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1-21
/ 3

杭州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

谢宁光

谢宁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旅游旅游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升温。杭州市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知名旅游城市,其发展会展旅游潜力巨大。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杭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这基础上提出了杭州市会展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杭州市会展旅游SWOT分析战略选择措施

0引言

伴随着人类彼此间物质、文化交流需求的与日俱增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城市越来越多地发展成为会议、展览、商务中心,从而造就了城市会展旅游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杭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南翼中心城市,加之本身即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对于国内外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会展旅游发展的条件优越。笔者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杭州发展会展旅游进行了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分析并探讨了杭州会展旅游发展定位和发展措施问题。

1杭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

1.1优势(strength)杭州市发展会展旅游有着以下五大优势:

1.1.1经济基础良好杭州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浙江充裕和活跃的民间资本也为杭州大力发展会展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以杭州为省会的浙江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也在不断的提升,潜力巨大的市场势必吸引国内外会展商客。

1.1.2杭州市政府的支持杭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努力为杭州会展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积极鼓励国内外中介机构来杭州办展办会。2003年,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市发展会展业协调办公室和杭州市财政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对引进大型会展和旅游节庆项目进行奖励的实施办法(试行)》,鼓励扶持会展旅游。

1.1.3区位条件优越杭州地理位置优越,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可依托全国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辐射全国。杭州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其中,“沪杭高速公路第二通道”的开工建设,杭州将进入上海大都市的快速通道圈。此外,萧山机场航线在2006年底总量以达到62条之多,可直飞全国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三亚、珠海等地,国际线路也有9条之多,而且多为中国的主要入境旅游国的重要城市,如韩国首尔;日本东京;新加坡的吉隆坡等。极大的便利了杭州会展旅游的发展。

1.1.4旅游资源丰富、城市吸引力强杭州是一个以西湖山水为核心,吴越文化为代表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闻名的七大古都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加之杭州市配套产业齐全,社会秩序良好,市民素质较高,具有良好的城市形象和较强的城市吸引力,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1.1.5会展旅游的硬件设施初具规模截至2007年底,随着杭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10万平方米)、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4.5万平方米)等大型场馆的建设完成,杭州会展业已突破了场馆瓶颈,现在全市已拥有近15万平方米标准展馆,已拥有星级宾馆200余家,共有客房2.5万间,床位4.8万张,宾馆、餐饮服务配套设施完善。会展设施的接待能力大大提高,可为国际大型会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2劣势(Weakness)

1.2.1行业间的协作不足会展旅游本身就是会展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求这两个行业密切配合,相互合作,才能使得会展旅游这一结合物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就杭州市发展的现状来看,旅游部门和会展部门的合作机制还非常的不完善,杭州的主要会展过程中旅游部门并没有真正的参与进去,会展商没有与旅游业协会充分合作进行营销宣传、形成旅游吸引会展、会展带动旅游的良好局面。使得两者之间的拉动效益不明显,会展旅游不能有效发展。

1.2.2会展专业人才缺乏杭州以至于“长三角”地区至今没有一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PCO(专业会议组织者)或DMC(目的地管理公司)品牌,说明了专业会展组织人才的缺乏。杭州真正受过专业培训并能完全胜任会议上的同声翻译的人才几乎没有。会展旅游组织者、管理者、从业人员或是其他基础服务的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未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因此很难满足会展活动组织与接待的特殊需要。人才短缺已经是制约杭州会展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

1.2.3会展企业不成熟杭州近几年随着西博会等一系列会展的举办,涌现了一批会展企业,但与上海,北京等相比杭州会展企业规模小,经验积累较少,资金实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而且,由于杭州市的旅游企业尚未能真正的加入到会展业中。杭州的会展企业往往亲自安排在会展过程中参展人员的食、住、行、游、娱、购等活动。这不仅降低了会展活动的效率,还会因为对旅游业的不熟悉而降低参展人员在会展活动中对举办地的满意程度,影响会展活动效果。

1.3机遇(Opportunity)

1.3.1上海世博会给杭州带来了发展会展旅游的良好机遇杭州距上海仅170余公里,又同属长三角地区,杭州市将全面接收上海世博会的辐射。据专家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中,将有35%的与会者会做延伸旅游,而杭州不仅靠近上海,并且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显然使会展旅游发展面临着有利机遇。

1.3.2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的建立刺激了杭州会展旅游的发展2003年7月,杭州市举办“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联合发表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标志着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的正式建立。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市场规模,提高了长三角旅游企业管理水平。这一切必将极大促进杭州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会展必然会落户杭州。同时,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开展的旅游合作和人才无障碍流动也必然会促进杭州地区的会展经济发展。

