僚统治不断剥削压迫农民阶级,农民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就开始奋起反抗,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农民起义、农民战争。但是这些所谓的农民起义,从百姓来说并不去要求政治利益,只是简简单单的经济上的动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历代王朝不断更迭,但是官僚制度并未废除的原因。

王亚南先生认为只有在封建体制和官民对立的社会关系清除的情况下,人民群众、一般工农大众能够自觉的参加并且主导政治改革运动,中国的官僚政治才能真正的寿终正寝。

研读王亚南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对当前如何克服官僚主义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这本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对于21世纪今天的政治建设,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通过研读此书,从根源上了解官僚政治的起源与发展,吸取经验教训,更好更快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王鹏.论官僚政治对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读《中国官僚政治研究》[J].社科纵横2010(6).

[3]张兴国、张兴祥.再论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7(3).

[4]李万生.重读《中国官僚政治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5(7).

[5]张兴国、张兴祥.“李约瑟难题”与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3(2).

作者简介:

段玉洁(1991.1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研究生,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