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判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判断的价值

林基表

林基表

(宁德市医院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诊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共141例(有效改善患者90例,死亡51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患者的凝血功能、心功能及炎性指标,判断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患者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的价值效果。结果:死亡组患者的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的指标数值均显著高于生存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联合采用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的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医生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判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判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检测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103-02

急性主动脉夹层其主要病因是因其中层囊性的退行性变化所致,血液由主动脉的内膜处进入主动脉壁的中层之内从而产生了夹层现象,并因此产生血肿情况并因迁延剥离而引发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判断的价值。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诊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共141例(有效改善患者90例,死亡5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联合检测方法对于判断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诊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共141例(有效改善患者90例,死亡5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3例,女28例;年龄44~67岁,平均年龄(55.3±10.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11h。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并行CT扫描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转归生存组与死亡组。

1.2检测方法

在所有患者入院后35min内在未给予患者任何药物治疗前行静脉采血2.5mL,同枸橼酸钠抗凝剂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4000r/min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7min,而后行相应的数据指标检测[2]。

1.3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上述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及计算,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当前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在确诊之后大多需要通过外科手术结合介入治疗两种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其预后质量的效果而言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这当中包含了主动脉破口的确切位置情况、具体大小形状、患者年龄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选取等各方面因素[3]。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会致使患者的主动脉受到损伤,继而发生破裂等一系列加重情况,同时动脉当中的平滑肌层组织会因过量暴露,使其外源性的凝血途径被激活,最终导致血栓情况的产生,并造成纤溶情况的发生,致使患者急性主动脉夹层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4]。肌钙蛋白的升高可能是由于升主动脉夹层向近心端扩展时,引起主动脉瓣膜水肿、增厚、撕裂、移位和瓣环扩大,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冠状动脉开口狭窄或闭塞继而引起冠脉供血不足[5]。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的升高则是由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年的高血压病史所致,夹层发生时,左室舒展功能障碍和血液回流心脏受阻,主动脉瓣不能承受巨大脉压差而导致心力衰竭。降钙素原指标的上升则可能是由于患者急性期反应时的白细胞数目增高所致。

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入院后35min内的凝血功能、心功能及炎性指标进行了相关的测量分析,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依据患者预后质量情况进行分组对比,其中死亡组患者的D-二聚体为9.06(3.17,22.34),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为816.4(269.9,1720),肌钙蛋白T为73.74(11.82,316.42),降钙素原为1.62(0.74,3.14);生存组患者的D-二聚体为3.48(1.89,5.48),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为218.9(79.9,579.9),肌钙蛋白T为11.44(5.46,26.63),降钙素原为0.34(0.14,0.79)。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显示数值对比中,死亡死患者的各项数值情况均显著高于生存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联合采用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为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帮助医生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判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判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检测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毕,田力,樊晓寒等.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与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4(10):814-818.

[2]沈菲,苏晞,刘成伟等.Standford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2014(8):717-719,720.

[3]崔智,朱志成,李丹等.高龄Stanford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6):1571-1572.

[4]郭倩玉,卢成志,孔祥荣等.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性别对比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92-93.

[5]李明,法宪恩,杨景学等.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内毒素水平测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