1.4威胁(Threat)

1.4.1其他城市会展竞争的压力各大旅游城市为开展会展旅游活动,竞争十分激烈。作为我国三大会展中心的北京、上海、广州,无论从展馆水平,办展质量,还是知名度都优于杭州,在邻近区域会展业发展的竞争对手中,最大的竞争对手来自于上海。它庞大的经济、商业实力,世界知名的城市形象,以及富裕的人才、经验必然会对杭州的会展旅游发展形成威胁。其他如宁波、无锡、苏州等具有较好经济条件的旅游城市也会对杭州市发展会展旅游带来冲击。

1.4.2国外大型会展公司的进入目前,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巳经瞄准了中国会展市场,并开始大举进人。这虽然有助于刺激和促进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内会展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公司往往资金实力雄厚、关系网庞大、信息灵通、技术先进。而在短期内杭州的会展公司还无法与之抗衡,会展旅游业将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

1.4.3市场化运作机制存在缺陷由于杭州市的会展旅游活动尚未真正进入旅游市场,因此行业内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会展市场运作机制也存在缺陷。目前杭州市大部分会展没有按市场机制运作,低水平、小规模多头办展现象普遍,恶性竞争严重,极大的阻碍了会展业的发展水平。

2杭州市会展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2.1优势—威胁(ST)战略利用杭州自身经济、区域、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备的优势,开展多元化、联合经营的方式来解除外部竞争压力威胁。可以对会展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合适的市场加以开发,走多元化的发展路线。此外,杭州市还可以与其它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市合作,联合承办,跨地区经营。

2.2劣势—机遇(WO)战略利用外部会展旅游发展机遇,借鉴各方经验,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和提高。可以借助上海世博会和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开展的东风,来促使杭州市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联手,吸引各地的旅游人才,刺激会展企业尽快成熟。

2.3优势—机遇(SO)战略依靠内部的优势,不断发现、利用外部机会,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努力将会展旅游业培育成杭州的新兴支柱产业。以西博会作引导,浓郁的历史文化作铺垫,西湖旅游品牌作支撑,在组织举办国内外会议展览活动的同时,使杭州市旅游融合进来,加速会展旅游的产业化进程。

3发展杭州市会展旅游的措施

3.1促进会展企业与旅游企业的全面对接目前杭州市部分大型旅游集团如中国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等已经具备操作大型团队旅游活动的丰富经验,而且与交通、酒店、餐饮、景区等相关部门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如果将这些旅游企业的优势引入到会展业之中,那么将会使当地会展业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3.2完善会展旅游市场化运作机制杭州各大会展企业要根据市场环境自行决定运作方式,自行决定投资规模,承担市场风险,自主进行经营管理;坚决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会展旅游健康发展。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制订并完善有关的法规和制度。建议成立会展旅游管理部门,将会展业纳入旅游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规范会展旅游市场,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

3.3树立品牌意识国际上著名的会展城市都有一批著名的会议和展览。目前杭州市的西博会、茶博会、国际动漫节、休博会等一批展会已经初步成型,发展前景较好,应重点加以扶持,稳定会展产品质量,塑造一流的会展旅游企业形象。

3.4加强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会展旅游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和服务队伍,各大会展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要组织专门培训,为展览业中、高级经理和从业人员开设培训课程,提高会展组织人员的外语水平和经营管理技能。同时,选派一部分从业人员接受国内外会展机构的培训和考察,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保证杭州发展会展旅游的高质量人才需求,以促进国内展览业务的发展和展览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伍海琳,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思考[J],行业探讨.2005(5):103-105.

[2]蔡飞,樊春梅,我国经济会展旅游发展策略探讨[J].特区经济.2004(12):70-71.

[3]韩军,李容树,浅谈会展旅游的发展[J],经济师.2003(12):132-140.

[4]陈爱宣,杭州会展旅游发展定位与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7):336-337.

[5]陈锋仪.对我国会展业与会展旅游的相关分析[J].理论导刊.2002(10):19-20.

[6]郭峦.城市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整合发展战略模式[J].商业时代.2007(25):82-84.

[7]马勇,陈静,会展与旅游互动发展研究[N].国际商报.2003-01-29.

[8]费康峰,发展杭州会展旅游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58-147.

[9]陈建军,杭州城市发展的“双市”定位战略,http://www.zj.xinhuanet.com/magzine/2004-06/21/content_2353311.htm[EB/01],2004-06-21.

作者简介:谢宁光(1982-),男,浙江宁波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会展旅游、饭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