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民社会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9
/ 2

浅析市民社会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张丽娜

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省昆明市6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转型,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市民社会的问题逐渐得到了广大人民的重视,从西方思想史看,市民社会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变迁,从古典时期与城邦无异到黑格尔时期认为市民社会是独立于国家和政府的经过了巨大的转变,马克思继承和发扬了前者的理论,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政府,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市民社会的理论。本文重点论述了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意义,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市民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启示

一、我国当前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

市民社会是群体聚集的一种形式,和城邦在本质上看是相同的,中世纪的理论对市民社会这样阐释:由于它本身为政治社会,其准则也为国家的准则,因此等级与政治概念中的等级也相同。但因为有了现代国家的存在,其才以和国家区分的组合体出现。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进入到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我国主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家都对市民社会这一理论进行过深入地研究,大家普遍认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认为国家依附于市民社会而存在,因此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一定要注重民生,一定要时刻将人们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一定要时刻记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和政府只有在最大的努力下注重人民的利益,才能缓解公与私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的经济进一步腾飞发展。

二、市民社会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我国对市民社会理论地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着十分重大地贡献,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市民社会中所存在的特殊利益,作为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市民社会这一理论的存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理论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我国人民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建构公正、合理、开放现代化社会流动模式

政府应当进行相应的制度策划及方针确立,确保社会所有阶级的开放及公平性,形成公开、高效的社会流动系统。这一系统应当满足机会平等的要求,贯彻普遍性及自致性的思想,避免身份及政治分层带来的不公,让这两大思想逐步变成我国市民社会的主流思想,有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人员上下层更好地流动,促进社会资源地合理利用,提高我国政府的行政效率。包括减少户籍、工作、上学等的制度性限制,让社会流动的途径更为多样化,在我国确立公平、高效、公开的及满足中国现状的新型流动体系。

(二)借助政府政策,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和流通

市民社会理论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新的社会阶层的理解,因此,国家和政府应积极作为,合理推动城镇化,促进人员在上下阶层地流动,促进资源合理地配置,积极发挥政策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当深入推动国有社会公共领域变革,完善当代社会公共领域体制,改善国有经济构成,实现平等准入,改良融资环境,消除体制限制,推动个人及社会公共领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按照十七大报告中的要求继续推进制度创新,以突破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瓶颈。

(三)发挥社会主义文化优势,保障社会各阶层心理健康成长

弗洛伊德曾经明确表示,社会各阶层的心理健康需要当时社会优秀文化地正确指导,当时社会文化发展是否健康有序,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市民社会的基本理论,发挥我国社会主义优势,积极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我国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保障社会各阶层心理健康成长。政府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职能,积极引导市民的心理健康发展,使每个公民在自己的集体找到自己应该有的归属感,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政府更应该重视社会分层加深的现象,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避免社会矛盾地激化。市民社会理论强调解决公与私,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解决我们目前的主要矛盾,在实现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提高人民的自主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四)加强社会控制,合理解决社会矛盾

人们把自治及法治思想、个人及集体主义、开放性、大众性等内容当作市民社会特殊的价值或规范。加强社会控制关系顾名思义就是要政府积极发挥自己的政府职能,政府要合理地履行自己的职能,市民社会理论强调解决公与私,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解决我们目前的主要矛盾,在实现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提高人民的自主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一个国家必须要合理的法律和制度,只有拥有了这些法定规则,人民才会有章可循,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自主能动性。政府和国家在加强社会控制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人民的合理诉求,不能一意孤行,国家和政府的强制力也应该得到合理合法地节制,毕竟,社会控制并非人们最终想要的结果,社会控制也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实施这一策略是为让社会在平稳和谐的基础下实现快速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用规范公平的流动系统让社会充满生机的过程中,更应重视发展民主及法律等制度进而加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

(五)加强公共领域建设,提高人民积极性

马克思曾谈到:“工人阶层不可以机械地掌控且使用国家机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统治他们的政治工具不可以用来解放他们。”从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重视我国公共领域的基本建设。市民社会理论强调解决公与私,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解决我们目前的主要矛盾,在实现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提高人民的自主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们应该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更要积极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积极加强我国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促进我国公共领域的建设。与此同时,国家和政府要积极关注民意、民生,拓宽民生、民意的流通渠道。在社会公共领域中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十分重要,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都渴望分享公共社会领域带来的基本服务,对自己身边的工作、生活环境有着合理的要求,社会主义公民不仅渴望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攀升,还希望国家和政府可以和自己一起构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社会主义公民,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和社会公共领域发展前景的关注,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社会公共领域自身的运转情况。国家和政府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民及时知道国家和政府的相关决策,积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让社会主义公民理解这一决策的重要性,进而在打破社会主义公民对相关决策的顾虑,建立、巩固他们对社会公共领域的信任,从而为社会公共领域献言献策、添砖加瓦。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民理解国家和政府的相关决策和政策,并且营造出一份人民之间相处融洽的氛围,缓解社会的主要矛盾,使政府的基本职能得到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得以提升,自主性得到充足的发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